特朗普解僱美聯儲理事引發憲政風暴 怎麼回事?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25日宣布以涉嫌房屋抵押貸款欺詐為由,解僱美聯儲理事庫克(Lisa Cook),此舉被美國主流媒體形容為「史無前例」,引發爭議。庫克隨即強烈回應,稱特朗普無權將她免職,並透過律師表示將對此提起訴訟。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發布一封寫給庫克的信件,宣布即刻解除其職務,理由是其「在金融事務中涉及欺詐,可能構成犯罪行為」,並稱此舉依據1913年《聯邦儲備法》與美國憲法第二條的總統職權。
對此,庫克透過律師洛厄爾(Abbe Lowell)反駁稱:「特朗普總統對庫克的解職既缺乏事實依據,也沒有法律授權,我們將對這一非法行動提起訴訟。」庫克本人則表示:「我不會辭職,我將繼續履行職責,支持美國經濟。」
根據《聯邦儲備法》,總統只能「因故」解僱美聯儲理事,但該法律並未明確界定「因故」的具體內容。一般來說,這類「因故」通常指在任內的瀆職或嚴重失職。
庫克被指控的「貸款欺詐」事件發生於她擔任理事之前,美國聯邦住房金融署署長普爾特(Bill Pulte)上周指控,庫克曾同時將密西根與喬治亞兩處房產申報為「主要住宅」,即是主要居住地,以獲取更優惠的利率。普爾特已向司法部提交刑事舉報,美國司法部目前正在進行調查,但尚未提出任何指控。
此事件迅速升溫為一場潛在的憲政危機。多名民主黨議員痛批此舉違憲且危險。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嚴詞譴責道:「特朗普這一行為是對《聯邦儲備法》的公然違反,必須在法院中被推翻。」
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則形容,特朗普正玩弄「一場將美國經濟根基,推向崩潰邊緣的積木遊戲」。他警告,若白宮成功將庫克免職並安插親信,美聯儲將失去其作為獨立央行的地位,進而威脅到全體美國民眾的儲蓄與貸款利率。
庫克現已委任律師,準備提起聯邦訴訟,並可能將案件推至美國最高法院審理。根據今年5月美國最高法院的裁定,美聯儲屬於「結構獨特、具有歷史傳統的准私營機構」,不應受到總統隨意干預。
庫克2022年由時任總統拜登提名出任美聯儲理事,任期至2038年。她是美聯儲歷史上首位非洲裔女性理事,具有永久投票權,參與制定基準利率政策。她曾公開批評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可能損害美國生產力,並導致央行在不利經濟環境下被迫升息,以遏制通脹。
若庫克最終被成功解職,特朗普將獲得一次重要提名機會,有望重塑理事會格局。目前美聯儲七位理事中已有兩人由特朗普提名,分別為鮑曼(Michelle Bowman)與沃勒(Christopher Waller)。特朗普也已提名其經濟顧問米蘭(Stephen Miran)為新任理事。
特朗普對美聯儲的攻擊並非首次。近月來,他頻繁抨擊美聯儲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拒絕配合降息主張,甚至公開稱鮑爾「愚蠢」,「該感到羞恥」。他亦曾多次要求鮑爾提前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