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領土,大國插手 高加索成第二個烏克蘭?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據鳳凰衛視報道,俄烏戰火未熄,連接歐亞大陸的戰略要地南高加索又起事端。不久前俄羅斯打擊了烏克蘭境內的亞塞拜然油庫,遭到阿烏兩國的強烈譴責。而特朗普插手高加索地區事務,又動了俄羅斯的乳酪。多重矛盾交錯,讓南高加索處於嚴重衝突的邊緣,這裡會淪為第二個烏克蘭嗎?
Part.1
俄烏衝突的硝煙自2022年燃起,便如同一場無法停歇的風暴,席捲了歐洲東部更將觸角伸向了遙遠的高加索山脈。
2025年8月8日開始,俄羅斯軍隊持續對烏克蘭敖德薩州發動無人機襲擊,而襲擊的目標並非烏克蘭的設施,而是亞塞拜然國家石油公司的油庫。烏方調查證實,無人機從克里米亞俄軍基地起飛,採用衛星制導與圖像匹配技術,是「蓄意且精準的打擊」。
俄羅斯為何蓄意打擊亞塞拜然的油庫?SOCAR油庫是亞塞拜然向烏克蘭出口能源的關鍵中轉站,自2023年俄烏衝突升級后,每年向烏輸送130萬噸原油。此次俄羅斯打擊該設施目的就是要「切斷烏克蘭的能源補給線,削弱其戰爭持續能力」。俄軍的襲擊行動遭到烏克蘭和亞塞拜然的強烈譴責。
就在襲擊發生的同一天,華盛頓白宮正在展開一場三方會晤,美國總統特朗普作為東道主,接待了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與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亞塞拜然外長與亞美尼亞外長共同簽署了《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關於建立和平與國家間關係的協議》文本,這一儀式標誌著兩國結束了由領土問題引發的長達30年的敵對狀態,握手言和。
根據約定,亞美尼亞將開放一段長約32公里、寬5公里的領土,用於建設連接亞塞拜然本土與飛地納希切萬的公路與鐵路通道。白宮將其命名為「特朗普國際和平與繁榮之路」,以彰顯特朗普促進兩國和解的功績。這條42公里長的過境走廊預計將包括鐵路線、石油和天然氣管道以及光纖線路,值得一提的是,亞美尼亞政府已與美國企業簽署協議,將該走廊的獨家開發權與99年運營權授予美國,這意味著美國將直接掌控這條戰略通道的管理權、使用權及收益分配權。特朗普可謂名利雙收。
長期以來,俄羅斯始終在南高加索事務中扮演調停者角色,但尤其俄烏衝突以來,俄羅斯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關係出現裂痕:特朗普政府抓住這一契機推動阿亞和解,直接衝擊了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傳統影響力格局。
這意味著,俄烏衝突尚未平息,高加索已成為大國博弈的新舞台。一邊是俄烏戰場的能源絞殺,另一邊是美國強勢介入南高加索,兩大熱點相互勾連,讓本就動蕩的歐亞大陸再添新的火藥點。
浙江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 王沖:
特朗普撬動了俄羅斯盟友,在這裡北可制俄、南能脅伊,還截斷俄伊經亞塞拜然的戰略通道,美國藉此籠絡兩國並威懾俄伊,一箭多雕。俄羅斯如鯁在喉,憤而炸毀敖德薩亞塞拜然油氣設施,其「非友即敵」的邏輯十分鮮明。
Part.2
回溯歷史,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矛盾核心是納卡地區歸屬問題。
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與俄羅斯的矛盾早已存在,2020年11月9日,在亞美尼亞境內靠近亞塞拜然的邊境地區,俄羅斯一架米-24武裝直升機被亞塞拜然軍隊誤擊,導致兩名機組人員死亡,一人受傷。亞塞拜然外交部隨後承認事件並道歉,願意賠償損失,俄阿關係開始出現裂痕。
2022年,亞塞拜然繞過俄羅斯,建成通往歐洲的「南部天然氣走廊」,年輸氣量達180億立方米,這條天然氣走廊直接挑戰俄的能源壟斷地位,雙方裂痕由此加深。
2023年,納卡衝突成為關鍵轉折點。亞塞拜然發動軍事行動時,俄羅斯作為集安組織主導者未出面干預,被阿方視為「默許」大舉進攻奪取納卡,俄阿關係開始惡化;2024年12月,俄方以「安全威脅」為由擊落一架阿民航客機,造成38人遇難,阿方隨即驅逐俄駐巴庫大使,兩國關係降至冰點。
俄羅斯與亞美尼亞的矛盾則源於2023年納卡衝突中未獲俄支持,亞美尼亞準備退出集安組織,轉向美國採購武器;並與美國舉行「鷹夥伴」聯合軍演。同年6月,亞美尼亞終止與俄羅斯的情報共享協議,轉而與北約建立情報合作機制。這些舉動被俄羅斯視為「背叛」,俄隨即停止對亞美尼亞的天然氣價格優惠,直接打擊亞美尼亞經濟。
兩國與俄羅斯的矛盾焦點,最終都指向地緣自主選擇權。亞塞拜然希望在俄美之間保持平衡,卻因能源利益與俄走向對抗;亞美尼亞試圖擺脫俄的控制,卻面臨俄的經濟與安全施壓。這種矛盾在特朗普介入後進一步激化,形成「俄羅斯對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美國」的複雜對抗格局,為地區衝突埋下伏筆。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特朗普趁俄羅斯深陷俄烏衝突,不斷削弱其周邊影響力,拉攏多國倒向西方。亞塞拜然因有土耳其這一堅定軍事盟友撐腰,對俄反制強硬,不懼外交壓力,甚至與俄在外交場合公開互相指責,足見雙方矛盾已到了「撕破臉」的地步。
高加索局勢的惡化已成為影響俄烏衝突走向的關鍵變數。亞塞拜然在油庫遇襲后,雖未正式解除武器禁運,但通過土耳其中轉,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俄羅斯為應對兩線壓力,被迫調整戰場部署。從烏克蘭南部戰線抽調的3個S-300防空營、2個坦克旅已部署至北高加索,導致赫爾松方向俄軍防禦力量削弱。烏軍抓住機會發動渡河作戰,收復了第聶伯河左岸3個定居點,這是自2023年冬季以來烏軍首次在南部戰線取得實質性突破。
而在能源領域的連鎖反應更為顯著。亞塞拜然宣布將對烏原油出口量提升至每天20萬桶,並繞過俄羅斯管道,重新啟用歷史悠久的巴庫-敖德薩石油輸送管道。這讓俄羅斯切斷烏能源供應的企圖落空。
儘管亞塞拜然石油出口量佔全球3%,但70%的出口依賴俄羅斯控制的巴庫-新羅西斯克管道。一旦激怒俄羅斯,這種經濟命脈的「命門」被切斷,亞塞拜然將在西方眼中失去價值,這也讓亞塞拜然不得不在俄羅斯與西方之間左右逢源,保持基本的平衡。
俄烏衝突尚未解決,高加索若再燃戰火,將形成「東西兩線」夾擊俄羅斯的態勢,徹底重塑歐亞地緣格局。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俄羅斯在中亞安全與經濟合作上影響力顯著。就高加索局勢,我認為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現政府均持謹慎態度,只想謀求更多發展機遇與平衡外交,而非與俄決裂。這促使各方對新競爭對手保持克制,形成有序競爭,避免地緣政治關係失控。
Part.3
高加索地區在全球地緣政治版圖中堪稱獨一無二,這也正是美國與俄羅斯兩個大國爭相介入的原因所在。北與俄羅斯廣袤的領土相連,南與伊朗、土耳其等中東強國接壤,東望蘊藏著巨量能源的裏海,西臨戰略意義非凡的黑海。這種「三洲五海之地」的獨特區位,使其成為連接歐亞兩大洲的交通咽喉,更是能源管道跨大陸基礎設施的必經之地。
高加索地區與周邊的裏海盆地已探明石油儲量超過480億桶,天然氣儲量達8.3萬億立方米。裏海的能源要輸送到歐洲市場,高加索地區是最便捷、成本最低的通道。俄羅斯長期主導著裏海能源向歐洲的出口節奏,而美國若能在南高加索建立影響力,就能打破俄羅斯的在歐洲的能源鉗制地位。
浙江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 王沖:
未來全球能源爭奪激烈,俄羅斯石油難流入歐洲,亞塞拜然等周邊國家重要性凸顯,美國不會放任其失控。特朗普作為商人,深知石油籌碼的重要性,搶先者佔優。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高加索競爭本質是地緣政治、能源霸權與文明主導權的三重博弈。俄羅斯視該地為抵禦北約東擴、鞏固南部安全的關鍵,失守或威脅國家統一;美國則關乎地緣格局與歐亞大陸力量平衡;歐洲關乎能源供應與競爭力;伊朗和土耳其則希望藉此提升話語權與安全。未來,高加索地區競爭加劇,不確定性增多。
Part.4
在多重矛盾交織下,高加索地區瀕臨新危機。美國「特朗普國際和平與繁榮之路」計劃觸動多方利益:俄羅斯視為「對其傳統勢力範圍的侵蝕」,加強與亞美尼亞反對派接觸以影響該國議會表決;土耳其加速在亞塞拜然軍事布局,駐阿軍事顧問增至1200人,引發伊朗與俄羅斯警惕。
亞塞拜然擬投12億美元升級對歐天然氣輸送網,計劃2027年供氣量將達200億立方米以填補俄退出后的市場空白;俄羅斯則威脅終止與阿能源過境協議,或致阿能源出口減半,雙方博弈白熱化。
此外,亞美尼亞民族主義勢力多次抗議政府「放棄納卡主權」;亞塞拜然與伊朗邊境摩擦升級,雙方本就存在邊境民族與水資源分配分歧,亞塞拜然與美走近后地區影響力擴張,更令伊朗警惕;俄羅斯又在北高加索大規模軍演,示威意味濃厚。
浙江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 王沖:
美國介入,短期看推動了亞阿兩國解決領土糾紛、修建公路促進交流,但長期來看,若根本問題未解,協議停火將很脆弱。且土耳其或重蹈覆轍對亞美尼亞不利,伊朗擴張也可能與亞塞拜然衝突,這些美國均難以預料控制。外力可短期促成合作,卻難改該地區多年的深層矛盾。
高加索局勢的升級正引發全球地緣格局的多米諾效應。歐盟支持美國主導的走廊計劃,希望藉此擺脫對俄能源依賴;但歐盟內部對能源獲取途徑仍存在頗多分歧,擔心地區動蕩影響能源供應。
美國能源企業則趁機擴大在裏海的勘探權,投資開發沙赫德尼茲氣田,進一步擠壓俄羅斯的能源空間。
伊朗則與俄羅斯達成協議,共同在亞美尼亞邊境舉行聯合軍演,抵制美國影響力的擴張;哈薩克、烏茲別克等中亞國家雖表面「中立」,卻暗中加強與美國的能源合作。
聯合國安理會多次就高加索局勢發出警告,但大國對抗讓地區衝突的解決更依賴勢力均衡而非國際規則。
浙江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 王沖:
高加索堪稱「火藥桶」,其和平短暫且脆弱。如果沒有美俄之間的充分合作、大國的平衡協調,該地區矛盾是結構性的。長遠看,俄羅斯若從俄烏衝突中騰出手,相關國家將麻煩不斷。可怕的不是外力的武力入侵,而是不同程度滲透致施加影響導致國家內部分裂,使小國難有恆定長遠目標,此乃小國之悲。
近期美俄領導人在阿拉斯加進行了會晤,雖然關係看似友好且親密,但這並不意味著雙方戰略互信的恢復。相反,高加索正是他們試探彼此底線的前沿地帶。這種「一邊對話一邊角力」的模式,顯示出美俄在高加索的博弈從未停止。
或許,高加索的未來取決於俄烏衝突的結局,更取決於大國的相處之道。是繼續通過代理人衝突相互消耗,還是建立基於規則的競爭框架?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決定著高加索的命運,也將影響整個歐亞大陸的未來。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美國勢力的進入將使高加索地區再大國競爭上更複雜,但美俄關係穩定則地區可保太平。特朗普若掌控科技、經濟及全球政治主導權,會潛移默化擴大影響,吸引更多國家靠攏。他無意地緣熱戰,也不熱衷價值觀外交、干涉他國內政。因此,美國在高加索的擴張限於軟實力及經濟領域,且非排他性,不會引發俄羅斯強烈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