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局回應尖扎黃河特大橋事故:存在二次坍塌風險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據青海省應急管理廳消息,8月22日3時10分許,中鐵大橋局西成鐵路11標項目部尖扎黃河特大橋在施工中鋼絞線斷裂,事發時多名施工人員在現場作業。據人民日報報道,事發時現場有15名施工工人、1名工程項目部現場負責人。據新華社報道,截至22日9時,事故已造成7人遇難,尚有9人失聯,救援工作正在開展。
8月22日凌晨,事發現場截圖。據央視新聞
8月22日中午,封面新聞記者從尖扎縣應急管理局值班人員處了解到,事故導致該大橋局部坍塌,並存在二次坍塌的風險,遇險的施工人員分散在橋面、橋墩等位置,部分人員落水,青海省應急管理廳已成立前線指揮部負責現場指揮工作。
封面新聞記者又從青海省應急管理廳了解到,事發后青海省已啟動重大突發事件Ⅲ級應急響應,應急、消防、交通、公安、衛健、武警等多個部門投入救援工作,共出動救援車輛66輛、舟艇23艘、人員386人全力開展搜救,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中。
8月22日下午,一位參建尖扎黃河特大橋的工人向記者表示,據其和工友了解,遇險工人的籍貫包括河南、湖北、貴州等地,事故發生后這些工人的家屬已接到通知。
應急管理部消息稱,接報后,應急管理部立即作出部署,要求即派工作組赴現場指導,抓緊核清人員情況,協調調派水域救援力量,千方百計搜救落水人員,同時要儘快查明事故原因,舉一反三,堅決避免類似事故發生。
據公開資料顯示,尖扎黃河特大橋,位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和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交界處,該橋樑總長1596.2米,主橋為141米+366米+141米三跨連續鋼桁系桿拱橋,拱頂距水面130米,相當於40多層樓高,是世界跨度最大的雙線鐵路連續鋼桁拱橋,也是我國第一座跨越黃河的鐵路鋼桁拱橋。尖扎黃河特大橋於2023年開始施工,計劃於2025年8月實現合龍。
據中鐵大橋局西成鐵路項目副總工敬成進2024年12月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全橋共50個節間,兩側各25個 ,中鐵大橋局在建設此項目時,通過在拱上吊機、塔吊等大型設備鋪設監控元件,對設備狀態進行檢測和預警,並在現場安裝全程監控,保證了橋樑建造的質量及施工的安全。
6月16日,青海尖扎黃河特大橋吊索塔架實現封頂。據央視新聞
據黃南藏族自治州官網消息,2025年6月14日,川青鐵路尖扎黃河特大橋臨時鋼結構吊索塔架順利完成封頂,下一步,工程將嚴格遵循「拱梁同步推進」原則,有序推進剩餘鋼桁拱的架設和斜拉扣索的精準掛設,確保大橋在今年8月如期實現主橋合龍。據人民日報客戶端青海頻道報道,敬成進在採訪中介紹,後續施工將通過兩側鋼索的千噸級拉力精確平衡主跨與邊跨在懸臂架設過程中產生的巨大受力。邊跨最大索力達到1161噸,相當於750輛小汽車的重量。單座塔架重達1800噸,最大節段45噸,其安裝精度直接關係著後續鋼樑架設的安全與成敗。
川青鐵路連接青海省西寧市與四川省成都市,是中長期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中蘭(西)廣高鐵通道的組成部分,預計將於2029年建成,項目建成后,對加強蘭西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聯繫、貫徹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