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為何頓內茨克對烏克蘭防禦如此重要?

京港台:2025-8-21 20:20| 來源:BBC中文 | 我來說幾句

BBC:為何頓內茨克對烏克蘭防禦如此重要?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本月初,反無人機網懸掛在康斯坦丁諾夫卡(Kostyantynivka)附近的一條道路上。

  阿拉斯加峰會的一項關鍵訊息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據報希望將烏克蘭戰爭凍結在目前的前線位置,作為交換條件,要求烏方放棄頓內茨克地區(Donetsk)剩餘的領土。

  經過十多年激烈戰鬥,俄羅斯目前控制了約70%的頓內茨克州,包括同名的州府。頓涅茨克與鄰近的盧甘斯克(Luhansk)一直是這場衝突的核心地帶。

  若俄羅斯成功奪取整個頓內茨克,不僅將鞏固其未獲國際承認的領土主張,也可避免進一步的重大軍事損失。

  而若烏克蘭撤出西部頓內茨克,將不只是失去土地,還可能引發新一波難民潮,更意味著失去一道防禦俄軍進一步推進的屏障。

  以下我們將探討這片土地為何如此重要。

  烏克蘭仍然控制著什麼?

  

  根據路透社的估算,烏克蘭目前仍控制頓內茨克約6,600平方公里(2,548平方英里)的領土。

  當地官員近日表示,約有25萬人仍居住在該地區。

  主要城市包括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斯拉維揚斯克(Slovyansk)、康斯坦丁尼夫卡(Kostyantynivka)和德魯日基夫卡(Druzhkivka)。

  這片地區是烏克蘭主要工業區——頓巴斯(Donbas,頓涅茨盆地)的一部分,然而其經濟已因戰爭而遭受重創。

  「事實是,因為地雷的存在,這些資源可能至少十年內都無法被利用......」牛津大學俄羅斯與東歐政治系講師瑪妮·豪列特博士(Dr Marnie Howlett)對路透社表示。

  「這些土地已被徹底摧毀,這些城市也幾乎被夷為平地。」

  這片領土的軍事價值在哪裡?

  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 ISW)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烏克蘭在頓涅茨克西部建立了一條長達50公里(31英里)的「堡壘帶」。

  報告寫道:「過去11年,烏克蘭投入大量時間、資金與人力,強化這條防線,並建立重要的國防工業與防禦基礎設施。」

  來自當地的報告稱,該地區有戰壕、掩體、雷區、反坦克障礙物和鐵絲網。

  戰爭研究所認為,俄軍正朝波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方向發動攻勢,「這場攻勢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完成」。

  除了防禦工事,地形也是烏克蘭防禦的一部分。

  英國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陸戰研究員尼克·雷諾茲(Nick Reynolds)向BBC新聞表示:「這片地形相對容易防守,尤其是恰西夫亞爾(Chasiv Yar)高地,一直是烏軍防線的支撐點。」

  但他也補充道:「如果你看整個頓巴斯地區,甚至整個烏克蘭東部的地形,整體而言並不利於烏克蘭。」

  「頓內茨克市位於高地,往西都是下坡,這對烏軍進行防禦作戰來說並不理想。」

  「這不只是近距離作戰或上下坡的困難,更關乎觀察能力,進而影響砲火支援與協調能力,尤其是在無法使用無人機的情況下。」

  「同樣地,高地對於無線電波的傳播也更有利,有助於無人機的協調。」

  他指出,恰西夫亞爾是烏軍目前控制的最後幾個高地之一,而俄軍最近宣稱已奪取該地。

  雷諾茲補充說,衛星影像情報——無論是由烏克蘭的國際盟友提供,或是商業來源——雖然重要,但「仍無法取代直接協調戰術行動的能力」。

  

  恰西夫亞爾(Chasiv Yar)大部分地區已變成廢墟

  俄羅斯軍方是否需要整個頓涅茨克?

  西部頓內茨克只是長達約1,100公里的前線中的一小段,但今年夏天卻成為俄軍攻勢最猛烈的地區之一。

  然而,即使莫斯科將地面部隊轉向其他方向,也難以取得更大進展。

  「在南部,札波羅熱(Zaporizhzhia)的前線現在與頓巴斯非常相似,所以這也只是在廣泛的防禦陣地上進行戰鬥。」雷諾茲指出。

  「俄軍在北部也面臨同樣的困境,想要突破並不容易,他們不是在推開一扇敞開的門。」

  烏克蘭是否能在更西邊重建防線?

  理論上,若達成和平協議,烏克蘭可以將防線向更西邊撤退。

  但這將面臨地形不利的問題,即使有民間承包商協助、無需在炮火下施工,建造深層防禦工事仍需時間。

  然而,理論是一回事,英國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的陸戰研究員認為,烏軍不太可能在未經激戰的情況下放棄頓內茨克西部。

  「即使特朗普政府試圖以持續的美國援助或安全保證作為談判籌碼,」雷諾茲說,「根據俄方過去的行為,以及美國政府明確的交易式外交方式,很難想像烏克蘭政府會願意放棄這片領土。」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曾表示,烏方將拒絕任何俄方提出以放棄頓巴斯地區換取停火的提議,理由是該地可能成為未來攻擊的跳板。

  

  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上個月遭到攻擊。

  

 

        更多軍事動態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20: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