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急著「去泡麵化」,不如先把盒飯價格"平民化"

京港台:2025-8-15 10:28| 來源:極目新聞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高鐵急著「去泡麵化」,不如先把盒飯價格"平民化"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日前有網友發帖稱,廣州東站下架站內商店的泡麵,引發熱議。

  8月14日記者在廣州東站看到,站內候車廳的商店確已停售泡麵,取而代之的是撈麵、拌面貨架。多家便利店的店員表示:泡麵現在已經按要求全部下架了。

  記者嘗試攜帶自帶的泡麵,向站內便利店工作人員請求借用開水沖泡,被委婉拒絕。

  對此,廣州東站回應稱:目前廣州東站開行的均為動車組列車,根據國鐵集團《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質量規範》相關規定,速食麵屬於可能嚴重影響列車環境衛生的食品。高鐵車站均不售賣速食麵食品,但旅客可自行攜帶。(據8月15日南都N視頻)

  

  廣州東站的這一動作被解讀為是此前「高鐵建議不要使用速食麵」的後續。2025年7月,有網友發現,12306官網提醒旅客列車車廂屬於封閉空間,乘車期間請勿食用榴槤、速食麵等氣味濃重的食品,引發強烈爭議,當時12306 回應稱,這只是提醒,鐵路部門從未對旅客食用泡麵做出禁止性要求。

  話音剛落,廣州東站就迅速下架泡麵,這難免不讓人揣測這是高鐵「去泡麵化」的開端。有網友猜測稱,這會不會就是有步驟的:第一步先提醒,第二步部分站點停售,第三步全部站點停售,第四步高鐵禁止吃泡麵,第五步禁止帶食物上車,第六步大家只能吃高鐵盒飯。

  如此種種,並非大家杞人憂天,因為「去泡麵化」的步子確實邁得大了點,突兀了些。高鐵方面給出的理由是泡麵氣味太大,濃烈的氣味發散會影響別的旅客,而且泡麵需要開水沖泡,還有燙傷的安全隱患。但撈麵、拌面同樣有氣味,同樣需要先用熱水沖泡,為何它們就能成為泡麵的替代品?而且,車站不售賣泡麵,但乘客自己可以帶,這無非不就是給乘客添點麻煩,設點障礙,實際意義在哪?

  更何況,高鐵供應的盒飯和其他熱餐食,同樣有氣味,對氣味的敏感度,本身每個旅客都不一樣,為什麼就對泡麵「一刀切」?再者,不少人在火車站便利店買泡麵,並非打算上車吃,而是候車時間長用來果腹,突然停售泡麵且不提供熱水,無疑讓這部分旅客少了一個既經濟又便利的選擇,這也是對旅客權益和體驗的忽視,有違鐵路服務的初衷。

  話說回來,無論如何,泡麵也絕對不是高鐵上的「頭號公敵」,蠻不講理的霸座佔座、隨意亂伸到座位或小桌板上的臭腳、喧囂吵鬧的外放噪音和喧嘩、停車時站台上瀰漫的二手煙,這些問題顯然更影響旅客的乘車體驗。為何在這些方面,高鐵方面的整治力度總顯得力不從心,針對「不許吃泡麵」卻如此「雷厲風行」?這種「選擇性治理」,無疑會加劇公眾對於高鐵服務的不滿和質疑。

  其實,公眾如此關心高鐵上能不能吃泡麵,並不是因為大家多麼愛吃泡麵,多麼難以割捨,主要還是因為泡麵是最便宜和方便的選擇。高鐵上的盒飯動輒四五十元,傳說中的「15元盒飯」要碰運氣才能買到,而泡麵的均價只有5到10元,符合大眾口味,自然就成了學生、務工人員、工薪階層的「旅途剛需」。如果高鐵上吃飯真能既便宜又方便,大家又怎麼會執著於泡麵呢?

  高鐵服務若真為如期所言,是為了車廂環境和旅客體驗考慮,與其急匆匆地「去泡麵化」,不如順應民意,解決高鐵餐飲「平民化」的問題。引入競爭機制,讓更多餐飲企業參與高鐵供餐,降低盒飯價格,做到價廉物美,加大15 元- 25元等平價盒飯的供應力度,別動不動就玩「售罄」的套路,讓旅客不至於因一頓飯而肉疼。只有在滿足旅客基本飲食需求、提供合理價格餐飲選擇的前提下,再來建議旅客不要吃泡麵,或許大家會更願意接受。

  疾馳的列車更該載滿人文關懷,服務品質的提升不能只盯著「禁止」,更要落在「供給」上。多些對不同群體需求的體察,讓旅途選擇更溫暖包容,才能讓高鐵不僅風馳電掣,更讓人覺得舒服貼心。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2: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