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太相信DeepSeek

京港台:2025-8-15 05:52| 來源:鳳凰網科技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別太相信DeepSeek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打開DeepSeek,當你敲下「xx地方最好吃的餐廳是什麼」的時候,得到的AI答案,也許經過了一場人為「設計」。

  這便是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Al 搜索排名優化)的「功勞」。

  2024年6月,一篇由印度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研究者發表的論文《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首次明確了這一概念。

  它的核心目標,是提升品牌信息在AI生成答案中的「存在感」。研究發現,通過優化權威表達、關鍵詞布局、數據引用等策略,能讓內容在AI回答中的「出鏡率」提升高達40%。

  往搜索框里插廣告,本就是門生意,現在這門生意延展到了AI對話框里。以Profound為代表的AI搜索優化公司,和一些從SEO(搜索引擎優化)轉型過來的公司,正迅速獲得資本青睞。

  其中,Profound一年融資三次,估值超過1億美金。

  據《財富》雜誌最新報道,8月12日,Profound 宣布完成 3500 萬美元 B 輪融資,由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 領投,現有投資方科斯拉創投(Khosla Ventures)、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Saga VC和South Park Commons繼續跟投。

  本輪融資使 Profound 成立至今的總融資額達到5850 萬美元。此前,該公司分別於 2024 年 8 月獲得 35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科斯拉領投),2025 年 6 月完成 2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凱鵬華盈領投)。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你為機器人創建內容」,詹姆斯·卡德瓦拉德(James Cadwallader)說,「品牌正在使用 Profound 創建人類可能覺得無聊的內容——高度結構化的、專為機器人消費而設計的內容,就像一場傳話遊戲。」

  2025年,全球GEO市場規模突破42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87%。Gartner預測,2026年傳統搜索引擎25%的流量將流向AI工具,而谷歌「零點擊搜索」佔比已達58.5%。

  今年以來,國內 GEO 概念的火熱,很大程度是受到了 DeepSeek 爆發影響的連鎖反應。以DeepSeek為代表的對話大模型,被視為搜索的流量新入口,而圍繞AI模型的搜索優化,也成了一些人眼裡的好生意。

  如果說,傳統搜索時代,品牌通過SEO優化爭奪搜索結果頁面的排名,在AI時代,品牌需要爭奪的,則是AI回答中的提及份額。

  這一切,需要怎麼辦到?

  「離AI風口最近的一次」

  「AI信任時代——10億人+使用,AI搜索成為超級流量入口」,一家做GEO的初創公司企業服務手冊這樣寫道。

  在這個領域,慣用的流程是,根據用戶提問需求,來匹配品牌關鍵詞,支持模糊語義定向,精準呈現廣告信息。

  手冊中還列出了成功案例:以「深圳國際幼兒園哪家比較好」提問,列出了元寶、kimi、豆包、通義千問、文小言的AI頁面,深圳福田某所雙語幼兒園的名字赫然出現在首位推薦中。

  

  這種「植入」價格不貴。國內平台每月150元~300元一個關鍵詞,海外平台每月300美元~500美元——對很多企業來說可以接受。

  新玩家正蜂擁而至。李鑫的報價則昂貴得多,一萬塊一個詞義,保證在一個季度(90天)內,相關搜索詞中,「保證品牌排名在前三」。小李此前做媒體代理出身,一個月前開始準備轉型做GEO,他認為這是自己「離AI風口最近的一次」。

  在跟客戶交流中,他得到的企業需求是,希望能夠讓遊客直接搜索到自己的品牌。「怎麼讓AI給自己引流」。在東北二線城市,李鑫接觸的多是餐飲老闆,看重營銷,「他們手機里都有DeepSeek,也很想擁抱AI。」

  像李鑫這樣幫中小企業做GEO的,吃下的正是此前市場營銷的預算——「這部分錢,不去投抖+,就是投大眾點評的必吃榜。」現在,他們似乎都不如DeepSeek一個回答。

  在「路演」過程中,李鑫發現,很多企業並不排斥,「只要(這些企業)做過百度競價排名,一般會持觀望態度」,雖然不確定效果怎麼樣,但總體秉持著一種「如果競對做,我就做」的FOMO(害怕錯過)氛圍。

  容易被搜索、推薦的餐飲、食品品牌,也許是國內第一批「自發」用上「AI代言」的。一些品牌在自家商品的電商平台展示頁面,會直接用「AI首推」做宣傳;餐飲店的門口,也特意列印出「跟DeepSeek對話,店面被推薦」的立牌。

  

  當人們的搜索行為、對話更多發生在Chatbot中,AI的答案,似乎成了「權威」認證。「沒有人會否認,AI是未來的答案。」李鑫說,他打算先從餐飲入手,之後再考慮延伸到一些快消品牌。

  在國內,以DeepSeek為代表的對話式模型,承載的搜索流量急劇猛增。

  為DeepSeek提供聯網搜索服務的博查家數據顯示,自2025年3月開始,其SearchAPI的日均調用量已達到3000萬次,承擔了國內AI應用約60%的聯網搜索請求。這一數字約為搜索引擎微軟必應的三分之一。

  特別是聯網搜索和「深度思考」模式推出后,更加深了人們對AI答案的確信度。

  傳統搜索模式下,品牌可以通過SEO優化、付費廣告和內容營銷來影響消費者的決策過程,但在對話模式下,傳統的營銷手段不那麼有效了。

  當AI在回答用戶問題時,不是基於搜索排名,而是基於對大量信息的理解和合成。這意味著,品牌需要的,不再是優化搜索結果頁面,而是優化AI訓練數據和知識圖譜中的信息。

  根據Profound的數據,目前大約10%的推薦流量來自AI對話,但他們預測到2027年,這個比例將超過50%。更通俗地說,就是有一半人會通過AI推薦來買東西。到時有價值約2.5萬億美元的在線商務將通過AI對話驅動。

  當ChatGPT、Gemini、Perplexity 直接把答案端到用戶面前,這意味著,品牌被「引用」即存在,不被提及即死亡。

  至於GEO的效果轉化,海外已有監測手段。Profound和Brandtech等公司已經開發了軟體,用於監測品牌在ChatGPT、Claude、Overviews等人工智慧服務中出現的頻率。

  用AI污染AI,當心被模型「封殺」

  當前GEO市場玩家分為三類:傳統SEO公司、做內容營銷出身轉型的,以及專攻AI搜索的初創團隊。

  當然也存在一部分低質、鋪量的「灰產」商家,用傳統鋪軟文走量的形式,做「讓品牌被AI看到」的搜索優化。

  而在「灰產」之外,一些投身GEO行業的從業者則認為,內容生產能力才是未來競爭的核心壁壘。

  但問題是,大模型演演算法不透明,導致決策難以被理解。當下的GEO似乎始終是一個處在黑箱中的優化框架。

  而且,每個模型的內容採納偏好側重不同,需要「定製」測評維度和優化策略,再根據模型反饋持續迭代,沒辦法「一套方案走天下」。

  對大部分國內商家來說,針對DeepSeek做GEO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現在很多家都接了DeepSeek,R2模型出來后,一家通吃的可能性更大。」李鑫認為。

  DeepSeek的深度思考模式,讓供應商們找到了一個較好操作且低成本的投放邏輯:「用AI生成內容喂AI」。

  也就是說,拿到企業資料和想露出介紹后,餵給AI讓其生成不同的「網稿」作為語料,再「投喂」到可觸達網站上,以便被AI收錄。

  李鑫剛簽的一單,就是用傳統SEO工具跑關鍵詞,關聯核心詞,再用企業資料生成優化內容並投放。「對小廠來說,這可能是親手觸及AI最近的一次。」他也承認,效果好不好,目前還不好評估。

  「現在大部分公司是通過SEO的技術手段去玩GEO優化,沒意識到長期價值在於建立一套工具化、機制化的生態鏈路。」另一位從業者EchoSurge.AI 創始人老莫說,「本身傷害用戶體驗的優化方法,模型廠商將來的態度一定是趕盡殺絕。」

  況且大模型有反作弊策略,對於「污染」行為會進行防禦,這意味著「灰產」模式難以為繼。

  老莫的團隊主要面向海外和中國出海企業,因為國內企業付費意願較低。他認為,GEO的核心壁壘是內容生成能力——要幫企業生產真正有價值的信息,補充AI生態所需的內容供給。

  他的判斷是:隨著AI生成內容爆發,低質內容存活期變短,但質量要求反而更高。企業需要的是「足量且優質」的內容,同時控制成本。「未來像OpenAI走訂閱制的大模型,或許能遠離廣告。但如果GEM泛濫,才最可怕。」

  「AI搜索是大勢所趨,一是技術本身新,二是傳統搜索的『垃圾信息山』逼著用戶逃離。百度無法擺脫垃圾信息這部分負資產,用戶體驗才逐漸降低,後續就看能否擁抱AI時代新生態,做商業上的平衡了。」老莫分析道。

  那麼,未來AI里是否會出現「競價排名」?這取決於大模型廠商的選擇。

  SEM是通過付費廣告(如Google Ads、百度競價)快速獲取流量,按點擊付費(PPC),注重即時效果;SEO是通過優化網站結構、內容和技術,提升自然搜索排名,屬於長期積累策略。

  「從長期趨勢來說,一定有公司需要對AI時代的營銷做生態補全和適配。」老莫認為,不同於SEO時代的分散格局,GEO或將加速行業集中,頭部效應將進一步加強。

  (李鑫,老莫為化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鳳凰網科技,作者:趙子坤,編輯:董雨晴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2: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