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準備用新一波「閃電戰」說服特朗普?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普京(Vladimir Putin)的8月15日阿拉斯加安克雷奇(Anchorage)峰會,是本周最為備受矚目的國際大事。在普京絲毫未有作出烏克蘭戰場上的讓步之際,特朗普就首先打破了拜登(Joe Biden)時代遺留下來的孤立俄羅斯政策,更沒有堅持要有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或其他歐洲領袖出席,讓人有感特朗普和普京正試圖以兩大核武國家的地位來決定烏克蘭和歐洲的未來。
對於烏、歐被排除在外,德國總理默茨(Friedrich Merz)今天(13日)將盡最後努力遊說特朗普,邀請了後者和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以及一眾歐洲領袖和澤連斯基舉行線上峰會,希望能說服特朗普接受歐洲「先停火后談判」的立場,甚至是邀請澤連斯基或歐洲代表出席阿拉斯加峰會,試圖阻止特朗普跟普京一坐下來就在烏克蘭的地圖上劃定烏克蘭要如何「割地求和」。
根據上周特朗普的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在莫斯科跟普京談了3個小時之後帶回來的消息,普京對於停火(而非停戰)的要求是烏克蘭要從烏東頓巴斯兩州全面撤出。其中,盧甘斯克州(Luhansk)全境已在俄羅斯手中,但頓涅茨克州(Donetsk)則還有大約6,500平方公里土地(約六個香港)尚在烏克蘭控制之中。
這次美俄阿拉斯加峰會經常被類比為1938年的慕尼黑會議:
1938年9月30日,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希特拉、墨索里尼簽署《慕尼黑協定》,容許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此處居住300多萬人,主要是日耳曼族。(Wikimedia Commons)
至於普京會用什麼來交換烏克蘭撤出頓涅茨克,目前至少有三種說法。一是什麼都沒有,只有俄羅斯停火,等到烏克蘭撤出自己的領土之後,再進入第二階段談判討論俄羅斯要否退出一些烏克蘭領土作交換。
二是俄軍過去一年多以來在烏克蘭東北部蘇梅州(Sumy)和哈爾科夫州(Kharkiv)邊境地帶打回來的少量土地。
第三,也是幾乎完全不可能的,是俄軍退出烏克蘭南部的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和赫爾松(Kherson)作為交換。扎、赫兩州2022年9月「被公投入俄」,但兩州還有25%左右的土地在烏克蘭手中。這兩州是俄羅斯通往克里米亞(Crimea)的關鍵陸上通道所在,而佔領這條通道則是2022年普京開戰的主要目標之一。因此,普京絕不可能輕易放棄此地。
2025年8月6日,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左)會見美國中東問題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右)。(Reuters)
這一種交換是8月6日威特科夫見完普京之後由特朗普向歐洲領袖溝通的,很可能是出於特朗普對於普京提桉的誤解,其後已由威特科夫向歐洲澄清。不過,普京在6月的一場演說中卻曾提及烏克蘭可以擁有扎波羅熱和赫爾松的「主權」,但要向俄羅斯提供所謂的「地役權」(servitut),也就是說兩個州的擁有權在烏克蘭手上,但通行權、使用權則要交給俄羅斯。
自特朗普8月8日確認將會跟普京會面之後,特朗普自己多次提到俄烏協議將會涉及「土地交換」。但由於交換雙方的土地主權上也是屬於烏克蘭的,這其實就是一種「割地求和」。
澤連斯基8月12日就表明不會向俄羅斯交出頓涅茨克的土地,認為頓涅茨克將會變成俄羅斯的「橋頭堡」,可以讓俄方未來更容易向烏克蘭發動戰爭。
2025年8月3日,圖為澤連斯基在社交平台發布圖片,他與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主席烏梅羅夫(Rustem Umerov)和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進行會談。(X@ZelenskyyUa)
事實確是如此,在頓涅茨克的烏克蘭控制區中有著烏克蘭2014年建立至今的對俄防線,一旦失去,後方多處將無險可守。
正當大家都在分析、猜測和觀望這一場美俄峰會會帶來什麼結果之際,普京竟然就已經動手了。
根據和烏克蘭軍方有聯繫的DeepState網站,在8月11日至12日之間,俄軍突然在頓涅茨克兩個前線城市康斯坦丁諾夫卡(Kostyantynivka)、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之間向前推進了10至15公里,速度為一年多以來所未見。
從目前的資訊來看,這種推進並不是俄羅斯佔領控的擴大,而是有俄軍小隊找到烏克蘭前線的空隙,因而迅速進入了烏軍的控制區。
8月13日的頓涅茨克戰況地圖(DeepState)
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交戰前線超過1,000公里。由於烏克蘭人力有限,難以防守每一點,即使有戰壕等防禦工事的建設也沒有人駐守。烏克蘭只能依靠大量無人機在空中巡邏。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被俄軍小隊發現漏洞而穿透,就不足為奇了。
本年以來,俄軍已愈來愈少使用裝甲車作推進,反而是用步兵騎著摩托車前進,這種策略反而不易被無人機發視,也不易被無人機襲擊,而且較徒步推進的步兵為快。
澤連斯基和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如今都承認俄軍有突破烏克蘭的前線,但都強調烏克蘭有力清除這些進入了烏克蘭前線後方的部隊。
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受前蘇聯軍事系統訓練,2015年以來已有參與烏東與俄羅斯支持的分離主義者的作戰。(Reuters)
不過,無論是烏克蘭軍人,還是軍事觀察者,近來都在勐烈批評烏克蘭軍隊的戰爭策略。
例如前亞速營軍官Bohdan Krotevych 12日就在X平台上直接向澤連斯基喊話:「我真誠地不知道你究竟接收到什麼報告,但我在此告訴你:在波克羅夫斯克—康斯坦丁諾夫卡這條戰線上,毫不誇張地說,完全是一片溷亂,而且這種溷亂已經持續很久,並且隨著每一天的過去而惡化……所謂穩定的交戰接觸線,實際上根本不存在。」
曾負責進攻俄羅斯庫爾斯克州(Kursk)的第47機械化旅營長Oleksandr Shyrshyn也控訴上級軍官的愚蠢指揮,不應進攻時要求進攻,應該撤退時卻不容許士兵撤退。
「大蘇維埃軍隊擊敗小蘇維埃軍隊」已經成為烏克蘭軍中廣泛得到認同的一句話。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宣佈,將於8月15日於阿拉斯加首府安克拉治(Anchorage)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會面,地點據報為當地美軍基地。(Getty)
卡內基的俄軍專家Michael Kofman對於這次俄軍突進亦有類似的看法,批評烏克蘭軍方「寸步不退」的政策,即使在缺乏資源、不利地形以及接近被包圍的情況下,仍然堅守陣地,而不是以空間換取消耗,或者讓指揮官實施機動性的防禦。
「另一個問題是,為了奪回失去的陣地(包括那些本來就無法防守的地點),而發動代價高昂的反擊行動,而不是專註於穩定前線。這已經導致部隊中規模本就不斷縮減的步兵單位出現傷亡。」
對於這次俄軍突進,其具體戰果還未明顯。不過,未來幾天可能就是勝負關鍵。如今俄軍憑人數優勢在突進的地區中建立起橋頭堡,俄軍就有可能威脅到由頓涅茨克烏控區西部防線城市多布羅皮利亞(Dobropillia)通往頓涅茨克烏控區「實際首府」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的主要公路,將烏克蘭在頓涅茨克的防守位置割裂。
2024年8月25日,俄羅斯襲擊烏克蘭多地,圖為烏克蘭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一間酒店遭導彈擊中(Reuters)
大家可以想像得到,如果在8月15日的美俄峰會上,普京跟特朗普一對一會面時拿著地圖跟特朗普解說他過去幾天就達成了這樣的戰果,喜歡勝利者的特朗普會不同意「烏克蘭撤出頓涅茨克」交換「俄軍停火」的要求嗎?
特朗普第一任期時,特朗普就曾經在沒有美方翻譯員在場之下同普京單對單會面(俄方翻譯員在場),又曾經沒收跟普京會面期間的美方翻譯員筆記。從這樣的往績來看,這一次特朗普和普京的會面也很可能在同樣私密的環境之下進行。單對單要搞定特朗普,對普京來說,將會是易如反掌。如果有上述戰爭優勢的實質證明在手,普京可說是如虎添冀。
烏克蘭能撐得過這場美俄峰會的另類戰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