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口臭5年查出胃癌前病變!常吃這些易患癌

京港台:2025-8-11 00:07| 來源:健康時報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女生口臭5年查出胃癌前病變!常吃這些易患癌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生活中不少人都遇到過口臭的問題,但很少有人把口臭和胃癌聯繫起來。近日,一位年僅28歲的女生,被口臭困擾5年沒有重視,結果發現時已處於胃癌前病變階段,她的父親也因口臭檢查出胃癌。

  因此,這位女生通過自己全家的看病就診的經歷,總結了3點血淚教訓,分享給大家。

  

  熱搜截圖

  28歲女生口臭5年查出胃癌前病變

  據河南都市報道,河南女生洋洋(化名)今年28歲,已經被口臭困擾了5年,但沒有引起她的重視。日前,在一次體檢時她查出了幽門螺桿菌感染,進一步胃鏡檢查結果更顯示「萎縮性胃炎伴腸化」,這已處於——胃癌前病變的階段。

  她的父親51歲,也因為長期口臭沒有重視,也沒有及時體檢,最終查出胃癌。目前父親術后6個月,正在恢復中。她的妹妹,也檢出幽門螺桿菌,腸胃有明顯的不舒服。

  女生「洋洋」查出胃癌前病變反思,自己上大學時頻繁點外賣,飲食長期重油重鹽、嗜辣成性。確診三四個月後,她的體重驟降了30斤。①

  她坦言,自從她和父親生病後,她不再內耗,更珍惜當下。她希望將自己與家人的血淚教訓,分享給大家:

  ⚠️第一,如果你長期有口臭,時不時伴隨著燒心、腹痛、腹脹、噯氣、反酸等癥狀中的某一種,重點是如果你從沒做過幽門螺桿菌的檢測,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一下。

  ⚠️第二,感染幽門螺桿菌后不是每個人都有癥狀,有些人是不敏感、有些人是剛感染,但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口臭。每個人的癥狀都不太一樣,比如我父親患上胃癌除了口臭,幾乎沒有任何癥狀。

  ⚠️第三,並不是每一個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都有口臭,也不是每一個口臭的人都感染幽門螺桿菌。但是當你意識到自己嘴巴有味的時候,建議大家查一查。

  她反思:如果三四年前有人告訴我這些,我不至於這麼年輕的年紀就發展到現在這麼嚴重;如果當初我有今天的經歷和閱歷,我的父親也不會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人生第一次做胃鏡就查出來是胃癌。

  

  健康時報毛圓圓 攝

  管住嘴!常吃這類食物,

  感染幽門螺桿菌幾率大增加

  感染幽門螺桿菌被認為是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曾將幽門螺桿菌列為「一類致癌物」。我國《胃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方案(2024年版)》中也明確指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為什麼同樣一起吃飯,有的人會感染幽門螺桿菌,而有些人則不會?2024年《食品科學與營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日常飲食中「超加工食品」吃得越多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概率也就越高,最高可增加2.17 倍。②

  

  研究截圖

  研究分析了150例病例和302例健康人的飲食數據,其中超加工食品來源包括:糖果和蛋糕、非乳制飲料、乳制飲料、加工肉類和快餐等。研究人員認為,常吃超加工食品導致幽門螺桿菌感染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其高鹽、高碳水以及加工過程。

  1. 高鹽:超加工食品通常含鹽較多,長期大量攝入鹽會破壞胃的黏膜屏障,更有助於增加幽門螺桿菌的定植。

  2. 高碳水:超加工食品中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含糖飲料),可能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發病機制中發揮作用,因為它延長了胃酸化時間,增加了尿素內流和細菌的氨生成。

  3. 慢性炎症:炎症的存在,也是幽門螺桿菌生長的有利條件;超加工食品在許多慢性炎症疾病中發揮作用,例如代謝綜合征和炎症性腸病。

  4. 加工過程:有研究顯示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吃的快餐和油更多。除了快餐的成分(鈉、糖、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因素會增加風險外,不當的食物處理、不良的衛生習慣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也可能與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風險有關。

  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記住這8點

  ✅1. 盡量使用公筷公勺

  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制是預防幽門螺桿菌「口-口」傳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是與家人、朋友在外聚餐時,使用公用的筷子、勺子來取菜,避免直接用個人筷子在公共菜盤中夾取食物。如果條件允許,實行分餐制(每人一份)是最理想的方式。

  ✅2. 避免口對口地餵食

  一定要告訴家裡看孩子的老人,絕對不要將食物咀嚼后再餵給孩子,不要「口對口給孩子餵食」(這點一定要轉給家裡的老人看!);同時避免直接親吻嬰幼兒的嘴唇,確保餵食嬰兒的奶瓶、奶嘴、餐具徹底清潔消毒。

  ✅3. 家中餐具定期消毒

  定期對家庭餐具進行消毒,特別是家中有感染者時。煮沸(100°C,10分鐘以上)或使用合格的消毒碗櫃是有效的方法。

  ✅4. 刀具砧板生熟分開

  處理生食(尤其是肉類、水產)和熟食的砧板、刀具要嚴格分開,使用后及時清洗並晾乾。

  ✅5.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

  飯前便后徹底洗手, 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動水認真清洗雙手至少20秒,特別是在進食前、準備食物前、如廁后;同時不要共用牙刷、水杯等個人物品;糾正咬指甲、吃手等不良習慣(尤其兒童)。

  ✅6. 定期口腔清潔檢查

  良好的口腔衛生有助於減少口腔內細菌的定植。早晚刷牙、定期洗牙(每半年到一年),減少牙菌斑(口腔可能是幽門螺桿菌的「藏身地」)。

  ✅7. 家人感染及時篩查

  如果有家庭成員確診感染幽門螺桿菌,建議其他家庭成員也要及時去檢查,並同步接受治療;家人感染治癒后需複查,避免重複感染。

  ✅8. 保持均衡健康飲食

  正如上述研究中指出,日常生活中盡量選擇健康飲食。多吃新鮮蔬果,少吃高鹽、腌制食品,規律作息,減少胃部刺激(比如長期酗酒、熬夜)。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2: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