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總統日本投降日會晤,國際格局是否大變?

京港台:2025-8-10 09:45| 來源:海上客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美俄總統日本投降日會晤,國際格局是否大變?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那麼,特朗普尋求對俄做出部分妥協,騰出手來對付其他對手的可能性是否存在?

  文 | 海上客

  「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下午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他將於下周五,即8月15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會晤。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稍後證實了這一消息。」這是新華社8月9日上午所發報道所提及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8月15日,是80年前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日!

  如此看,與海叔此前的文章《美俄烏三國總統下周會晤》所提及的情況,又有微妙的變化!但此前文章之分析仍然成立!讀者諸君不妨一看並比較之!

  美俄總統為何選在阿拉斯加會晤?換句話說,普京10年來首次赴美,為何選在阿拉斯加?

  烏克蘭將向何處去?

  國際格局是否大變?

  1

  美俄總統想要會晤,其實此前謀划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前不久傳出的消息,無非兩個關切——

  其一,是雙邊會晤還是有第三方參與?

  其二,在哪裡會晤?

  海叔所指「第三方」,無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否參加美俄總統會晤,也就是將這一期待中的會晤開成美俄烏三國總統會晤。當美國方面有人傳出澤連斯基可得參會的時候,俄羅斯方面稱,普京總統稱,原則上不反對烏克蘭總統與會,但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此際,美國總統特朗普親自冒出來說,「甭管澤連斯基」!

  既然美國不帶烏克蘭參會,俄羅斯更不會上趕著要求烏克蘭參會。於是,傳說中的美俄烏三國總統會,將開成美俄總統雙邊會晤。

  在哪裡會晤呢?

  俄方首先提出,是否在阿聯酋會晤。海叔要說,自打在俄烏衝突爆發后普京被國際刑事法院通緝,普京能去的地方除了與俄羅斯接壤的、沒有簽署遵循國際刑事法院通緝令之《羅馬規約》的國家以外,大約還有中東一些地方。俄方首先阿聯酋,可能想著美俄在第三地會晤會顯得公平一些。

  而後,可能是美俄之間進行了較為充分的聯絡,最終選在美國領土阿拉斯加會晤。而俄羅斯方面在這一消息公布后,又立即邀請特朗普訪美。這也顯示出俄羅斯追求美俄會晤之公平的一面。

  海叔要說,阿拉斯加對美俄來說,是一個適合會談之所。阿拉斯加雖然位處北美洲,但當年曾經是沙俄領土,後來賣給美國。其隔著白令海峽與俄羅斯相望,因此普京前往阿拉斯加無需經過第三國,也就不存在是否顧忌國際刑事法院的問題,反正包括美國、俄羅斯在內,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都不是《羅馬規約》的簽約國!

  2

  烏克蘭將向何處去?

  這個問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得想想,其實烏克蘭人都得想想啊!

  美國不是口口聲聲要搞美俄烏三國總統會晤嗎?俄羅斯不是「原則上同意」嗎?難道當真「原則上同意」就是暫時不考慮、不同意?

  反正當俄方提出「原則上同意」以後,美方立即說「甭管澤連斯基」了!

  可見,美俄總統談事,且一定有許多內容涉及俄烏問題的情況下,卻把烏克蘭總統晾在了基輔。

  有人揶揄俄烏衝突:

  俄羅斯佔了烏克蘭的土地,

  美國佔了烏克蘭的資源,

  歐洲背了支援烏克蘭的債務,

  烏克蘭贏得了榮光。

  可烏克蘭的榮光在哪裡?諸多國土成為廢墟,家破人亡換來的榮光嗎?贏得戰略主動嗎?啥都沒有!

  甚至有西方媒體稱,只要普京、特朗普談得好,下一步就是俄烏停火。甚至有人「披露」特朗普版本的美國「最終」和平方案,大致有這麼些「亮點」:

  美國「依法」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控制;

  美國對俄羅斯佔領烏東表示「事實承認」;

  美國確認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但認為烏克蘭可能成為歐盟一部分;

  美國解除自2014年以來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

  至於烏克蘭,將得到:

  來自美國的能源和工業合作;

  重建的補償和援助;

  「強而有力的安全保障」;

  哈爾科夫部分被俄羅斯軍隊佔領的烏克蘭領土;

  流經烏克蘭南部部分地區前線的第聶伯河將暢通無阻;

  還有一個點,挺有意思:

  扎波羅熱核電站將被視為烏克蘭領土,但由美國運營,並為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國供電。

  如果這就是特朗普的「打圓場」方案,而澤連斯基也好,未來的烏克蘭領導人也罷,都得默默接受上述方案,則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云云,豈非空談?

  如果最終的和平方案是上述這些,那西方攛掇烏克蘭與俄羅斯干架,有啥名堂?烏克蘭最初與俄和談的話,得到的可比上述這些多得多!且不用死這麼多人!

  這筆賬啊,真不是糊塗賬。回看俄烏衝突時間線,就能看出,這一協議內容一旦板上釘釘,對烏克蘭來說就是虧得一塌糊塗!

  也正因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地時間8月7日曾表示,烏克蘭參與談判才公平。他還呼籲歐洲國家參與談判。但眼下呢?最好的結果或許是特朗普與普京會晤后,得到特朗普的允許,進行美俄烏三國總統會晤的機會——

  那與聽結果有何區別呢?

  3

  也有媒體認為,美俄總統繼2021年6月日內瓦會晤后,時隔4年再次會晤。這顯示出國際格局將又有大變。

  此言當中,當然不乏合理之處!

  比如2021年普京與時任美國總統拜登在日內瓦會晤,其實是談崩了。當時普京談到西方曾經「北約不東擴」的承諾,希望美國讓步。但拜登繼續步步緊逼、在俄烏問題上拱火。這直接導致了2022年初的俄烏衝突爆發!

  如今,特朗普收拾拜登殘局似的!

  也許俄烏會停火,但就全球局勢來看,情況是否會發生重大變化?

  海叔個人認為,得看三點:

  第一點,國際力量發生重大變化。比如有些國家突然迅速走強,或者自認為迅速走強,然後發生種種不可測的事件。目前來看,好像沒有這種「異軍突起」者。哪怕特朗普在4月2日宣稱對全球貿易夥伴加征關稅,意思是「美國接訪日」——反正好歹美國確實仍是世界第一經濟體,軍事實力也仍冠絕全球,還容得下他折騰一陣子!

  第二點,國際上一些國家,特別是大國立場、政策發生重大變化。以美俄元首阿拉斯加會晤為標誌,有人認為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確實,世事多變。但目前看,美俄主動尋求走近,然後瓜分烏克蘭,再然後呢?美俄之間是否回想買賬?誰認誰做「大哥」?一切看不出端倪。美俄總統會晤於阿拉斯加,更多看起來有點像特朗普不想再讓美國被俄烏衝突所拖累,且他認為再這麼「拖累」下去,旁人得利,美國虧損。旁人者,歐盟、中國、印度、巴西等等,甚至東盟、非盟、阿盟都可算也!

  那麼,特朗普尋求對俄做出部分妥協,騰出手來對付其他對手的可能性是否存在?海叔認為,當然存在!

  但目前,國際力量沒有發生一夜巨變這樣的事!對於中國來說,繼續做好自己的事,強大自身,並做好周邊外交工作,而再與世界各國爭取更好交往,則繼續贏得和平、穩定的發展之機,才是大道!

  至於普京,也即將來中國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到時不妨再聽他說說俄烏,以及其與特朗普所談的具體信息。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20: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