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5個人,國家說沒就沒

京港台:2025-8-1 04:49| 來源:歷史其實挺有趣 | 我來說幾句

18年,5個人,國家說沒就沒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朱由崧出生於紫禁城,父親是福王朱常洵。

  朱常洵就是萬曆最喜歡的兒子,萬曆曾經費了吃奶的勁想要把朱常洵立為儲君,想要讓他繼承自己的皇位,結果因為大臣們的阻攔,最終沒能如願,這個事情叫做國本之爭。

  朱常洵既然沒能做上太子,那到了歲數,他就不能在京師待了,而要到地方就藩,所以朱常洵最後去了洛陽,朱由崧也跟著一起去了。

  儘管是做藩王,可朱常洵的這個藩王,擁有遠超過萬曆其他兒子的待遇,萬曆給他在洛陽蓋了一棟十分豪華的王府,建造規模超過一般的藩王十倍有餘,萬曆搞了那麼多年的礦稅制度,到民間四處搜刮民財,也大部分都給了朱常洵。

  作為一個皇帝,這是給藩王的恩惠,而作為一個父親,這是給一個兒子的補償。

  我們知道,萬曆在位的時候,他怠政的情況很嚴重,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大臣們上的奏疏皇帝從來不看,唯獨洛陽福王府,只要朱常洵有事兒找皇帝,有要求,早上奏疏送到宮裡,還沒到晚上,萬曆就批示完了。

  至於朱常洵,此人目光短淺,胸無大志,每天在王府里就是吃喝玩樂造,他本人還很好色,弄了一些婦女倡樂,紙醉金迷,那是好不快活。

  萬曆之後是光宗,光宗仁厚,又是朱常洵的兄弟,對朱常洵十分優容,而光宗之後是熹宗和思宗,這倆皇帝都屬晚輩,對朱常洵自然更加禮敬。

  

  (弘光帝 朱由崧)

  光宗當年是做了皇帝,可是因為紅丸案的爆發,幹了不到一個月就死了,而朱常洵就藩洛陽,是山珍海味,榮華富貴,和做皇帝也差不多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末,也就是明末農民起義爆發的時候,有一支明軍經過洛陽,感嘆於朱常洵府邸的宏大,於是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王府金錢百萬,而令吾輩枵腹死賊手。

  朱常洵的的王府比皇宮還要闊綽,萬曆皇帝搜刮天下之財富給了朱常洵,他這麼有錢,如此享受,卻讓我們餓著肚子打仗,到時候死於賊手,真是不公平啊。

  想一下,國難當頭之際,你要那麼多的錢,有什麼用呢?沒用,明軍抵擋得住起義軍,你朱常洵還能做福王,還能保持現在的身份和生活,可明軍如果戰敗,國家滅亡,你朱常洵躲的了么?你躲不了。

  所以,就算你不為國家,而只是為了自己,你也應該拿出來錢來支持軍隊。

  當時有個叫做呂維祺的大臣,曾經擔任過南京兵部尚書,家在河南,退休之後他就接觸過朱常洵,還曾經勸過朱常洵,說現在危難時刻,您是大明皇室,是藩王,您應該做出表率,捐資助餉,您就算不支援軍隊,大明天下如今餓殍遍野,您也可以救濟災民啊。

  

  (福王 朱由崧)

  呂維祺好說歹說,朱常洵沒有同意。

  只能說,有些時候,一個人對他已經擁有的財富的珍惜程度遠遠超過了他能看到的潛在收益,即便朱常洵明白,現在廣施錢財,以後才能保命,可是對他來時,割捨銀錢的痛苦已經壓倒了對遠期風險的理性評估。

  結果,崇禎十四年,李自成起義軍攻破洛陽,朱常洵王府不保,只好慌亂逃竄到了洛陽城外的迎恩寺,但終究被李自成所擒,旋即殺死。

  朱常洵雖然死了,但是他兒子朱由崧卻逃走了。

  而這個朱由崧,後來成了南明的開國皇帝。

  明朝滅亡之後,崇禎自掛東南枝,死了,臨死前崇禎把自己的幾個兒子都想辦法送出了宮,但是天下大亂之際,他的這幾個兒子沒有一個有消息的,全部下落不明。

  李自成進京,清軍入關,那是巨變的一年,但崇禎的死去,京師的陷落,不代表整個明朝的消亡,就好比西晉滅亡之後,有東晉,北宋滅亡后,有南宋。

  而在當時,北方雖然大部陷落,可南方的幾乎大部分的州府道台,還全部處於明朝官員的控制之中,而且還有很多明朝的士大夫逃到了南方,那麼這一批大臣就以南京為新都,建立了南明,擁戴朱由崧做了南明的第一位皇帝。

  萬曆對子孫後代疏於教育,或者壓根就沒有教育,朱常洵道德人品都非常一般,他的兒子朱由崧自然也十分普通。

  即位之後,朱由崧採取的軍事政策,是聯虜平寇。

  虜,就是清軍,寇,就是農民起義軍。

  

  (李自成 塑像)

  也就是說,朱由崧主張的是,聯合或者說借用清軍的力量來消滅農民起義軍。

  那我們想一下,想要借用敵對勢力的力量來消滅另外一支敵對勢力,其實這屬於是一種消極避戰的心態,朱由崧的這個南明,我們一般稱為南明弘光政權,而弘光政權的大部分文武大臣,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把農民起義軍當做敵人,而對清軍多有容忍,對於朱由崧本人來說,他和他父親朱常洵一樣胸無大志,他寧願跼蹐轅下也無所謂,只要能保住江南這片土地就足夠了,因為有江南,就有繁華,就有享受,而至於黃河流域的大片疆土,以及數以千萬的北方百姓,皇帝也不在乎。

  雖然有史可法那樣的愛國將領,但弘光朝廷仍然難掩頹勢,因為朱由崧本人,就是一個十分糟糕的人。

  我們知道,弘光政權擁有淮河以南廣大的區域,這片區域,在明朝沒有滅亡之前,就是朝廷重要的賦稅和錢糧來源,那麼既然朱由崧控制了這片地區,那麼朝廷就應該不缺錢,但以朱由崧為首的統治集團十分貪婪,極盡搜刮之能事,錢是汲取了不少,可是都沒花到正地方,您想想朱由崧這個皇帝,也屬於是受任於敗軍之際了,他不想著如何挽回局面,每天想的竟然是如何把自己的生活質量提高到和以前的大明皇帝一個水平。

  於是,他花錢為自己修宮殿,為太后修宮殿,為了籌備皇室婚禮,大肆購買奢侈品,朱由崧還極為好色,當了皇帝之後廣采秀女,派出大量宦官到南京城中搜羅女子,只要在民間見到好看的女子,往人家的額頭上貼上黃紙做了標記,二話不說就擄掠到宮裡,這種近乎於強搶民女的行為很快引起了南京城的騷動,百姓極為怨恨。

  但是,朱由崧還不滿意。

  說有天朱由崧坐在宮門口,他就唉聲嘆氣,他很不開心,服侍朱由崧的大宦官韓贊周就試探性的問皇帝,說新宮殿已經蓋成了,皇帝應該歡喜才是,此時卻悶悶不樂,是因為思念故國,想念宗親嗎?

  您猜朱由崧說什麼,他說:

  梨園殊少佳者。

  皇帝不是為國破家亡,國土淪喪,君臣蒙羞,百姓受辱而悲傷,他悲傷的是,宮裡邊的戲班唱戲的人太少了,質量不好。

  如果粗學歷史,我們很容易就會認為,明朝在崇禎自縊后就結束了,明朝之後就是清朝,而忽略掉這其中還有一個南明政權。

  實際上南明的存續時間前前後後加起來有十八年,按照時間順序,又分為南明弘光政權,南明隆武政權,南明魯王政權,南明紹武政權,南明永曆政權,又有朱由崧,朱聿鍵,朱以海,朱聿鐭,朱由榔五位皇帝。

  

  (永曆帝 朱由榔)

  在南明的某些時間,某些節點,南明擁有和起義軍以及清軍匹配相抗的能力,甚至出現過可以力挽狂瀾的機會,但是在南明發展的過程中,優勢逐步丟失,機會也基本都沒抓住。

  西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但有司馬睿攜手王導衣冠南渡,建立東晉朝廷,對峙十六國,北宋靖康之恥,國破家亡,但有高宗趙構南遷,佔據江南,守望半壁江山,那麼,在實際情況上比當時的西晉和北宋都還要好的明朝,南遷之後的南明,為什麼十數年時間就快速滅亡了呢?

  為什麼?

  最大的原因當然是南明政權鮮有明君,誠如前文所見,弘光政權的朱由崧是個典型的昏庸之主,而曾經坐擁大好形勢的永曆政權的朱由榔,在用人上則有很大的問題,他寵信宦官,依賴各地軍閥來維持自己的統治,真正的仁人志士反而得不到皇帝的重用。

  至於隆武政權的朱聿鍵倒是難得的明君,只可惜生不逢時,有心殺賊,卻無力回天。

  除了統治者的問題之外,以宏觀視角來看,南明政權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內鬥非常頻繁,南明同一時期存在的政權,往往無法同心協力共抗外敵,而是在各自對抗外敵的同時,各南明政權相互傾軋,相互內鬥而無法通力合作,內鬥就要滅亡,滅亡也要內鬥,成了南明最後的註腳。

  從福王朱常洵的貪婪短視,到弘光帝朱由崧的醉生夢死,南明最高統治者的素質,在萬曆怠政的溫室中早已劣化。

  他們繼承了王朝的財富與名號,卻遺失了勵精圖治的基因與家國天下的擔當。

  這是精英的墮落,是共識的撕裂,是戰略的昏聵與民心的背離。

  儘管南明擁有比東晉和南宋初期更廣闊的地域,更完整的官僚體系,甚至更長的喘息時間,但南明卻唯獨缺少了那份在絕境中浴火重生的意志,智慧與團結。

  有位賢者曾經說,明朝的滅亡,是氣數已盡,但如今看來,明朝是自己把自己,掐斷氣的。

        更多史海鉤沉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4: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