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釋永信的商業帝國:一度持有少林寺80%股份...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長年飽受爭議的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昨晚(7月27日)被官方實錘證實涉嫌兩大重罪:第一,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佔項目資金寺院資產;第二,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等待他的,除了身敗名裂,還有法律制裁。
作為中國首個擁有MBA學位的僧人,釋永信非常善於商業化運作,在執掌少林寺的26年裡,他將少林寺從只有9名老弱僧人的深山禪院,打造成橫跨文旅、影視、食品等多領域的「商業帝國」,他個人甚至也涉足電商與新零售,進行直播帶貨。巔峰時期,釋永信控制著80%的少林系資產,官方通報中說的「挪用侵佔項目資金寺院資產」,或許與此不無關係。
1
執掌少林寺26年 少林寺從9個老僧人28畝薄田變身商業帝國
據少林寺官網介紹,釋永信,俗名劉應成,生於1965年,安徽潁上人。1981年到少林寺,禮第二十九代方丈釋行正長老為師。1987年,行正長老圓寂,承師衣缽,接任少林寺管委會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務。1999年,榮膺少林寺方丈。
1998年7月至今,釋永信當選為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2002年9月至今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資料圖:少林寺
據澎湃新聞報道,1981年,16歲的釋永信剛來到少林寺時,那裡只有9個老僧人,靠著28畝薄田艱難地生活。1987年後,他開始接任少林寺管委會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務,也開始思考更多。
作為中國首個取得MBA學位的僧人,釋永信不肯隱匿深山,反而選擇了積極入世。
釋永信說,在少林寺有自己的產業之前,假武僧曾打著「少林」旗號在全世界招搖撞騙,假的「少林藥方」、「少林產品」漫天飛,就連「少林寺」牌火腿腸都出來了。搶注的「少林」商標幾乎覆蓋了所有的產品,非常影響少林寺的形象。
少林寺不願坐以待斃。1994年,釋永信主張與「少林寺牌火腿」打官司,開創了中國宗教界打名譽官司的先河。這場持續兩年多的官司,以少林寺勝訴告終。
面對遍布各地被濫用的虛假少林,釋永信意識到了商業浪潮中少林寺將會面臨的品牌危機,他開始關注知識產權的問題,有了註冊商標意識。
釋永信稱,只有自己掌握並控制商業化行為,才能消除商業化帶來的消極影響。此外,他還為少林寺復興設計了一系列超常規的商業方案。
資料圖:釋永信使用筆記本電腦
1996年,釋永信第一次接觸網際網路,回去后就立馬在少林寺連網,給少林寺申請了域名,建起了網站。
1998年,釋永信的推動下,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這是中國佛教界的第一家公司。
至此,釋永信帶著少林寺開始不斷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業務橫跨文化傳媒、餐飲、藥品、服飾、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註冊多個公司和商標,,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帝國。
另外,少林寺這座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禪宗祖庭,在歷經了1500多年的歷史風雨後,在它的第30代掌舵人釋永信的帶領下,「少林文化」已經揚名海內外。
資料圖:尚比亞首都盧薩卡市郊區的少林寺文化中心,學員表演中國功夫
新華社旗下的瞭望東方周刊公布的數據顯示,少林海外文化中心已有200多家,遍布五大洲主要國家,少林寺共有少林弟子、中國少林文化愛好者、習練少林功夫者約1億人,僅海外就約有6000萬人。
中國宗教學會原副會長王志遠曾評價說:「永信的智慧在於把入世法和出世法協調得很好,他有非凡的組織能力。弱點嘛,文化底子比較淺,因而不屬於學院派,在理論修養上需要繼續提高。」
2
打造少林寺商業版圖 業務橫跨多領域、註冊700多個商標
在「佛門CEO」釋永信的帶領下,少林寺的商業版圖有多大?
經過多年發展,釋永信和少林寺的業務橫跨文化、餐飲、藥品、服飾等多個領域,並且註冊了700多個商標。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7月27日,中國嵩山少林寺已註冊的商標達795個,涉及珠寶、教育娛樂、服裝鞋帽、方便食品、燈具、餐飲住宿等各種生意。
資料圖
或許是因為經歷過貧苦,釋永信在商業運作方面非常下功夫。
他創辦少林文化研究所,提出「少林學」概念。之後,少林寺陸續推出「少林素餅」「少林點心」系列少林食品;2001年3月創辦少林寺網站,7月,德國少林文化中心成立,為少林寺在海外設立的第一家少林文化中心。2002年4月,創辦少林書局。2004年,恢復少林藥局。2005年,少林寺網站推出「武林秘籍」「少林藥局」;同年11月,少林寺又與深圳廣電集團合作,聯手舉辦「首屆中國功夫之星」大賽。2006年10月17日,釋永信擔任中嶽嵩山大型實景演出《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少林文化顧問。
查看資料發現,少林寺以「少林文化」為底蘊的營銷相當有影響力,事件性營銷包括引進TCL電腦,打造中國第一家數字化寺院、全球招收少林弟子、網上公布少林絕學等;演出及公眾活動營銷包括武僧世界各地上演「少林武術」、傳統武術節「少林歸宗大典」等。
當少林俗家弟子學武:5年學成 每年學費1萬多元
武術教育是少林寺的一大收入。
1982年,電影《少林寺》熱播,武校經濟潮起於登封。
資料圖
目前,登封已是全國最大的武術訓練基地,巔峰時期在校學生、學員一度高達近13萬人,相當於登封市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目前在校學員也有8萬多人,其每年對經濟的貢獻已經超過20億,其中,僅大米一項的採購,每年就需要1萬噸。
少林寺武術教育中,有屬於少林寺「嫡傳」派系,學員即是少林俗家弟子,由少林武僧教授功夫,一般5年學成,多年前的價格是一年學費1萬多元。此外在當地,還有不少貼上「少林」標籤的武術學校,與少林寺並無資本關係。
據澎湃新聞報道,少林寺曾投資的「少林武僧團培訓基地」,佔地1500畝,學生過萬,年收入數億元。
少林景區門票年入超3億 占登封市財政收入三成
旅遊相關業務也是少林寺的收入大頭。
1998年,釋永信成立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現已註銷),該公司主營旅遊資源及產品開發等業務。
1982年,電影《少林寺》火遍大江南北,門票統計資料顯示,從1974到1984年十年間,少林景區每年的遊客總數從約20萬人次飆升至260萬人次,上世紀90年代以後遊客基本穩定在每年150萬人次左右,如今可達400萬人次。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攜程等平台發現,少林寺門票為80元,如果加上《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的套票則是299元。以此估測,每年門票收入應該超過3億元。據三聯生活周刊報道,從90年代起,少林寺的旅遊收入一度長期穩定地佔據登封財政收入的38%。
耗資超4億海內外買地 打造少林文旅綜合體
進入21世紀,釋永信和少林寺的商業步伐加快。
2002年,釋永信創辦少林書局,出版有《少林功夫》等圖書。2003年,少林寺成立少林歡喜地(河南)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佛教用品設計、商務諮詢與服務。目前,該公司也處於註銷狀態。2004年,釋永信重啟少林藥局,在傳統秘方基礎上開發出活絡膏、少林靈芝茶等產品,通過「非遺傳承+現代工藝」包裝,單價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2019年銷售額突破8000萬元,成為中醫藥領域的「網紅品牌」。
除了對外直接投資控股,少林寺還發展「功夫」經濟,包括買地,賣葯,開發網游,在淘寶開店,售賣修禪練功用品及迎合年輕人的創意物品,以及對其他寺廟進行託管等。
媒體報道截圖
少林寺買地事件,經媒體曝光的,主要是這兩次。
2015年,少林寺籌款約1950萬元人民幣,在澳大利亞購置土地用於建設少林禪修中心。2022年,繼續斥資4.52億元在鄭州買地,打造「少林文化文旅綜合體」,建設集文化展示、演出、住宿、文創、禪修體驗於一體的文旅地標。
比如2008年上線的淘寶店「少林歡喜地」,初期僅售賣佛珠、禪修墊等用品,2015年轉型為「文化生活品牌」,推出禪意香薰、少林主題文創(如「掃地僧」玩偶),年銷售額從百萬元級躍升至2020年的2300萬元。
盯上流量生意 方丈親自出鏡直播帶貨
近幾年,短視頻興起,少林寺也盯上了流量生意。2021年少林寺入駐抖音,釋永信親自出鏡錄製節目,還進行直播帶貨。
此外,釋永信一直在策劃撬動海外市場,1999年率武僧團登陸英國白金漢宮后,少林武僧團每年在全球巡演超200場,每場演出收入從初期的10萬美元升至近年的50萬美元。少林寺還曾通過授權少林相關網路遊戲、與第三方公司合作開發少林音樂、為聯通號碼開光並拍賣號碼等方式拓展收入來源。
3
釋永信一度持有少林寺80%股份 控制18家企業
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少林無形資管」)是少林寺的重要資產之一,也是少林寺商業化運作的重要平台,包含少林無形資管在內,釋永信共計擁有對18家企業實際控制權。
從股權路徑看,釋永信持有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少林無形資管」)80%股權,後者持有河南沅翰70%股權。
除了對少林及少林寺自有無形資產進行管理,少林無形資管業務還包括文化藝術交流、武術交流,文化演出及經紀服務,旅遊資源及產品的開發,貨物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等。
自2008年成立至2022年4月,少林無形資管先後投資了16家公司,最大單筆投資金額達1600萬元,總額近8000萬元,範圍涵蓋茶葉、文化、旅遊等領域。
而在2022年鄭州拿地受到關注之後,釋永信開始從少林寺商業版圖中撤退。
2022年4月12日,釋永信、釋永乾退出少林無形資管股東行列,該公司全部股權由中國嵩山少林寺持有。此後,2022年6月,釋永信再度退出了鄭州市開元寺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現名「鄭州市礎安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股東行列。
天眼查顯示,目前釋永信名下關聯企業僅剩下10家,其中一半已處於吊銷或註銷狀態,仍正常存續的企業分別為:鄭州市佛教協會、二七區顯聖寺、三門峽市陝州區熊耳山空相寺、滎陽市洞林寺、許昌市魏都區龍化寺,釋永信個人沒有在其中任何一家中任職,僅擔任法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