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機器人產量遠不及目標,目前只產了幾百台

京港台:2025-7-26 22:29| 來源:華爾街見聞 | 我來說幾句

特斯拉機器人產量遠不及目標,目前只產了幾百台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產量嚴重滯后,全年目標成泡影?

  當地時間周五,據知名科技媒體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項目正面臨嚴重的產能瓶頸,目前產量僅為數百台,遠低於馬斯克制定的年產5000台目標。

  報道稱,公司目前在機械手技術方面遭遇重大技術難題,導致大量基本完成的機器人因缺少手部和下臂組件而閑置在工廠中。

  在周三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似乎也暗示了Optimus生產面臨瓶頸問題。在被問及該項目未來兩三年對特斯拉營收貢獻時,他表現得相當謹慎:

  「我對預測五年後的情況至少有中等程度的信心,但很難預測一兩年內的情況。」

  這一產能困境對特斯拉而言格外關鍵,因為該公司正急需新的增長點。特斯拉二季報顯示公司整體營收同比下降12%,馬斯克警告稱,隨著美國電動汽車補貼終止以及全球市場競爭加劇,特斯拉可能面臨「幾個艱難的季度」。

  機械手技術成最大障礙

  Optimus項目面臨的主要障礙在於機器人手部設計。

  媒體援引三位知情人士消息表示,開發媲美人類手的硬體和軟體是特斯拉及其競爭對手的共同難題。特斯拉希望Optimus能完成從工廠任務到彈奏鋼琴等複雜操作,但最新手部版本仍在優化中。

  然而,機器人行業內部對開發類人機械手的必要性存在質疑。

  有專家認為,開發具有多關節和感測器的類人手部是不必要的「支線任務」,簡單的夾具對大多數任務而言已足夠靈活,且成本更低。甚至在特斯拉內部,一些員工也承認並非所有任務都需要五指機械手,包括工廠作業。

  內部變動與法律糾紛加劇不確定性

  Optimus項目近期經歷高層變動,6月項目工程主管Milan Kovac離職,由AI負責人Ashok Elluswamy接替。

  幾天後,特斯拉起訴初創公司Proception,指控其由前Optimus員工創立,並竊取機器人手部技術秘密。

  訴訟文件稱,特斯拉在Optimus研發上投入數十億美元,強調項目需巨額資金和專業知識才能取得進展,此舉暴露了項目規模,但也凸顯知識產權風險。

  據前員工表示,Optimus從2021年初啟動,2022年起與Autopilot團隊合作更緊密,早年招聘內部人才困難,因項目細節鮮為人知,僅通過社交媒體和活動零星披露。

  嚴格保密下的有限進展

  儘管馬斯克經常在社交媒體和活動中公開宣傳Optimus的潛力,但特斯拉對非直接參與該項目的員工嚴格保密項目細節。

  據媒體透露,在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廠從事Optimus生產的員工需要通過多層安全檢查,並在進入機器人製造區域前上交手機。

  知情人士還向媒體表示,今年,特斯拉在帕洛阿爾托研發中心同時測試約50台Optimus機器人,它們在人類監督下執行行走和抓取物體等任務。

  馬斯克對Optimus項目寄予厚望,他預測該機器人最終可能超越特斯拉的電動車業務,將公司估值推升至25萬億美元——是當前市值的26倍以上。

  然而,圍繞Optimus的炒作尚不足以緩解投資者對公司汽車銷量下滑的擔憂,特斯拉股價今年以來已下跌24%。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22: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