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2.5萬!矽谷巨頭的至暗時刻來了

京港台:2025-7-26 04:58| 來源:華人生活網 | 評論( 8 )  | 我來說幾句

裁員2.5萬!矽谷巨頭的至暗時刻來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十年前沒人能想象,這樣一家矽谷巨頭會靠裁員自保。

  裁員約2.5萬人,幅度超過公司總員工數的四分之一。這一裁員計劃將使英特爾的全球員工人數從目前的9.95萬人削減至7.5萬人,標誌著這家昔日晶元巨頭正面臨一次深刻的戰略收縮和企業重塑。

  公司管理層在最新財報電話會上證實,裁員將配合全球多地工廠計劃的調整同步進行,其中包括放棄原本在德國和波蘭計劃中的新建廠房,放緩美國俄亥俄州晶元工廠的建設節奏,以及將哥斯大黎加的部分運營中心整合入越南與馬來西亞等成本更低的亞洲製造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英特爾兩年內的第二次大規模裁員。早在2024年末,公司曾因業績嚴重下滑而更換CEO,並在當年年底裁掉約15%的員工。新任CEO譚力斌在接手后提出「沒有空白支票」的管理原則,意圖通過嚴格控制成本、集中資源押注核心技術,重振英特爾的技術領導地位。

  不過,從目前市場的走向來看,英特爾的挑戰遠非僅靠裁員和財務調整就能應對。作為曾在1990年代主導全球PC微處理器市場的巨頭,英特爾近十年來頻頻錯失關鍵技術風口。它既未能在智能手機晶元時代佔據有利位置,也在人工智慧晶元浪潮中落於人後。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競爭對手如AMD、IBM、台積電乃至以AI晶元為主的英偉達(Nvidia)近年來持續加碼AI算力,紛紛推出為深度學習、推理模型和大型語言模型定製的高性能晶元,迅速佔據新一代計算市場的主導地位。
  尤其是英偉達,如今不僅在AI平台晶元市場的份額高達80%,更在市值上突破了4萬億美元,成為全球歷史上第一家達到這一規模的公司,令英特爾的疲態更加明顯。

  此次英特爾裁員消息的發布,也再次引發了社會對於美國科技企業「AI時代陣痛」的關注。2025年,美國多家大型公司相繼宣布裁員,涉及範圍已不再局限於傳統製造業,而是快速蔓延至科技、零售與消費品等多個行業。沃爾瑪在5月宣布裁撤1500個技術和電商崗位;寶潔公司也表示將在全球範圍裁減7000個職位。

  與此同時,科技行業的「自動化淘汰」趨勢更加明顯。微軟即將在8月進行新一輪裁員,以便將更多資源轉向AI研發;而亞馬遜CEO賈西則公開表示,隨著生成式AI和自動化智能代理的上線,將「徹底改變我們工作的方式」,暗示公司正在用AI工具系統性替代部分人力崗位。

  曾經主要影響藍領製造業工人的「技術裁員」浪潮,如今正加速向中產白領、技術崗位甚至管理層蔓延。這一轉變被業內視為美國勞動力市場結構性變化的前兆。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白領人群往往被視為最不容易受到自動化衝擊的一類群體。然而,隨著大模型、AI協同系統的落地應用日益廣泛,越來越多公司開始質疑傳統人力架構的效率,並將人工智慧視為成本優化的關鍵工具。

  英特爾的轉型陣痛或許只是這場劇變的一個註腳。在AI席捲全球的浪潮中,誰能率先完成技術與組織的「再編碼」,誰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主導者。而曾經的王者,若不能及時轉身,也可能在時代浪潮中被拋在身後。對於英特爾來說,2.5萬個崗位的「斷臂求生」之舉,或許只是一個開始。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2: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