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牛肉5分熟甚至1分熟就能吃 雞肉豬肉不行

京港台:2025-7-20 23:28| 來源:華聲在線 | 評論( 7 )  | 我來說幾句

為什麼牛肉5分熟甚至1分熟就能吃 雞肉豬肉不行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牛肉、雞肉、豬肉是日常食用較多的肉類,牛肉除了日常的燜、炒、火鍋,還有不少是牛排。雞肉、豬肉以前重要節日才吃一回,現在想吃就有,反映生活出現了翻天覆地變化。

  細心的朋友發現,到西餐廳點牛排,做五分熟的牛排就能吃了,意味著牛排不是全部煮熟,但雞肉、豬肉半生不熟卻不能吃,必須煮熟才能入口。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

  牛肉在古代是嚴格管理的畜力,非病死、摔傷,不可隨意殺牛,牛排是近代中國被迫打開國門后,慢慢傳入和傳開的。發展到現在,有的人甚至可以吃一分熟的牛肉,難道不怕牛肉不幹凈嗎,不怕牛的寄生蟲嗎?有幾點原因:

  1、牛吃草料,食物相對簡單,圈養的牛,為了能賣好價錢,商家對肉牛的照料比較上心,清潔也到位;牧場放養的牛,成長更為原生態,感染寄生蟲也少。

  2、牛感染寄生蟲的種類少,主要有牛肺線蟲、牛肉絛蟲兩類,其他的寄生蟲如蠅蛆、蟎蟲主要生活在牛的外皮,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是在牛腸、牛胃等消化道中,並不在牛肉中。

  3、老外吃牛肉,注重口感的鮮嫩,也影響了喜歡西餐的國人。凡是未全熟的牛排滲出的紅色液體,是牛肌紅蛋白,支撐起了口感。當牛肉全熟后,口感變差。

  

  但我們國內自養的牛,對衛生並不太關注,如果是牛肉是切片下鍋,或拌成牛肉餡,那麼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會和牛肉混在一起,生吃或半生不熟易導致感染,務必煮熟才安全。

  牛肉常年價格較高,日常生活中我們吃雞肉、豬肉更多一些,每次豬肉的漲跌價,會影響很多食材的價格和大家的「菜籃子」。

  

  雞和豬都是雜食類動物,除了表皮、鬃毛上附著的寄生蟲,很多病菌和蟲體鑽到肌肉、脂肪群里。比如雞肉有雞蛔蟲、雞絛蟲、沙門氏菌等,豬肉有旋毛蟲、豬帶絛蟲、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它們進入人體,會寄生在眼、腦部、腸道、肝臟等部位,帶來健康威脅。

  有實驗表明,要想讓雞肉、豬肉里的病菌消滅,必須在不低於76度以上的溫度,連續烹煮5分鐘以上,所以是雞肉、豬肉不能生食的主要原因。

  另外,由於雞肉、豬肉身上自帶一些腥味,生吃會讓人不舒服,胃部、腸道有應激反應,但煮熟食用就不存在了。

  在中國一些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仍存在吃生雞肉、生豬肉的習俗,不是宰殺后立即入口,而是採用腌、熏等方式,風乾、曬乾,長期保存,食用時切成薄片。因為有了食鹽加入,以及肉質已經乾燥、蠟化,寄生蟲比較難存活。

  所以,牛肉可以吃半熟的,雞肉、豬肉則要全熟才行。但醫生認為,無論是何種肉類,只要用於食材,因為無法知道前期處理是否合規、衛生是否足夠清潔、方法令人安心,加上當前多數有生食習慣的地區,出現多發、易發寄生蟲病的態勢,在「更安全」和「更好吃」之間,建議選擇「更安全」。所有入口的肉類,完全煮熟后再吃為好。

  另外,隨著話題延伸開來,注意不要吃來路不明、未經檢疫的肉類,家裡的冰箱,生熟食品要隔開,生的肉類要儘快吃完,砧板、刀具要分開,定期消毒,防止被寄生蟲感染。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22: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