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4小時翻遍8噸垃圾找一塊兒童手錶,值得嗎?

京港台:2025-7-14 09:30| 來源:澎湃新聞 | 評論( 2 )  | 我來說幾句

高溫下4小時翻遍8噸垃圾找一塊兒童手錶,值得嗎?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高溫下4小時翻遍8噸垃圾終於找到了一塊兒童手錶,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做?

  7月6日,廣東遊客盧女士稱,孩子的手錶不慎被放入高鐵列車的紙質垃圾袋中,他們隨後通過手錶定位,發現手錶仍在大同南站,或許已經被當做垃圾處理。盧女士在撥打了市政服務熱線后,大同市相關單位的環衛工人在高溫下尋找4個小時,在翻找了8噸垃圾后,終於找到了手錶。

  

  兩位環衛工人在垃圾中找尋手錶。

  盧女士曾發去紅包感謝兩位環衛工,但遭到婉拒。

  山西當地本地把這件事情作為當地「呼應老百姓需求」的正面典型案例予以充分報道。對此,該環衛公司的上級部門大同市城管局回應稱,此前也有過幫市民尋找失物的先例,此次並非特殊個例。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肖志剛稱:「做啥是值,做啥不值?這是我們該做的事情,不要把它放得太高,也不要把它放得太低。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

  這一報道一經發出立刻引髮網友熱議,部分網友表示一塊兒童手錶並不值得花費如此人力物力尋找。更有網友表示讓環衛工在高溫下4個小時翻找8噸垃圾,此舉並不體恤一線環衛工人。

  

  部分網友評論。

  對這一問題,我也想問上三個問題。

  第一,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這次的成本是誰承擔了?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這些原則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體現。

  但是任何公共服務都要考慮成本的。正如有網友所說的,這塊兒童手錶裡面難道有什麼必須找到的國家機密嗎?

  我覺得有兩種情況是可以接受的:環衛公司暫時不處理這批垃圾,由遊客自行前來尋找,或者由遊客支付費用請人來尋找,這都是可以接受的方式。

  近年來,驢友違規進入未開發區域探險遊玩被困的新聞屢見不鮮。而救援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時甚至需要動用數百人甚至上千人進行救援,且救援過程中也存在各種安全風險。一些地方就已陸續出台有償救援的規定,大家也接受了這些規定。

  只不過在這件事情上,成本由環衛工人承擔了。為什麼他們會承擔?原因無他,保住這份工作的需要。

  第二,這項額外的工作,有沒有向環衛工人支付額外的報酬?

  實際上,讓環衛工人在高溫下4個小時翻找8噸垃圾,對他們來說是完全額外的工作。

  山西本地媒體的報道裡面沒有披露環衛公司或者下達這一尋找指令的有關部門向環衛工支付額外的工資。當事人曾發去紅包感謝兩位環衛工,也遭到了婉拒。

  不知道這一婉拒行為是環衛工獨立做出來的,還是有關部門的意思。

  具體到這件事情,我認為,環衛公司或者下達這一尋找指令的有關部門應向環衛工支付額外的報酬,環衛工也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接受當事人的紅包感謝。這都是他們應該得的。

  第三,「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這句話如果成立有沒有約束條件?

  根據山西當地媒體的報道,針對此事,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肖志剛稱:「做啥是值,做啥不值?這是我們該做的事情,不要把它放得太高,也不要把它放得太低。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

  「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這句話是否有成立的約束條件呢?這需求是不是要相對合理?實現這些需求是不是也要考慮實現的成本?

  如果是副局長本人冒著高溫苦戰4個小時翻找8噸垃圾,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值得報道的新聞,但執行這一翻找行為的是兩位環衛工,而不是副局長本人。

  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則值得報道的新聞。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10: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