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沙灘度假挖隧道 沙子塌了 他沒能出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提到沙灘,你第一反應是什麼?陽光、比基尼、椰子水?還是在海邊挖沙玩耍?但在這個看似輕鬆的夏日畫面背後,有時候卻潛藏著讓人意想不到的危險——
不是鯊魚,不是水母,而是……你自己親手挖下的坑。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兩個關於「沙灘洞」的真實故事,一個發生在義大利,結局令人心碎;另一個在巴西,雖然驚險,但主角幸運脫身。
兩個故事之間,隔著大半個地球,但情節卻出奇地相似。
本周四,義大利拉齊奧大區西北部的Montalto di Castro海灘,天氣晴朗,陽光燦爛。
17歲的Riccardo B. 和家人正在享受暑假。他來自羅馬,這天他帶著兩個年幼的弟弟(3歲和8歲)在沙灘上玩耍,父親則躺在一旁小憩。
也許是出於好奇,也許只是少年心性,他開始在沙灘上挖洞,還不止是個坑——他想造一個「隧道」。
根據目擊者回憶,他的計劃是:從一個洞口鑽進去,從另一端爬出來。聽上去就像小時候我們幻想的「秘密基地」。
他越挖越深,最終,這條隧道成了個一個長長的沙洞。
但問題在於:沙子不是水泥,它的結構並不穩固。
就在Riccardo試圖從隧道中穿過、靠近中部的時候,突如其來的坍塌發生了。整個隧道像突然「吞」下他一樣崩塌,表面甚至沒有留下什麼痕迹。
一名在場的泳客說:「你走過去都看不到坑在哪兒。」
沒人聽到呼救,也沒人意識到他已經被埋在了沙下。
海灘上的父親很快發現孩子不見了,他、路人、救生員開始用手拚命挖沙,但……已經太晚了。
警察、救援人員、直升機陸續趕來,但當Riccardo被挖出時,他已經窒息身亡。
一個17歲的少年,一個才剛放暑假的大男孩,就這樣沒了。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被沙子埋住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
「沙子一旦塌下來,重量極大,根本沒有縫隙透氧。幾分鐘就能讓人窒息而死。」——這是當地居民的原話。
這種事故並不罕見,只是很少被當回事。
事發后,當地市長Emanuela Socciarelli說:「一個年輕人居然會以這樣的方式失去生命,簡直令人難以想象。」
出於對這個家庭的尊重,Montalto小鎮宣布暫停所有公共活動,全鎮「與這位少年的家人一起,保持沉默的擁抱」。
幾乎相同的事件,今年5月就在巴西著名的科帕卡巴納(Copacabana)海灘上發生過。
主角換了人——一個22歲的英國遊客Jensen Sturgeon,職業是機場工作人員。
彼時,這位年輕小哥腦洞大開,在沙灘上挑戰自我——他要挖個八英尺(約2.4米)深的大坑。
為什麼?就為了看看自己能挖多深。
這不是第一次有人在沙灘上自娛自樂,但他這回可真是玩大了。
Jensen沒想到的是,挖著挖著,地下滲水了——坑底變成了濕沙泥潭。
然後,熟悉的橋段來了:沙子塌了。
他整個人被「吸」進沙中,卡在坑底,腰以下完全陷進濕沙,動彈不得。
這時候他還挺樂觀,開始呼救。
但救援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場面越來越大,越來越「尷尬」——
路人、攤販、救生員通通圍上來。30多人齊上陣,鏟子、木板、繩子各種工具齊上手,但沙子黏滑得像水泥,一挖就陷。
整整三個小時,Jensen就這麼半截人露在外面,被圍觀。
最「離譜」的一幕來了——有人遞給他一瓶啤酒,讓他「補充水分」,順便緩解尷尬。
而他本人在視頻中回憶說:「我真的以為我會死在裡面。」
最終,他被救了出來,全場鼓掌歡呼,彷彿一個「英雄歸來」。
回國前,他錄了段視頻說:「我是從英國來的Jensen,就是那個被困在坑裡的人。感謝里約人民救了我。」
就這樣,一個少年在沙下安靜離世;一個青年被圍觀三小時后幸運脫困。
一個家庭沉浸在悲痛,一個遊客成了網紅。
可歸根結底,他們的「坑」都是自己挖的——
不是隱喻,是字面意義。
挖洞、造隧道,聽上去是個無害的遊戲,但一旦玩過頭,沙子不會心軟。
別小看沙灘。
它能療愈身心,也能吞噬生命。
只是這個世界已經夠多坑了,別再自己挖一個,把命搭進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