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印度留學生在華盜竊核心機密 回國助力?

京港台:2025-7-11 21:39| 來源:大伊萬 | 評論( 18 )  | 我來說幾句

10萬印度留學生在華盜竊核心機密 回國助力?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這篇文章大伊萬想寫很長時間了。大概是從今年開始,社交媒體平台上突然出現了不少所謂的「印度留學生盜取中國核心技術機密」的貼文,咱們在這裡隨便摘取一部分,給大家看看哈。廢話不多說,直接上截圖:各種貼文層出不窮

  

  

  

  類似於這樣的貼文在網上俯拾即是,數據五花八門,有些說印度在華留學生數量有十萬的,也有五萬、三萬,說什麼的都有……

  但是在主要內容上,這些貼文都直指一個要點——這些印度留學生,來華主要學習的都是985高校,甚至「軍工七子」的理工類專業,部分專業甚至直接與國防科工密切相關。暗示(有些都是明示了)這些印度留學生回國之後,直接服務於印度的軍工產業,以及諸如光伏產業、電動車產業、特高壓輸電、先進基礎設施建設等新興行業。

  

  一言以蔽之,這些印度留學生,都是一夥間諜!我們這是在當東郭先生,養虎遺患。

  事實情況真是這樣的嗎?來華留學的印度留學生真的有十萬人之多嗎?這些印度留學生真的都一窩蜂擁擠到985的理工科,甚至「軍工七子」的軍工專業去了嗎?如何看待這些來華留學的印度留學生?又如何看待這些充滿了焦慮的、說印度留學生都是間諜的自媒體文章?咱們一一說明。

  外國在華留學生數量

  首先直接擺數據嘛,其實外國在華留學生的數量是很難查詢的,大伊萬在教育部官網上查了信息公開,又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搜索,只查到了兩個數據:

  

  第一個數據是教育部歷年發布的《全國來華留學生簡明統計報告》,該報告一般在次年三月份左右發布上一年份的,包含自費、公費等各種類型的來華留學人員。但是不知為何,現在只能查詢到2012年度的數據。

  在這份數據里,2012年度印度在華留學生總額,僅有10237人,排在韓、美、日、泰、俄、印尼、越七個國家的後面位列第八。這個總數並不算多,且從留學生總體增長趨勢來看,2011到12年外國來華留學生亞洲部分,基本上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長,這和當時我國國力快速上升,國際化程度提高的背景吻合。

  

  但是,其後教育部關於全國來華留學生統計的簡明報告,從教育部內的搜索欄里就查不到了。還好,Deepseek給了另外一些數據,提到了2022年度的來華留學生簡明統計報告,但是大伊萬並沒有在官方渠道找到這份報告。報告中提到,2022年度印度在華留學生數量為23188人,這個數據由於沒有旁證,大伊萬認為不排除瞎編的可能性,我們姑且聽之。

  作為對比,咱們就以2011年到2012年這個時間斷面,以10%的遞增率進行計算好了,其實每年遞增10%的留學生遞增速度是相當快的。諸如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這種玩了命的招徠國際學生,靠國際學生作為教育創收來源的外向型教育國,每年的留學生遞增數量都達不到10%。比如加拿大的國際學生數量從2013年的20餘萬增長到2022年的40多萬,增長了一倍之多,每年遞增率也不過7%多點。就算印度來華本科留學生真的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2022年理論上說會有2.5萬人在華學習,而2025年會有大概3.4萬印度留學生在華學習。

  

  所以總的來說,大伊萬的觀點是,目前印度在華留學生數量,大概也就是3到4萬這個區間,高不會高到哪兒去,低也不至於低到哪兒去。這個數據說真的不算多,無論是和其它國家來華留學生相比,還是印度到歐美國家學習的留學生相比都不算多,證明中國並非印度留學首選國,所謂十萬印度留學生在華學習當然屬於造謠。

  印度留學生的專業

  那麼,這些來華學習的印度留學生,都在學習什麼專業,真的如自媒體文章所說的那樣,一窩蜂湧到軍工,先進位造業等我們的核心技術領域去了嗎?老規矩,還是搬出數據來說話。

  

  Deepseek檢索出了教育部和CCG聯合出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作為佐證,裡面提到了印度留學生的三個要點:其一是印度留學生在2012年到2022年這十年時間裡增長較為顯著,其二是印度留學生來華學習的專業多為臨床醫學類,其三是學歷層次以本科和學士學位為主。

  而這些印度留學生里,學習醫學類專業的佔比大概有多少,就不清楚了,有說佔比八成的,有說佔比九成的,總而言之數量不少。而緊隨其後的,則是計算機、工程類專業,漢語言文學和工商管理等專業。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其一是印度來華留學生,主要學習的專業,毫無疑問是臨床醫學類。究其原因應當是中國的公立醫學類教育價格低廉,且學歷印度承認,且印度的傳統醫學和中國傳統醫學多少有些共同之處,因此中國的醫學專業頗受歡迎,不少印度留學生來華學習。

  其二是所謂的印度留學生擁擠在985的理工類專業、尤其是各種高精尖端科技專業,應當根本不是事實。這裡面說的很明確嘛,印度來華的留子,最多的是醫學,醫學之後是計算機專業,然後是諸如漢語言文學、工商管理,文科或者商科類。這樣三揩兩揩之後,到底還有多少印度留學生跑去學這些自媒體文章提到的「高新技術」、「高精尖端」專業呢?大伊萬覺得,數量大概率沒有多少。

  

  至於軍工領域……大伊萬還真的詢問了「軍工七子」中一些高校的朋友,得到的答覆是某些專業肯定是存在內控措施的,不可能留學生想過來學就過來學。舉個例子,假設一個美國人要來學我們的火炮工程專業,這……我們也不可能讓他學啊,這隨便想想就能想明白的事兒。但是,一些軍民兩用,或者面向民用的專業,留學生要來學的話還是可以的。

  其實大家都知道,高校教育幾個階段,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都是怎麼回事兒嘛。本科階段還是以高校階段的通識教育為主,真要注重於研究領域最早也得到碩士研究生階段了。而真要參與一些重大項目,跟導師干點兒活什麼的,碩士研究生打底博士生是基操。

  

  就本科教的那點東西,其實說白了就跟教了你兩手殲-7是怎麼造的,讓你去把殲-20給我搓出來是差不多的意思。而印度來華留學生,集中的教育階段還就是本科教育階段,能學到多少東西那全看這些三哥們自己的造化了,大伊萬反正不覺得他們能學到多少高精尖的玩意兒。

  如何看待網上的傳言

  所以,擺出這麼多數據之後,相信大家可以得出這樣幾個結論了:

  

  其一,印度在華留學生的數量,2012年只有1萬人,到2025年可能只有3萬人,絕對沒有一些自媒體說的10萬人這麼誇張。

  其二,這些印度在華留學生,以學習臨床醫學的最多,隨後是計算機專業,工商管理專業,沒有什麼所謂的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專業的情況。

  其三,這些印度在華留學生,以本科階段教育為主,真正能夠接觸到高新技術領域的情況少之又少,遑論有內控措施的軍工專業了。

  

  其實,要大伊萬來說,我們還應該多歡迎印度留學生來學習臨床醫學,回去改善改善印度糟糕的公共衛生水平。這是造福人類的好事就不說了,一個相對穩定,而不是成為「一個糞坑然後爆炸了」的印度,才更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能夠來華學習臨床醫學,回去造福印度普通民眾,同時加強對華交流,這對於我們來講絕對不吃虧。

  最後,咱再說說這些販賣焦慮的自媒體小作文好了。其實從今年年初,大伊萬就覺得吧,不對勁,編造這種小作文的越來越多!文中的對象可以是印度,當然也可以是美國歐洲日本韓國乃至任何一個國家。文風是Deepseek慣用的「科技排比句」,基本句式是用某個狗屁不通的數據起手,加上一段生搬硬套的對比,然後引用某個人的言論作為佐證。

  

  只要看多了Deepseek製造的小作文,自然就能辨認出這種「科技排比句」的味道來。這就是為什麼大伊萬一直以來的觀點是,用Deepseek直接製造出來的自媒體文章必須強制標註,不然的話一律做造謠處理——大數據和大模型平台帶給我們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在製造難以想象的巨量信息污染。

  現在大伊萬打開搜索引擎,找某個特定的新聞,已經完全不敢看官方媒體之外的任何自媒體了。任何新聞都有可能經過大模型平台加工后,變成真假摻半狗屁不通的小作文,然後四處流毒,將我們的認知塑造到完全不可預測的方向。這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場認知災難。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00: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