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蘇超更激烈的江蘇比賽,早就開始了....

京港台:2025-7-4 09:44| 來源:新周刊 | 我來說幾句

比蘇超更激烈的江蘇比賽,早就開始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圍繞江蘇多年、常說常新的經典話題,半調侃,半認真,爭論不休。最新的話題是:如此均衡的江蘇各城,年輕人該選哪個?

  中國的城市話題,兜兜轉轉,總繞不過江蘇。

  一條長江萬里而來,由皖入蘇,流經南京、鎮江、揚州、泰州、常州、無錫、蘇州、南通8市,最終經上海之後,東流入海。

  長江流至江蘇,江面開闊、江水浩蕩,唐朝的詩人王灣在鎮江的北固山下,寫下「潮平兩岸闊」的名句——當時長江入海口遠比今天更靠西,揚州和鎮江之間的江面寬達十數公里,海潮甚至能一直打到揚州城內。

  1000多年過去,江水收窄,但依舊分隔開江南和江北。南北對視,地域心態在個性與共性、團結與自立之間微妙地搖擺。

  

  連接蘇南蘇北的長江大橋。(圖/視覺中國)

  江蘇不愧為無數地域梗的誕生地,那場被稱為「蘇超」的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的火爆出圈,更印證了這一點。「蘇超」激烈的球賽和城市間的競爭疊加在一起,卻又將種種熱議控制在民間笑談的範圍內,並且順利助推文旅發展,不愧是今年夏天「最天才的發明」。

  據《2024年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24年,中國流動人口規模約為2.44億人,佔總人口的約17%。當越來越多年輕的「飄一代」尋找心目中的宜居之地,除了哪裡最有吸引力、哪裡最有旅遊魅力、哪裡最好吃、哪裡最便利、哪裡的人最忠厚等經典議題之外,江蘇「十三太保」之間多了一個熱鬧的、最能展現這13座城市核心競爭力、既可以嚴肅討論又不乏趣味的提問:這裡的哪座城市,更適合年輕人?

  

  一切先從「蘇超」說起

  江蘇許多城市的特質,從「蘇超」上可見一斑。

  從5月到9月,13支代表13座城市的參賽球隊,採用主客場單循環賽制,進行為期5個月、共13輪的常規賽,之後是更加激烈的淘汰賽。

  截至6月底,常規賽程近三分之二,積分榜前列為鹽城隊、南通隊、徐州隊、南京隊、連雲港隊,中下游為宿遷隊、淮安隊、揚州隊,而蘇州隊、無錫隊、泰州隊、鎮江隊、常州隊(0分)則暫時落後。

  6月15日,無錫隊主場2∶0戰勝常州隊,拿下首勝后積分升至第9位;常州隊則延續連敗紀錄,以5戰0進球、失11球、積0分穩居榜尾,同時因「從常州變0州」等一系列梗圖,坐穩十三太保中「梗王」之位。

  

  2025年6月15日,江蘇無錫。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第4輪,無錫隊主場對陣常州隊,以2:0獲勝。比戰績更引發關注和討論的,是「蘇超」衍生的有趣的地域話題,以及13個城市之間的良性競爭。(圖/視覺中國)

  對此,場外的常州網友如此調侃:從「常州」到「吊州」,又從「吊州」到「巾州」,現在徹底變成「丨州」,積分爭奪戰變成筆畫保衛戰。

  中國人歷來喜歡列榜單,熱衷於城市比較的江蘇人,更是對積分榜上的排序津津樂道。看看「蘇超」中各個城市球隊的表現,再看看大眾印象中的城市發展水平,二者之間形成了一組奇妙的落差對照。

  「蘇錫常」是江蘇富庶地區最常見的地理概括,如果把蘇南的範圍稍稍擴大至長江以南(或許部分江蘇朋友並不認同),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5座城市,佔據了整個江蘇八分之三的人口、超過四分之一的面積,貢獻了50%以上的經濟總量,其中蘇州、南京、無錫、常州4座城市,更拿下GDP前五城市中的4席——剩下一座城市,也是算「半個蘇南」的南通。

  可是5個發達的蘇南「兄弟」的球隊,在「蘇超」積分榜上則是另一番光景。除了省會南京的球隊位列第四之外,其他4市球隊均排名靠後,蘇州、鎮江、常州的球隊更是佔據倒數三位。發達的「太湖三霸」蘇州、無錫、常州,因球隊比賽不利而在積分榜末尾團聚,轉眼成為網友調侃的「太湖三傻」。

  

  「蘇超」南京隊晚霞中夜訓備戰。(圖/視覺中國)

  反倒是徐州、鹽城、宿遷、淮安、揚州等通常意義上的蘇北城市(或許部分江蘇朋友也不認同)的球隊,在球場上表現亮眼,這多少彌補了它們在省內GDP排行榜上相對靠後的失意。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鐵律,在綠茵場上不一定完美見效。有人將此歸結於蘇北足球青訓體系的完備和足球人才的豐富;有人表示,這正是蘇北團結、熱烈、奮鬥的草根地域精神的體現;更有人反思,發達城市的孩子們一味埋頭苦幹,不善運動,就是最直接的原因。

  眾說紛紜之下,回到「哪座城市更適合年輕人?」這個問題,我們至少可以斷定一點:經濟發展水平未必決定一切,江蘇「十三太保」相關話題的複雜程度,堪比天津。

  

  如此均衡的江蘇,

  年輕人該選哪?

  從各個維度來看,江蘇都是名副其實的大省。

  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常住人口超過8500萬人,位列全國第四,經濟總量約13.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二。如許多觀點所言,江蘇各個城市呈現均衡的發展態勢,僅以經濟水平看,13座城市全部躋身全國百強,近一半上榜全國30強,墊底的連雲港也排在70多名,是全國中游水平。

  

  江蘇省常州市城市夜景。(圖/圖蟲創意)

  因此,蘇南和蘇北、江南與江北之間的對壘看似激烈,但作為一個整體的江蘇,仍是年輕人值得考慮的「發達之選」。

  人們用腳投票的結果,最直觀地體現在人口數據上。2024年,江蘇常住人口與2023年持平,人口自然減少的缺口,恰好被湧入的外來人口填平。說白了,在「新生江蘇人」減少的情況下,遷徙而來的「新江蘇人」正在增加。對照人口流出最多的山東、湖南、吉林、雲南、河南、安徽、廣西和江西等地區,在江蘇聽到山東話、廣西話和東北話,嘗到江西小炒、西南風味的機會,或許越來越多。

  當然,均衡發展的另一面,是江蘇缺少一座絕對意義上的中心城市:「最強地級市」蘇州,經濟總量常年位列全省第一,是蘇南無可爭議的經濟中心;蘇北的徐州、蘇中的南通等地,均扮演著區域中心的角色。省會南京「偏居西南」,城市輻射力很大一部分指向安徽的「蕪馬滁」(蕪湖、馬鞍山、滁州),活成了網路段子里的「徽京」,但連續3年實實在在的人口正增長,也少不了安徽老鄉的貢獻。

  有機構列出一份省會城市首位度排名,南京以13.5%的首位度低於北邊的濟南,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靠後。但對這份看似表現不佳的榜單,江蘇網友另有話說。有人在評論區不無驕傲地反駁:首位度較高的城市,如西寧、長春等,恰恰說明其所在省份的發展還需要中心城市帶動;南京的GDP總量排在全國前十,首位度卻是全國倒數,恰恰說明江蘇整體發展情況好——不用去省會,也能有好生活。

  字裡行間,底氣滿滿。

  事實也的確如此。如果細看江蘇內部的人口情況,就不難發現,雖然發達的蘇南地區人口增量更勝一籌,但蘇北各市放在省內、放在全國看,都是人口大市:鹽城常住人口近700萬人;宿遷常住人口近500萬人;經濟發展水平最靠後的連雲港,常住人口也超過450萬人。站在人口千萬城市門檻前的「蘇北之心」徐州,還在去年保持了正增長,足可見在人口分布這件事上,江蘇同樣均衡。

  就像網友常常調侃的那樣,江蘇內部的地域差異,其實遠不只體現在13座城市的層面,而是細分到縣級、區級,各具特色。張家港、江陰、崑山等經濟文化突出的地區同樣有很強的特色與吸引力,導致這3個地方的人對所在地級市的歸屬感,要稍稍讓位於「地區榮譽」。

  

  江陰集裝箱碼頭,夜晚仍燈火通明。(圖/視覺中國)

  如此看來,大江南北的江蘇人,一邊唇槍舌劍,一邊團結包容。層出不窮的「地域梗」,更像一種甜蜜的自黑、幽默的自謙。

  

  如果要選一座江蘇「第Z城」

  當一個年輕人,一個想要在工作和生活、內卷和休息之間取一定平衡的當代年輕人,展開地圖,細細審視江蘇各市,想要選出理想的定居之地時,「十三太保」在「年輕度」這件事上,呈現各自的特點。

  先從「樂業」角度看,經濟發達的蘇南各市仍是首選。

  作為高等教育高地的南京,集聚了8所「211」高校、2所「985」高校,其他諸如南京審計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也是行業高校中的翹楚;省內其他頂尖高校,也分佈在蘇州、無錫等城市。人才源源不斷地誕生於蘇南,再加上通達的交通條件和上海這一核心都市的輻射,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生根發芽,容納了大量中高端就業崗位。

  

  2025年5月11日,江蘇南京。年輕人在頤和路上拍攝照片。青瓦黃牆、復古路燈、參天梧桐使頤和路充滿歷史和人文氣息,成為年輕人旅遊打卡新寵。(圖/泱波/中新社)

  而蘇中、蘇北地區近幾年奮起直追,承接產業轉移,發展特色產業,經濟增速屢屢超過蘇南,提供給年輕人的機會也在快速增加。

  再看「安居」。有機構給出江蘇各市平均房價的排名,序列基本和經濟發展水平相當——最高如南京、蘇州,均價分別在28000元/平方米左右和18000元/平方米左右;最低如淮安,均價在7000元/平方米左右。不久前,有媒體打出「杭州房價已超南京」的標題,相較於長三角另一頭的浙江,江蘇的房價對年輕人來說算得上友好。

  所以說,一個年輕人想要踏實奮鬥、買房定居,江蘇一定是值得考慮的選擇。而在江蘇內部,這件事的難度也順著城市序列均衡分佈:是去大都市奮鬥,還是去小城市安居,這就像一場公開透明的考試,難易有序,豐儉由人。

  再說「休閑」。長江橫貫東西,南北地勢平坦,造就了富裕的魚米之鄉,但客觀來說,因為地理景觀相對單一,江蘇的自然風光和相鄰一些省份相比,並不特別出彩。像網友們總是提起的那樣,江蘇無高山,無錫的惠山、蘇州的虎丘山、太湖中的君山均以文化著稱,「光是海拔就遜人一籌」;漫長的海岸線以灘塗為主,只有北部的連雲港有內陸人想象中的「海濱風光」,但和不遠處的日照、青島相比,又遜色不少。

  但一馬平川的江蘇,又是中國5A級景區數量最多的省份,足足有26家:厚重的歷史底蘊,孕育了周庄古鎮、蘇州園林、南京夫子廟這樣的人文風光;發達的經濟造就發達的服務業,環太湖的休閑風景、常州的中華恐龍園享譽全國。

  

  周庄古鎮。(圖/視覺中國)

  如果喜歡美食,「蘇超」比賽中的「早茶德比」(揚州VS鎮江)、「美食大戰」(南京VS無錫)、「海鮮兄弟連」(南通VS連雲港),足以體現江蘇美食的豐富;如果是追趕時髦的年輕人,南京、蘇州都是中國的動漫二次元重鎮,而且可以搭乘高鐵去上海——漫展最豐富、「穀子經濟」最發達的大都市,距離也並不遙遠。

  最關鍵的一點是,在江蘇,你不必擔心自己不夠年輕。南方的溫婉和北方的豪邁交匯於此,漫長的歷史和優越的地理位置,融匯成蓬勃的發展動能。

  想想2000多年前,那個叫作劉邦的蘇北人,在人均壽命20多歲的秦朝末年,以47歲的年紀走進芒碭山,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一場創業——同樣地,在江蘇,只要懷著一顆年輕的心,任何時候開始一段事業,都不算晚。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7: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