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業,收入高?「本升專」來了,什麼信號?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比高考人數8年來首次下降更意外的,是「本升專」來了。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發布了2025年單獨考試招生章程,有三個專業衝上熱搜:
面向本科畢業生招生,計劃招135人,畢業之後發放專科畢業證。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官網截圖
這是什麼情況?
有網友在網上評論,說他朋友家的閨女上的就是這個學校,畢業后就在鐵路局上班,感覺比公務員福利待遇還好。人家家裡還是三代鐵路人,並且都是雙職工。
把這件事和高考人數下降結合起來看,是不是就更有意思了?
與其讀了本科再去上專科,那不如一步到位,直接上專科,說不定出來比本科生還要強。
智聯招聘的《2024年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斬獲offer的大專生達到了56.6%,比本科的45.4%,碩博的44.4%高出了十多個點,就業率遙遙領先。
當然,這不是說高學歷沒用,因為從院校層次來看,雙一流的畢業生求職成功率還是最高的,達到了57%,但普通一本、普通二本就只有44.7%和42.3%了!
跑去普通本科院校,花個十幾萬學費,度過沒有規劃的4年,可能還真不如下沉到專科學點有用的職業知識。
而且,從收入來看,藍領和白領的差距也越來越小了。
過去十年,中國藍領的工資以平均7.2%的年均增速增長,漲到了6150元。而白領群體的工資增速只有2.8%,馬上就要被追上了。
報告預測,未來三年,高技能藍領崗位月薪有望達到7000—8000元,和白領的中位數7500元持平。
對很多人來說,考學的最終目的,不就是就業嗎?
中國現在是高端製造業領銜、中低端製造業保就業和社會基本面,白領經濟被輕視,教培、金融、法律等等,這些最能吸納白領就業、初步完成轉型升級的服務業,情況都不太妙。
未來10到20年,白領經濟在國內很難再有巨大的增量。
而中國的大學,恰恰就是以培育白領為主,在培養大方向和社會需求南轅北轍時,學歷貶值自然會發生。
現在就連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就業都在拚命往下卷,前有清華姚班碩士跑去做外包,後有北大學生入職食堂阿姨。雖然是個別現象,卻也折射出某種社會情緒。
清醒的人越來越多了,2024年,報名考研的人數自2015年來首次下降;不少省份選擇專升本的人也在減少。
與其四年後畢業臨近,感慨學歷貶值太嚴重,不如早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