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兩月,綠城前董事長在機場被「勸返」

京港台:2025-6-30 06:36| 來源:帥真財經 | 我來說幾句

卸任兩月,綠城前董事長在機場被「勸返」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5月,香港機場的工作人員精準鎖定了一名行色匆匆的旅客。這名旅客國字臉,五官端正,留著一頭幹練的短髮,一看就是經常坐飛機的商務人士。此刻,他正在飛往溫哥華的登機口等待檢票。

  工作人員仔細比對后,確認此人正是他們要找的前綠城董事長張亞東,便上前與其攀談起來,聊了什麼不得而知。

  據現場目擊網友和事後流傳的說法,張亞東在與工作人員交談約11分鐘后,被帶離了登機口,未能登上飛往加拿大的航班。對於其被帶離的具體原因和性質(是勸返,還是帶走接受調查),目前尚無官方明確信息。

  作為中國第七大房企綠城的前掌門人,張亞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民企經營者,他具有雙重身份,在入主綠城前,曾長期在大連工作,從科員一路做到了副市長,分管開發區規劃等。

  2016年張亞東被調往「央企」中交集團。2018年被中交委以重任,出任綠城集團的執行總裁。

  綠城被視作房企「混改」的樣板。2014年,這家由宋衛平創立的民營房企陷入流動性危機,幸好宋衛平經營綠城時堅持「慢工出細活」,公司口碑一直不錯,因此被中交集團看中,後者斥資88億港元取代宋衛平成為第一大股東。

  入股初期,綠城仍由宋衛平經營,但業績沒什麼起色。於是,2018年,中交集團行使大股東權利,讓「自己人」張亞東接手綠城,宋衛平黯然離場,綠城正式進入「張亞東時代」。

  張亞東接手綠城后,一改宋衛平「慢工出細活」的傳統,提出「高周轉」的經營理念。

  他舉例說,國內對資金利用率最高的房企,用同一筆資金能在一年內開發兩個項目,而綠城呢?平均兩年才能開發一個項目,資金周轉率太低,所以要把綠城項目開發周期壓到1年以內,將資金的效率提高1倍。

  張亞東的改革措施立竿見影,2019年—2021年,綠城地產銷售額屢創新高,從1000多億高歌猛進至3500億,市場排名從第17名升至第7。

  2022年地產進入下行周期后,張亞東仍堅持「高負債」「高周轉」的經營模式,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西安等土拍會上頻頻出手,花了400多億囤積土地。

  有股東質疑這種逆市激進拿地的做法,張東亞則信心滿滿地回答:不久,綠城要進入「三個前十」——銷售額前十、自投前十和總資產前十。

  在其他房企紛紛戰略收縮之際,我們不知道張亞東的信心從何而來。

  可惜,這次張亞東賭錯了。

  

  2023年綠城毛利同比大幅減少22.47%,幾乎倒退至2021年的毛利水平;凈利潤方面,2023年綠城年內利潤為66.78億元,也較2022年的88.95億元減少了25%,負債則一度高達4000多億。

  與利潤下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張亞東的年薪,據統計除了第一年加入綠城拿的較少外,其餘每一年他的工資就沒低於過1000萬。

  今年3月,張亞東主動提出辭職,震驚了地產界,市場還在猜測他下一站會去哪兒時,就發生了在香港機場被「勸返」帶走的一幕,不禁令人浮想聯翩。

  雖然目前還不知道張亞東究竟犯了什麼事兒,但我們知道「前輩」海航陳峰的下場:

  

  當調查組進駐海航后,董事長陳峰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沉重,紙終究包不住火的,當海航的窟窿逐漸清晰,陳峰意識到自己要完蛋了。

  於是,他開始試探組織的底線,先是要求保留30%的股權退休,沒有迴音;又降低到15%,也沒有迴音;再降低到5%,仍沒有迴音。陳峰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最後一次要求:發五萬塊退休金即可,依舊沒有迴音。

  2020年,68歲的陳峰開車帶著未婚妻,從深圳出關,打算前往香港,至於去幹什麼,懂得都懂。結果在深圳邊關被精準攔了下來。

  事後,組織問他去香港幹什麼?

  陳峰說,自己的未婚妻是香港人,去香港領結婚證的。

  隨後,陳峰因職務犯罪,被採取強制措施。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0: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