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國正在利用干邑向歐洲施壓」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法國國會議長布朗-皮韋(Yaël Braun-Pivet)周日將結束對中國的訪問。法國大小媒體的報道標題為法國希望「在未來幾天內」與中國達成協議。布朗-皮韋對媒體表示,「中國當局已告知我們,(...)此事正在解決中」,協議「即將最終敲定」。
我們注意到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26日在人民大會堂和布朗-皮韋會晤時說的一句話。趙樂際向來賓表示「相信法方將以實際行動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法國《費加羅報》28日報道說,布朗-皮韋曾在一些敏感問題上明確表態,例如2022年5月,法國國民議會議長曾在一封倡導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信函上籤過名。
全天候電視台BFMTV在報道中表達了法方的擔憂。全天候電視台表示,北京將干邑白蘭地的協議與歐洲電動車關稅談判聯繫在一起。該電視台說:「中國正在利用干邑向歐洲施壓。la Chine se sert du cognac pour faire pression sur l'Europe.」
而形式嚴峻到「法國干邑行業自稱每月損失5000萬歐元", 這是」法國國家干邑行業跨行業局「公布的數據。
中國商務部在最新公告中稱,「鑒於本案情況複雜,根據中國《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商務部決定將本案的調查期限延長至2025年7月5日」。法國各大媒體都把希望寄托在這個也許會給法國干邑行業帶來好消息的日子上。
為了緩解干邑業承受的壓力,法國外交部長巴羅在三月底訪華后曾對媒體表示,他非常肯定中國對法國干邑的反傾銷調查將再延長三個月,「這是邁向解決糾紛的第一步」。
法國全天候電視台BFMTV表示:中國目前設定的對歐洲白蘭地(其中大部分是法國干邑白蘭地)的反傾銷調查截止日期為7月5日。如果雙方未能在7月5日之前達成協議,那麼中國可能會永久實施最高39%的臨時關稅。
我們可以用」摒息以待「來形容法國干邑行業人士對中國給出有利於他們消息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