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災 中國近期多地遭遇極端天氣事件

京港台:2025-6-28 02:39| 來源:RFI 華語 | 評論( 2 )  | 我來說幾句

暴雨、洪災 中國近期多地遭遇極端天氣事件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國近日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貴州、湖南等多地遭遇洪水,造成人員傷亡,損失嚴重,首都北京本周迎來今年最高溫天氣,氣溫達到38度。中國所處的亞洲,是全球升溫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而據中國氣象局周四(6月27日)發布氣候變化藍皮書,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趨強。

  位於西南的貴州自6月24日以來遭遇特大洪災,當地救援行動在數小時內迅速展開,拯救被困居民。洪災由連日的強暴雨引發,目前該省已有6人不幸遇難,8 萬人被迫疏散。

  在貴州30萬人的榕江縣,洪水淹沒了大部分地區,包括該縣最大的商場也被洶湧的洪水倒灌,成了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在三十年未遇的暴雨之後,有些地方的水位快速上升到三米。街道上的汽車被衝進地下停車場。在中國網路平台上,許多視頻都顯示人們在危機最後關頭被救起的場景。

  在中部省份湖南,上周在嚴重暴雨之後,多地發生洪災,導致7萬人被撤離安置。

  與此同時,首都北京本周經歷了今年最熱的一天,氣溫達到了 38 度。

  法國24電視報道,雖然目前還不能完全確認極端天氣事件是否由氣候變化直接導致,仍需等待專門的歸因研究。但可以肯定氣候變化使得此類事件更加頻繁和劇烈。而中國所處的亞洲,是全球升溫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去年發布的一項研究,2023年,亞洲是遭受氣象、氣候和水文災害最多的地區。全亞洲共發生了79起氣候災害,主要是洪水和風暴。

  中國氣象局27日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5)》則顯示,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增暖速率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趨強。

  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近年來在氣候承諾方面大幅加強力度。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峰值,並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能和風能。中國在今年第一季度成功實現碳排放下降,其碳排放量已連續12個月停止增長。而全球的碳排放量整體仍在持續上升。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13: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