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最後24小時,幹了六件荒唐事...

京港台:2025-6-27 12:21| 來源:威記聊歷史 | 評論( 8 )  | 我來說幾句

慈禧太后的最後24小時,幹了六件荒唐事...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1908年11月15日,對於中國歷史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慈禧太后,這位掌控清朝政權近五十年的女人,終於在病榻上逝世。她被許多人視為清朝的「毒瘤」,隨著她的去世,清朝的命運也註定了不再有迴旋的餘地。

  

  然而,就算臨終之際,慈禧依然沒有停止她的權力慾望。即使生命所剩無幾,她依然竭力安排了六件重要的事宜,以確保自己死後能繼續影響清朝的走向,最終將這個帝國推入了深淵。

  

  慈禧的權力慾望可謂深沉入骨,她一直渴望像武則天那樣成為一代女帝,或者像孝庄皇太后那樣,輔佐帝王並執掌朝政。但她的所作所為與這兩位歷史人物的事迹有著天壤之別。武則天雖然在位期間推行了一系列政務改革,注重水利建設,保持了科舉制度,並提拔寒門學子,她的治國理念堪稱典範。孝庄皇太后則通過輔佐年幼的皇帝,穩固了大清的政權,雖然她未直接干預政治,但她的智慧與謀略為清朝奠定了基礎。相比之下,慈禧一生致力於奢華享樂,浪費國家資源,用軍費舉辦豪華的壽宴,修建頤和園,甚至在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她選擇逃亡,並一味迎合外國勢力,主張與洋人和談。她終其一生,不僅沒有做出一件有益的事,反而將自己偶像的成功事迹演繹得面目全非。即使她去世已久,後人依然會批評她的種種行為,尤其是她所做的六件「荒唐事」。

  

  慈禧生前奢靡,死後更不忘奢華。她臨終時最關注的便是自己的葬禮及陵墓的豪華程度。在她生命的最後階段,慈禧多次親自前往自己的陵墓,視察並投放珍寶。早在光緒五年,她便已巡視過自己的墓地,並在「金井」中投放了大量寶物。即便如此,她依然不放心,命令身邊的親信密封墓穴,以防他人盜取。她還安排自己的遺體含著一顆夜明珠,這顆珍寶成為了墓中的一大亮點。然而,慈禧恐怕永遠不會想到,自己辛苦布置的墓地竟然會在大清滅亡后被盜掘。

  

  1928年,孫殿英借著軍演的名義,公然盜掘了慈禧的陵墓。據史料記載,慈禧的地宮內金光閃閃,奢華無比。她的屍體上鋪著一塊尼羅經被,點綴著820顆東珠。最為值錢的,便是她口中含著的夜明珠。為了得到這顆珠子,孫殿英不惜動用刀具,將慈禧的嘴部劃開,雖然這種行為極其殘忍,但細想慈禧一生的奢侈,似乎又讓人覺得這是應得的報應。

  

  慈禧在死前的第二件荒唐事,是她涉嫌毒死光緒帝。光緒帝的去世與慈禧的去世幾乎是同一天,這一巧合讓很多人產生了懷疑。畢竟,這兩人一直以來並不和睦,尤其是在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被慈禧囚禁,珍妃被她殘忍處死。光緒帝雖然心情鬱悶,但身體狀況並無大礙。然而,突然間,他在吃完晚餐后感到不適,並在四天後去世。這一切的快速變化,令人生疑。特別是慈禧在光緒臨終時表現出的焦慮與不安,她頻繁詢問光緒的病情,直到確定光緒奄奄一息時,才露出一絲鬆口氣的神情。更值得注意的是,當光緒帝病情加重時,慈禧不僅提前準備了棺槨,甚至將其移至乾清宮,這無疑增加了光緒之死的神秘性。種種跡象表明,慈禧太后與光緒帝的死因密切相關。

  

  在慈禧臨終之前,她仍然為自己布下了三道遺詔。光緒死後,繼位問題成為了大清的一個關鍵。光緒沒有留下任何子嗣,按照慣例,應選一位成年皇帝來接任。然而,慈禧並未選擇載灃這個合適的人選,而是指定年僅三歲的溥儀繼位。原因很簡單,溥儀年幼,無法威脅到慈禧繼續掌控政權的地位。為了確保溥儀無法干涉自己的陵寢,慈禧立下的第二道遺詔,便是將載灃任命為攝政王。然而,慈禧對攝政王權力的限制也非常嚴苛,她還要求載灃必須和隆裕太后共同商議后,才能處理任何國事,這等於是將攝政王的權力完全架空,成為了一個名存實亡的職務。

  

  最荒唐的是,慈禧臨終時居然發出了一道遺言,要求今後女性不得干預朝政,也不得讓宦官干政。她指出,明朝因宦官專權而滅國,清朝應吸取教訓。然而,這樣的言辭無疑是自我否定。她自己作為一名女性,執掌清朝政權已達47年,且一生極度寵信宦官李蓮英,李蓮英的權力幾乎等同於魏忠賢,如何能以「女性不得干政」為名,去推翻她自己一手建立的政權結構呢?她的荒唐之言,成了歷史的笑柄。

  慈禧為大清精心編織的權力網,在她死後迅速崩塌。載灃雖被立為攝政王,但很快便因為權力的掣肘辭去了職務。隆裕太後繼位后,因缺乏政治手腕,未能穩住政權,溥儀年幼,清朝的命運最終走向了滅亡。可以說,慈禧的一生,雖短暫卻充滿了陰謀與貪婪,而清朝的覆滅,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她歷史遺產的一部分。

  

        更多史海鉤沉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08: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