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戰爭結束?以伊即使停火也非根本性和解

京港台:2025-6-24 12:44| 來源:澎湃新聞 | 評論( 11 )  | 我來說幾句

12天戰爭結束?以伊即使停火也非根本性和解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東部時間6月23日傍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宣布,以色列和伊朗已就「全面徹底停火」達成一致,這場為期12天的衝突即將結束。

  然而,針對停火一事,以色列和伊朗尚未釋放清晰立場,導致事件愈發撲朔迷離。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24日在社交媒體上說,尚未達成任何關於停火或停止軍事行動的「協議」,如果以色列在當地時間凌晨4點之前停止對伊朗的襲擊,伊朗將停止軍事回應。

  稍早前,一名伊朗高級官員證實,在同卡達首相通話后,伊朗已同意美國提出的與以色列衝突停火方案。而伊朗議會議長卡利巴夫的顧問在當地時間24日表示,特朗普發表的(以伊)停火聲明和停火機制「只是挑釁伊朗的伎倆」。

  

  當地時間2025年6月21日,以色列特拉維夫,以色列防空系統攔截了伊朗向以色列中部發射的彈道導彈。

  以色列第12頻道電視台23日晚間報道說,以色列已向伊朗發出信息,稱以方目標是「幾天內」結束雙方之間的軍事衝突。以色列一名官員則表示,正接近與伊朗達成停火協議。當天稍早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內閣會議結束時,要求內閣成員暫不對最近進展,即「特朗普宣布以伊同意全面停火」發表評論,直至另行通知。

  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孫德剛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指出,即使停火實現,當前停火也只是「臨時協議」,意味著衝突暫停,非根本性和解。「特朗普自稱為和平總統,甚至還聲稱要拿諾貝爾和平獎,他希望讓外界認為以色列和伊朗停火是美國促使的,但根源是美、以、伊均無『大打持久戰』意願,衝突本質為有限報復與威懾。如果衝突在此時暫停,是因為三方都可以跟國內有個交代——美國可宣稱摧毀伊朗核設施,伊朗展示反擊能力並襲擊美軍基地,以色列消滅伊朗核科學家與部分軍事領導層。」孫德剛分析道。

  「以色列希望擁有喘息機會」

  特朗普23日在其社交媒體平台「真實社交」上發文表示,以色列和伊朗已就「全面徹底停火」達成一致,停火將在大約6小時后正式生效,屆時以伊雙方將完成各自正在進行的「最後任務」。

  特朗普說,停火協議涉及兩個12小時的停火期,伊朗將啟動首次12小時停火,以色列將隨後進行第二次12小時停火,24小時后,戰爭將正式宣布結束。特朗普說,每一階段的停火期內,另一方將「保持和平與尊重」。

  美國外交政策分析師、前五角大樓官員亞當·克萊門茨表示,他對特朗普的聲明持謹慎態度,並指出以色列正在繼續轟炸德黑蘭。「以色列和伊朗都尚未公開正式同意該協議,我認為這最終還是要歸結於信任,而信任現在非常低。如果有外交機會,如果有空間,特朗普政府將如何利用它真正實現停火?如何執行?這些都是不同的問題 。」

  新華社報道稱,以色列高級官員表示,以色列「已接近實現作戰目標」,但以色列仍可以選擇升級戰事,包括襲擊伊朗數千個目標,以削弱伊朗政權。報道沒有提及以色列通過何種渠道向伊朗發出上述消息。

  《以色列時報》23日早些時候報道,內塔尼亞胡22日說,伊朗核項目和導彈項目已受到「重創」,以色列行動目標「非常接近完成」。以色列不會與伊朗陷入消耗戰,但在任務完成前不會停火。他還說,美軍轟炸對伊朗福爾道核設施造成「嚴重破壞」。以方正在追蹤「伊朗擁有的400公斤丰度為60%的濃縮鈾」,並已掌握「重要情報」。

  「若這次的停火真的由以色列方面率先提出,說明以色列希望擁有喘息機會。在民用設施遭到襲擊之後,以色列民怨沸騰。如果戰事持續,以色列也無法正常運轉。以色列已經摧毀了伊朗的核設施,達到了戰略目標,因此認為是時候對衝突按下『暫停鍵』。」孫德剛分析稱。

  伊朗襲擊美軍基地傳遞什麼信號?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特朗普提出停火計劃,目的是為了轉移輿論對美軍基地遇襲的注意力。

  當地時間6月23日晚間,伊朗武裝部隊發布聲明,宣布對美軍駐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實施導彈打擊。聲明說,伊朗此次行動中使用的導彈數量,與美國襲擊伊朗核設施時投下的炸彈數量相當。此外,伊朗所打擊的基地遠離卡達的城市基礎設施和居民區。此次行動不會對「友好兄弟」國家卡達及其人民構成任何威脅。伊朗始終致力於維護並延續與卡達之間「友好而悠久」的關係。

  隨後,科威特及巴林民航部門發布消息稱,鑒於當前的地區局勢,兩國領空暫時關閉。23日晚,卡達宣布重新開放因伊朗導彈襲擊暫時關閉的領空。24日凌晨,科威特和巴林兩國民航部門也先後宣布重新開放各自的領空。

  在伊朗打擊烏代德空軍基地后,特朗普則表示伊朗方面提前通知了美方,襲擊未造成人員傷亡。

  孫德剛指出,烏代德基地為美軍中東核心基地,具備象徵意義,且地理位置偏遠。「伊朗選擇襲擊烏代德基地是為了減少平民傷亡風險,避免襲擊巴林等人口密集區域的目的是降低國際輿論壓力。伊朗的行動雖然未對美國基地造成實質性破壞,但傳遞『有能力反擊』的信號」。

  此外,當地時間24日凌晨,一名伊拉克安全部門消息人士表示,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北的美國空軍基地「塔吉營」遭到無人機和火箭彈襲擊。目前尚未有人員傷亡報告。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23日晚表示,伊朗不曾侵犯他人,也絕不接受任何侵犯,更不會屈服於任何侵犯,這是伊朗民族的邏輯。

  美國副總統萬斯23日表示,特朗普希望同伊朗方面直接接觸,以推動事態向前發展。他說,在伊朗對美國在卡達的軍事基地實施打擊后,特朗普和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就以伊停火方案進行了討論。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致電塔米姆,告知以色列方面已同意停火,並請卡達勸說伊朗方面接受該方案。隨後,卡達首相同伊朗方面進行了溝通。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4: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