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新聞主持人,離職后做外賣騎手,直觀感覺...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在地方電視台的聚光燈下,27歲的「大臉弟弟」(賬號名)曾是眾人羨慕的對象。他憑藉白凈的長相和極具親和力的笑容,再加上過硬的專業能力,成為新聞頻道的當家主持人。
這份體制內的工作,在許多人眼中,意味著穩定、體面和光明的未來。然而誰也沒想到,這個站在鏡頭前光鮮亮麗的年輕人,竟會在短短几年內,經歷十幾次職業轉變,最終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成為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騎手。
在他的視頻下方,無數年輕人分享了自己從人生巔峰到人生低谷的轉型過程,直觀地感覺到了就業的嚴峻性。
01
看似自由的華麗轉身
長沙的大臉弟弟離開新聞主播崗位的決定,起初帶著年輕人特有的理想主義色彩。他厭倦了一成不變的新聞播報,渴望在更廣闊的領域施展才華。
於是他轉向美食主持,試圖尋找新的職業方向。然而地方電視台在新媒體的衝擊下,早已不復往日輝煌。美食節目缺乏資金、資源和創新能力,因為收視率慘淡而被迫停播。大臉弟弟陷入了無節目可做的尷尬境地。
面對這樣的困境,他毅然選擇離開體制,踏上了探索不同人生的道路。在他看來,外面的世界充滿機遇,憑藉自己的能力,一定能闖出一片天地。但現實很快給他上了殘酷的一課。
離開電視台後,大臉弟弟開啟了瘋狂的職業嘗試:
他做過線上教育,卻發現這份工作更像是拉人頭的銷售;
當過客服,每天承受著客戶的謾罵與指責;
做導遊時,恰逢自駕遊興起,遊客寥寥無幾;
兼職模特,與專業模特相比毫無競爭力;
憑藉愛好做攝影,一個月僅有一單收入;
投身MCN公司做直播帶貨,新賬號無人問津,一天賣不出五單;
嘗試幼兒教育,又被孩子們的喧鬧吵得心煩意亂。
這些經歷,看似荒誕,卻真實反映了當代青年在職業轉型中的困境。大臉弟弟擁有標準的普通話、出色的鏡頭表現力和媒體工作經驗,這些在體制內備受認可的優勢,到了市場上卻變得一文不值。他的每一份工作都在向下兼容,空有一身本領,卻找不到合適的施展空間。
更令人唏噓的是,當他重新回到電視台,試圖重拾舊業時,卻發現曾經引以為傲的工作,如今月薪僅2200元,連基本的生活都難以維持。
體制內的穩定,早已在時代的變遷中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他再一次選擇了離開。
面對生活的壓力,他嘗試通過考公和做博主尋找新的出路,然而國考與事業編考試的失利,視頻創作的無人問津,再次讓他陷入了迷茫。
今年5月,大臉弟弟面對當下迷茫的人生,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脫下孔乙己的長衫,成為一名外賣騎手。
02
無數人都在經歷相似的困境
曾經新聞主持人的身份,與送外賣的人生錯位,在網路上引發了巨大轟動,他的視頻瞬間播放超過千萬,點贊高達200多萬。
在他的視頻下方,大家都在感嘆一件事:
「如此直觀地感受到就業形勢的嚴峻!」
在評論區,人們紛紛曬出自己職業身份從光鮮亮麗到平凡普通的轉變,這些故事交織在一起,讓我們看到無數人同大臉弟弟一樣正在艱難轉型。
03
重新認識職業價值
而大臉弟弟在送外賣的這一個多月里,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
「跑外賣讓他重新認識了長沙這座城市,走到了許多以前沒有去過的地方,這是一份不會覺得心累的工作,心很自由,很舒服,很通暢。」
與此同時,他的賬號數據也持續走高,外賣這個身份為他也帶來了新的機遇。
大臉弟弟的經歷,不僅是個人職業轉型的故事,更是時代浪潮下青年就業困境的縮影。在經濟增速放緩、行業變革加速的背景下,傳統的職業發展路徑被打破,年輕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而高學歷送外賣這個事件,反映出當代青年對於職業價值的重新審視。在傳統觀念中,體面的工作意味著穩定的收入與社會地位,但在現實的困境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放下對職業光環的執念,更注重工作帶來的內心感受與生活體驗。
一方面,高校擴招導致學歷貶值,天之驕子的光環不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發現,僅憑一紙文憑,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
另一方面,新興行業雖然充滿機遇,但門檻高、競爭激烈,且發展極不穩定。例如,直播帶貨行業看似火爆,實則90%的新主播難以生存;自媒體行業看似自由,卻需要極強的內容創作能力和運營技巧。
在經濟增速放緩、行業變革加速的背景下,傳統的職業發展路徑被打破,新的職業賽道尚未完全成型,青年們在轉型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然而困境之中也孕育著新的希望。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放下身段,勇敢嘗試不同的職業可能,或許正是社會職業觀念變革的開端。
隨著就業環境的變化,職業的定義將更加多元。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自媒體創作者等新興職業,正逐漸被大眾接受與認可,成為許多轉型期的人過渡時的選擇。
對於正處於迷茫期的年輕人來講,重要的不是固守傳統的職業觀念,而是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學習與適應的能力,敢於突破自我,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
大臉弟弟的故事,或許能給更多在就業困境中迷茫的年輕人帶來啟示:
放下執念,勇敢前行,人生的精彩,往往在突破自我的那一刻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