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帥宇的通報來了,但有一個點實在想不通

京港台:2025-6-14 21:37| 來源:亮見 | 評論( 5 )  | 我來說幾句

羅帥宇的通報來了,但有一個點實在想不通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羅帥宇墜樓事件,官方通報來了。

  在這個讓人無比放鬆的周五晚上。

  省流版:

  最重要的結論是,羅帥宇還是跳樓自殺身亡,他獨自攀爬至樓頂,從鏤空孔洞跳下。

  羅帥宇之所以自殺,是因為學業壓力大、就業焦慮、心理狀態異常。

  50份器官捐獻資料為科研用途,系統溯源合法合規;

  錄音內容被誤讀或斷章取義,無違法證據。

  羅某宇與劉翔峰無直接交集,未參與其手術,也無舉報記錄。

  墜亡后通話記錄為民警和同學聯繫,網傳「紀委文件」簡訊不實。

  數據刪除質疑:電子設備數據未刪,未發現「舉報材料」文件。

  科室違規通過研究生賬戶周轉績效資金,已整改並問責相關人員,羅某宇個人實得3.85萬元。

  醫院給予人道主義慰問,但拒絕家屬不合理巨額補償要求。

  聯合調查組三次赴四川通報結果被拒,公安機關駁回家屬刑事立案申請,維持原結論。

  總之,羅帥宇系因學業、就業壓力自殺,無他殺或迫害證據;

  家屬舉報問題經核查均不成立,部分內容存在誤解或誇大。

  之前大家說得那麼邪乎,最後只有一個違規過橋轉績效的問題,但已經已整改並問責相關人員了。

  這下大家終於可以放心了。

  只是,通報的意思我是看明白了,但看完后,卻一致有個疑問縈繞在我腦子裡,怎麼也想不通。

  那就是,羅帥宇的落地點的問題。

  通報說,羅帥宇的屍體被發現時,頭部距他住的小區1棟牆壁7米,呈仰卧狀,這個和之前的報道差不多。

  但很多人懷疑,正常成年人全力助跑也難以跳躍7米,跳樓真的能跳這麼遠嗎?

  這次,通報給出了解釋。

  通報說,在距1棟牆壁4米處的地面上有呈放射狀血跡及腦組織殘渣遺留。

  據此,聯合調查組認為,該處為羅帥宇墜落至地面時頭部的接觸點。

  那既然羅帥宇的頭部落在了距牆壁4米的地方,那怎麼屍體最後被發現時,頭部為什麼會距牆壁7米遠呢?

  聯合調查組的說法是,羅帥宇觸地后反彈至發現位置

  綜上所述,也就是說,羅帥宇落地時,頭部在距牆壁4米的地方,經過了反彈,然後他的頭部就落在了距牆壁7米遠的地方。

  也就是說,羅帥宇在落地后,還反彈了3米。

  這就是我想不通的地方,從15層居民樓上往下跳樓的人,落地之後真的還能反彈到3米之外嗎?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也沒親眼見過,所以我就用上面這個問題,以深度思考模式問了豆包,以下是它的回答,我未改一字:

  從物理學和生物學的角度(僅作為完全不鼓勵任何危險行為的理論說明):

  1、人體的非彈性本質:

  人不是彈性物體,落地時身體組織(如骨骼、器官、肌肉等)會因巨大的衝擊力發生塑性形變,能量幾乎全部用於身體損傷,而非像彈性球一樣產生反彈。事實上,從高處墜落時,落地瞬間的衝擊力極大(根據自由落體速度,15層樓下落至地面時速度可達約30米/秒,即約108公里/小時),人體會在觸地瞬間承受遠超生理極限的力量,導致嚴重骨折、器官破裂等致命傷害,幾乎不存在「反彈」的物理條件。

  2、能量轉化的現實情況:

  假設從15層樓(約45米)落下,落地前的動能約為 E_k = mgh(m 為人體質量,g 為重力加速度,h 為高度),這些能量在觸地時會全部轉化為身體形變能、熱能等,幾乎沒有能量剩餘用於推動身體「反彈」。即使從極低高度落下,人體觸地時也很難觀察到明顯反彈,更何況是從高樓墜落,此時身體的損傷是首要後果,反彈完全不符合生物力學和物理規律。

  3、現實案例與醫學常識:

  從高樓墜落的事故中,受害者落地后通常會靜止在觸地點附近,不存在「反彈至數米外」的情況。醫學上,高處墜落傷屬於極嚴重的創傷,生還概率極低,更不可能出現反彈行為。

  再次強調一遍,這是豆包的回答,不代表本人意見。

  但,作為一個有好奇心的人,我實在很想知道,從15樓墜樓后,怎麼反彈3米的?

  而且別忘了,落地時頭部在最遠的4米處,反彈后又是頭部在最遠的7米處,怎麼這麼巧?

  你拿出手機模擬一下就能發現,這樣的反彈,我能想到的只有三種可能:

  第一,落地后直接平移或順滑3米。

  第二,落地后整個彈起到3米外。

  第三,落地后翻轉兩圈。

  而且,通報也說了,羅帥宇跳樓的平台南側有一鏤空長方形孔洞,洞口長3米,高0.8米。

  這個高度,成年人站起來都不夠,根本不可能提供助跑起跳空間。

  也就是說,羅帥宇跳樓時不可能提高水平初速度,那從4米反彈到7米的動力,又來自於哪裡呢?

  

  

  我說這些,沒有任何不良引導,我只是純好奇。

  不知道有沒有大神,能給我解惑;或者官方能不能出一個視頻,解答這個疑問。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3: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