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娶寡婦 不娶生妻」 為何生妻不如寡婦

京港台:2025-6-10 20:55| 來源:搜狐 | 評論( 4 )  | 我來說幾句

「寧娶寡婦 不娶生妻」 為何生妻不如寡婦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體現了以前人們的婚姻觀。一個已婚女子的丈夫死了之後,就會被人們稱之為「寡婦」。但「生妻」又是什麼意思呢?寧願娶寡婦也不娶生妻,代表生妻給人的印象比寡婦更差。為何古人會有這樣的觀念呢?

    「生妻」一詞出自古李陵將軍手書

  「生妻」這詞,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陌生,這詞最早出自《答蘇武書》。是漢朝著名的將軍李陵所寫的書信,內容有這麼一段:「且足下昔以自行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於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

  許多人或許對李陵並不熟悉,但是他的爺爺飛將軍李廣就很多人知道了,他是漢朝的一代名將。「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就是人們對李廣的稱讚。

  身為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自幼就跟著李廣南征北戰,也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可惜在一次對匈奴的征戰中,李陵奮勇血戰,終因寡不敵眾被匈奴俘虜。

  雖然李陵身在匈奴,但面對匈奴的威逼利誘,一直「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對皇帝與國家仍忠心耿耿。只是所有的事情並不總是往好的一面發展,李陵在被匈奴俘虜后,又因為一些誤會,朝廷在一怒之下滅了他的三族。李陵在知道后,便娶了匈奴公主為妻,也在匈奴任官。

  李陵與蘇武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漢武帝時,蘇武代表漢朝出使匈奴時被單於扣押,為了讓蘇武臣服匈奴,單於曾派李陵前去勸降蘇武,蘇武始終一心向漢。後來蘇武歸漢,李陵前去相送,這對好友訣別的故事也傳頌千古。

  漢昭帝時,漢朝曾派人接李陵回朝,可惜未能如願。《答蘇武書》的背景是,漢昭帝讓蘇武勸李陵回漢,李陵寫了這封書信,於是有了上面信中的那一段對話。

  而「生妻」在這裡指的就是年輕並且改嫁的妻子,李陵說出蘇武當時的家境,年邁的老母親早已去世,年輕的妻子也已經改嫁了,想藉此讓蘇武留在匈奴。後來人們就對被丈夫休了,或是不得已改嫁的女子稱為「生妻」。

  

  (示意圖)

    為何「生妻」地位不如「寡婦」?

  「生妻」不但只和丈夫離婚的女子,古代更包括被丈夫休棄的女子。雖然古代對女性的要求比較苛刻,但如果妻子沒有出現什麼大的錯誤,丈夫一般情況下都不會休息,。如果實在不喜歡妻子,男子也可以納妾。

  古代女性被丈夫休掉,一般都是犯了難以容忍的錯誤,比如偷盜、無子、淫、善妒、不孝等等。做了讓所有人都難以忍受的事情,最終就會被夫家休掉。所以女性被休了之後名聲非常不好,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所以古代的男子無論什麼原因,都不願意娶「生妻」。

  而「寡婦」由於丈夫的離開是種被動的情況,所以通常與自己的品行沒有直接關係,加上大多數寡婦在丈夫過世后,還會含莘茹苦的把子女撫養長大,同時儘力孝順公婆,所以她們的辛勞、勇敢和堅強,常為人所欽佩。所以就有了「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的俗語。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22: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