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報告認為:中美技術差距正在迅速縮小

京港台:2025-6-10 05:31| 來源:南華早報 | 評論( 20 )  | 我來說幾句

哈佛報告認為:中美技術差距正在迅速縮小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5日報道,哈佛大學貝爾弗科學和國際事務中心5日發布的報告《關鍵與新興技術指數》稱,美國在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半導體、太空和量子等關鍵技術領域繼續領先於中國。

  該指數賦予私人和公共資金資源相當大的權重——美國在這方面具有優勢,但由學術期刊《自然》編纂維護的「自然指數」和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關鍵技術追蹤項目」等主要關注科研產出的指標未體現這一點。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稱,上述兩項指標均顯示中國在許多研究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哈佛大學的報告也顯示,儘管其認為美國基本在所有關鍵技術領域領先,但中國仍具有競爭力,而且正在穩步縮小差距。

  《關鍵與新興技術指數》報告稱:「由於依賴進口設備、早期私營研究較弱以及資本不足,中國在半導體和先進人工智慧領域相對落後;但中國在生物技術和量子領域更接近美國,其優勢表現在藥品生產、量子感測和量子通信方面。」

  報告還說:「憑藉經濟資源、人力資本和集中規劃方面的優勢,中國正在利用規模效應來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吸引創新資源留在國內,並提升產業競爭力。」

  在提及人工智慧時,報告也指出:「中國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並具備獨特優勢,將在未來十年挑戰美國的人工智慧領先地位。」

  報告撰寫團隊認為,美國在經濟資源、算力和演演算法方面佔據優勢,中國則在數據和人力資本方面領先。

  但該團隊指出,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地位「可能比此前認為的更脆弱」,並列舉了中國近期發布的DeepSeek-R1等模型。

  報告特別提到,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最有可能率先超越美國,因為其「通過大規模公共投資和國家支持的製造業,在藥品生產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報告作者之一伊森·凱斯勒表示,除生物技術外,中國對美國在半導體和量子領域的地位也構成重大威脅——在原始分數上,雙方在這兩個領域的差距很小。

  報告還發現,美國和中國是在關鍵技術領域領先的兩個國家,日本、韓國、英國和德國等二線競爭對手與它們存在巨大差距。

  另據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6月6日報道,6月5日發布的一項由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編纂的指數報告試圖衡量各國的科技實力。該指數對25個國家在人工智慧、半導體、生物技術、太空、量子技術五個領域中的表現進行排名。根據報告,美國在這些排名中佔據主導地位,但其他國家正迎頭趕上。

  在所有這些領域中,人工智慧最受政界人物關注。美國憑藉其早期技術突破等優勢在人工智慧領域明顯領先,但中國的DeepSeek-R1模型已在以極低成本與西方模型抗衡。

  在其他領域,榜首位置的競爭更為激烈。美國在生物技術領域仍然領先,但中國在藥物生產方面佔據優勢,並擁有更為龐大的生物科學家隊伍。過去十年裡,中國大幅提高了其生物技術研究能力。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中國可能很快超越美國。

  美國在關鍵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曾經給人不可撼動之感。但特朗普政府可能損害這一地位:通過嚇跑頂尖外國人才以及削減研究經費,它將削弱長期以來幫助維持美國領先地位的思想流動。

  與此同時,中國的崛起始終保持迅速和有條不紊。中國對人工智慧的推動更注重實際應用,而不是一味尋求理論突破。下一階段的全球權力爭奪可能將不僅取決於誰發明出最強大的工具,還取決於誰最早把它們投入應用。(編譯/林朝暉 曹衛國)

 

        更多學術教育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9 02:2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