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圍棋冠軍跳樓 生前被父「打得一塌糊塗」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5月19日深夜,有消息稱,杭州智力運動學校一9歲圍棋棋手朱某鑫因長期遭父親家暴毆打於杭州跳樓輕生。經記者多方核實,朱某鑫已離世,杭州市公安局稱已接到報警,相關部門目前正在調查處理。
朱某鑫的圍棋之路,看起來頗為明亮順遂:2023年2月,時年7歲的他就以九戰全勝的成績,斬獲首屆「渾南杯」全國少兒圍棋公開賽幼兒組冠軍;同年7月,他又作為福建省圍棋協會選手中年齡最小的參賽者,參加了被稱為「圍棋高考」的2023年「爛柯杯」全國圍棋定段賽。
據福建省圍棋協會,在今年4月4日至6日舉辦的「福建省第一期業餘圍棋六段賽決賽」中,9歲的朱某鑫自32名參賽棋手中成功晉級,榮獲業餘6段證書。
中國圍棋業餘選手段位分1段到8段,8段為最高段位,6段已有相當於職業選手中低段水平,具備了顯著的晉陞職業初段(即「定段」)潛力。
世界圍棋冠軍八冠王柯潔11歲定段正式成為職業棋手,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場「意外」,朱某鑫本有機會在兩年內追平甚至超越柯潔的紀錄,直到父親家暴這個「人盡皆知」的秘密被他人生盡頭這場「死局」徹底揭露。
「打得一塌糊塗」
南風窗致電杭州智力運動專業學校,一位老師稱朱某鑫自2024年起開始在該校就讀。就連朱某鑫因升段而備受讚譽的業餘圍棋六段賽決賽,朱某也不滿意。2025年4月6日,他在朋友圈寫道:「整場比賽都在玩,僥倖過了6(指升業餘6段),不然真真把我氣死。」賽后合影中,朱某鑫站在第二排最邊緣,依舊是最瘦最小那個。朱某鑫的野狐自我介紹里還寫著「16小破孩遇到別用掛」,但他再也不會登陸了。
據公開信息,朱某鑫生前最後一場圍棋公開大賽是5月12日至16日在安徽蕪湖舉辦的第九屆「偉星杯」,他在公開組232名參賽選手中排位第147,勝率45%,並不在獲獎名單中。
這不算一個很糟糕的成績。「偉星杯」是全國業餘圍棋界公認的最高水平賽事之一,朱某鑫所在的公開組為多年齡段混合統一編排參賽,其中還有兩名職業選手、4位業餘8段和22位業餘7段高手,一名職業選手排位最終排位也在第137;即使同屬業餘6段117位參賽選手,成年選手往往也會比年齡小的選手更有經驗。
但據多名知情人表示,朱某鑫父親朱某對比賽結果並不滿意。5月19日上午10時38分,朱某發布朋友圈稱:「『偉星杯』打得一塌糊塗,還是缺乏大賽經驗。」
朱某長期在朋友圈和短視頻平台主頁記錄朱某鑫的學棋成長曆程。2020年9月,4歲的朱某鑫圍棋啟蒙;2021年10月,在朱某發布的視頻里,5歲的朱某鑫半趴在桌子上,用手指著一點點認棋譜;2022年至今,朱某鑫在近10場大型賽事中獲得組內冠軍。
在朱某發出的照片里,身形瘦弱的朱某鑫不是在賽場里下棋,就是站在聚光燈下手捧獎狀。朱某偶爾出鏡,他高大健壯,站在朱某鑫身後,雙手自然地垂在他的肩上,面露微笑。為數不多的出遊照片里,朱某鑫靠在父親懷中,遲疑地望向鏡頭。
事後人們發現,「家暴」的苗頭或許在更早時候就已顯露。
2019年1月26日,朱某發布了一條拍攝於早年間的視頻,畫面中的小小的朱某鑫站在及肩高的竹制嬰童學站欄里,好奇地張望四周,咧著嘴笑。朱某配文:「以後要是不乖,我就揍你。」
同村的知情人王偉(化名)告訴南風窗,自己此前與朱某同住一個小區,自己的孩子曾跟朱某鑫是同班同學。「這個小孩很有天賦很懂事,五歲左右開始練圍棋,因為圍棋成績優異,被破格選拔到杭州智力運動專業學校,被他爸從泉州帶去杭州就沒見過,聽說跟他爸單獨一起住。」
王偉稱,朱某鑫的媽媽是朱某的第二任妻子,3年前因家暴離婚,「當時他妻子還在家時,家暴有報過警。後來她說再下去她會沒命,就離婚了。」
朱某鑫也被朱某打得一塌糊塗。「小孩子只要不聽話就是一頓揍,圍棋嘛,輸輸贏贏很正常,只要輸棋他就打,或者說作業沒有及時做,或者一天要做很多很多的練習,沒有做到位就是一頓打。」
朱某鑫很瘦,王偉覺得「7到9歲期間瘦小得像是嚴重營養不良」,「他(朱某)直接一腳踹過去,人就飛了,像破布一樣」。王偉認為,網傳的「在評委面前一巴掌很響亮和一腳踹飛」應該都是真的,「力量懸殊太大」。
2024年7月,在「福赤道」福建省青少年圍棋錦標賽上,朱某鑫取得兒童B組第二的成績。這場比賽中的照片現在正在網際網路上廣為流傳,成為朱某家暴的印證之一。肥大的粉色泉州隊隊服下,疑似煙頭燙傷、肘部磕碰的紅色傷痕,在朱某鑫竹竿一樣的胳膊上格外刺眼。
5月21日,福建省圍棋協會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孩子(輕生)應該是跟他家庭關係有關,他家庭破碎父母離異,他父親對待孩子可能粗暴了一點,挺可惜的。」該工作人員同時表示:「聽說其他家長在比賽中,也看到他父親因為孩子輸了棋,對他拳打腳踢,家長也當場勸誡他,也反映過(家暴問題)。」
王偉表示,許多人都知道朱某在棋賽中的暴力行為,「我看網上留言,有些時候他們看到朱某鑫都不大敢贏他,因為怕他被打。」
多名曾與朱某鑫下過圍棋的棋手表示,5月19日晚間,朱某鑫還在野狐(一款線上圍棋App)上下棋,一棋手稱晚上7點多的時候還看到朱某鑫在線,但目前暫未有人知道在朱某鑫生命最後那段時間裡發生了什麼,父親是否在其身邊。
暴力的父親與驚恐的母親
2016年,王偉發現警察到小區里來,一看才知道是朱某鑫媽媽因家暴報了警。後來,家暴也沒有停止。朱某鑫媽媽也曾想過起訴或報警爭奪孩子,但那次報警已是前車之鑒。加上男方暴力成性,她認為起訴最終也可能是魚死網破,只能期待男方能好好待孩子,2022年,她選擇離婚。
據王偉講述,朱某在村內「風評很不好」。朱某的學歷不高,常年沒有穩定的工作。大概從2018年開始,他開過小餐館,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還與合伙人有經濟糾紛,至今沒有解決;他同做海鮮生意的母親(朱某鑫奶奶)擺過攤,沒多久便不了了之;他還在家附近做過房產中介,但以他的性格,很難干好銷售——暴躁、易怒、不善於和人溝通,這是村裡人多年來的印象。
「(朱某)做什麼都做不成,就把拳頭轉向家裡人。」王偉說,第一任妻子「很幸運,沒生小孩,一認識到家暴就跑了」,而後朱某開始將自己的性情隱藏起來,「是有點心計的」。
第二任妻子來自外地,在朱某鑫出生前,沒有人告訴她朱某上一段婚姻結束的原因。「後來小孩生了之後,慢慢本性就暴露出來了,小孩大人一起打。我們鄰居也勸過,男方太暴力,誰勸打誰。」
朱某朋友圈有時候會發討錢內容,附上微信零錢界面和付款碼,如「有老闆支持下嗎,轉點紅包買點吃的」「別點贊,直接掃碼轉賬」。
朱某鑫有時會到王偉家裡玩,有些事情朱某鑫也會跟他說一兩句。朱某鑫說,朱某一直威脅他「你再和媽媽見面就打你」。
有當地知情人評論:「這小孩我們都在講,說真的是會下棋,但會變成一個那種下棋的機器人,遲早會出問題。別人真的沒有想到會這麼快,才9歲就(去世),但是我覺得小孩子能夠活到9歲真的是不容易。」
在這段時間裡,朱某鑫也展現出了遠超同齡人的圍棋天分,在各大比賽中嶄露頭角、拿到獎金,成為了朱某的榮耀和籌碼。
王偉的孩子也在學圍棋,在他看來,小朋友的天性本是活潑愛玩,「想要去遊樂園、吃零食、看電視……哪一個小孩子會那麼有興趣,一年365天一直緊逼自己?」一盤圍棋少則幾十分鐘,多則幾個小時,「四五歲、五六歲的小孩,坐20分鐘都很難,何況圍棋要一直坐著」。朱某鑫能夠壓抑天性「坐在那邊幾百盤幾千盤地去下」,是因為他打從心底里對朱某管教的恐懼,「只要『呵』一聲出來,孩子馬上就會坐得直直的」。
朱某也曾在本地圍棋班幫工,據知情家長反映,他在班級里也會打其他同學。有家長勸阻說不能打小孩,朱某會瞪回去或者用方言辱罵對方。
上了小學,孩子任務量加重,王偉發現朱某鑫有個習慣,手上拿著一根長長的鉛筆做題,但會用嘴一點一點地啃咬,「一桌子碎屑,我就覺得那時候的小孩明顯壓力很大了」。
2024年7月,朱某鑫升到三年級,學習壓力更大,且遠離親人故土單獨在杭州與父親訓練生活的狀態更讓王偉擔憂:「在本地我們有時候看到孩子太可憐了勸一下,在外地只有他跟他爸爸關在那邊,關上門都不知道被打得多慘。」
2024年10月15日早上和下午,朱某在朋友圈記錄自己逼朱某鑫做棋局小結,鉛筆字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兩頁橫線紙,每一手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都寫得很詳細。「他動嘴我動手」。
2025年上半年的一些深夜,朱某又在朋友圈中曬出相當數量的啤酒,稱「被氣到不行,喝幾瓶睡覺」「湊3斤」,看到這些,王偉知道,朱某鑫又要挨打了。
王偉推測,從6歲到9歲的近三年裡,朱某鑫和媽媽應該都沒有過聯繫、見面。
何以破局
南風窗嘗試與朱某鑫媽媽取得聯繫進行情況核實,知情人表示她悲傷過度,幾度暈厥,無法出面,最終沒有回應。目前,事件經過還在警方調查中,上海蘭迪(廣州)律師事務所婚姻家事與企業事務部的邱淑妙律師和魏楚敏律師指出,如果父親確實存在家暴行為,對小朋友進行毆打致其死亡,在法律上可能需承擔侵權責任,並涉嫌故意傷害罪或虐待罪(致人死亡)。但僅從目前已知的媒體報道來看,對朱某的法律責任認定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朱某還記得當初對「兔崽子」未來生活的期許嗎?在之後的7年裡,事業失敗、離婚、高強度練棋、轉學、越來越多的沉默、不斷升級的家暴和失靈的社會救濟……像一場急轉直下的失控棋局。
王偉告訴南風窗,朱某鑫媽媽現在依然有家暴后的創傷應激癥狀。5月20日,派出所打電話告知朱某鑫媽媽孩子已去世,她當即哭暈。「(當初)孩子見了母親也一直發抖,他說見了回家會被打,母親就不忍心再見他」,王偉說,沒想到媽媽再有孩子的消息就是死訊。
首先,父親是否存在長期家暴的事實在法律層面可能還難以被直接認定。「目前來看主要的證據是鄰居、親人、教練及領隊等的證人證言,證明效力不算很高。一般而言需要有足夠充分的證據,除了證人證言以外,結合其他證據如報警記錄、醫療記錄乃至心理評估報告(證明因家暴產生心理問題)等,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鏈,才可能證明父親的確存在家暴行為。」
其次,父親的家暴行為還要與孩子跳樓自殺之間有因果關係。「如果有監控視頻等證據證明父親當其時的家暴致使孩子無法承受,當場跳樓的,那麼父親的家暴行為和孩子跳樓自殺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是比較明確的。但如果是孩子因為父親長期家暴,長期承壓,自殺傾向不斷積累,最後在某一刻,並非在父親即時的家暴之下,孩子最後的『一根弦突然崩斷』了,直接跳樓而下,那證明父親家暴和孩子跳樓之間的因果關係就比較困難了。」
對於公眾關切的事發后朱某的人身狀態,兩位律師表示,按照常規流程,公安機關會依法拘留父親進行訊問,對事件進行偵查;如符合有證據證明其有犯罪事實且其具有一定社會危險性等法定標準的,可以採取逮捕措施。在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情況下,案件將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如檢察機關審查后認為案件符合起訴條件的,將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需要說明的是,在案件偵查、審查起訴、審判階段,父親依法享有申請取保候審的權利。
針對此期間近親屬擔心被施暴者打擊報復的情形,兩位律師提出可向管轄法院提交包括被保護人身份信息、報警回執、醫療記錄及證人證言等家暴證據,依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以防範可能的報復行為。
然而,本起家暴悲劇本有相當多機會不致發展至孩子去世的地步。
研究兒童保護制度的學者杜麗(化名)向南風窗表示,兒童心智並不成熟,更敏感小心,一旦遭受暴力侵害,難以排解痛苦與壓力,十分依賴父母等親屬,但這也意味著,當施暴的一方是父母,孩子往往出於對父母的過分信任和依賴而不敢反抗。
在朱某的極端暴力行徑下,施暴者以外的成年親屬原本是孩子最能依靠的力量之一,母親卻同樣因嚴重家暴自身難保,在陌生的杭州失去鄰居、親戚的照應和保護,孩子處境更加孤立無援。親屬「虎毒不食子」的盲目希望、公共部門的處置不當、強制報告制度失靈等都將朱某鑫一步步推向深淵。
對於類似的情形,邱淑妙律師和魏楚敏律師建議,不管是受害者還是目擊者,遇到家暴時首先可以固定證據,主動報警、驗傷留下記錄文件,並注意收集培訓機構等第三方證人證言,必要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如警方以「家務事」為由推諉或不予處理,當事人有權向所屬公安機關內部信訪或督察、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投訴信訪、向同級檢察機關申請法律監督等,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其次,可以向婦聯、居委會、學校等相關機構尋求幫助,聯動相關機構開展救助工作。根據反家庭暴力法及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發現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如相關機構及人員未履行職責,當事人可通過書面投訴或撥打「12338」婦女維權熱線反映情況,涉事機構及人員將依法受到處理。
另外律師提醒,在本事件情形下,即使父母協議一致離婚時約定由父親直接撫養孩子,母親後期依然可以提起變更孩子撫養權的訴訟。在訴訟過程中,母親可以提供證據證明父親存在家暴行為,從而爭取孩子的撫養權,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安全的成長環境。
父子二人也有過一閃而過的溫情時刻。在2018年4月20日晚間朱某發布的視頻里,長得還不到塑料椅子高的小朱某鑫戴著小帽,拖著一個紅色袋子走進門裡。朱某寫道:「2歲就知道我的辛苦,兔崽子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呢,衣食無憂然而充滿激情,還是錦衣玉食不過按部就班。」據王偉回憶,視頻拍攝地點是當年朱某開的小餐館,小朱某鑫是在幫爸爸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