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塊9的情緒用品,成了端午標配?

京港台:2025-5-31 22:01| 來源:鳳凰WEEKLY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29塊9的情緒用品,成了端午標配?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一種神秘植物,正在迅速佔領北京超市。

  它們通常隨著「端午安康」的祝牌,擺在最顯眼的地方,標價29塊9。

  

  暢銷的艾草,往往不會單獨出現。

  成熟的端午花束里,艾草總是和鈴鐺、祈福香包、吉祥穗扎在一起,倒掛在入戶門外,寓意來年風調雨順,平安順遂。

  

  29塊9的單價,極大降低了端午儀式感的入手成本。

  臨近端午,看到福祿安康的花束名字,加上艾草散發的獨特香味,再信奉實用主義的人都會為它買單。無人在意的角落裡:

  端午節,捧出一門新的「國風生意」。

  

  國風艾草,能有多「狂野」?

  雖然在網際網路記憶里,艾葉上次大規模出現在眾人面前,還是安小鳥為了保胎天天燒艾。

  

  但在現實生活中,艾草早就是當代年輕人端午必備的時尚單品了。

  大城市的打工人大多漂泊,沒有條件回到老家加入宗親划龍舟的隊伍,可好不容易得來的3天假期,怎麼也得營造一些節日氛圍,犒勞日日辛苦的自己。

  

  於是,新的端午哲學應運而生。最新的網際網路端午指南這樣寫道:

  端午節不能沒有艾草花束

  就像聖誕節不能沒有聖誕樹。

  然而,艾草的生意經是複雜且充滿爭議的。

  端午節掛艾,算是人類對艾草開發里最簡單的一項。即便如此,隨便一條科普掛艾講究的帖子,依然可以成為端午前後的網際網路爆款。

  

  你以為自己只是買一束艾草掛在門上,但其實,你接受的是幾千年來的文化熏陶:

  掛新不掛枯、掛雙不掛單;

  上午可掛下午不掛;

  根部朝上而非綠葉朝上;

  艾草必須掛滿一月;

  家有孕婦嬰兒不宜掛艾......

  

  沒人知道端午掛艾的「五不掛」和「六不掛」到底從何而來,但掛都掛了一定要掛對的執念還是迫使每個打算掛艾的人一探究竟。

  

  規矩就是這樣,當你好奇它說什麼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它的存在。

  於是,掛艾成了一門端午顯學。

  我們很難用科學解釋掛艾鐵律為何存在,這幾乎是所有艾草生意的共同特徵。

  提到艾草,很多朋友立刻會想起風靡一時的「艾灸」。總是陪奶奶艾灸的小k見識過艾灸的多種形態:

  有的艾灸棒像大毛筆粗細,由店員拿著幫顧客理療;家用「自助型」迷你艾灸,只要點燃后貼在關節處就可以使用。

  隨著時代發展,艾灸用香的「規模」也越來越接近寺廟頭香。有些甚至可以做到比成年男子的大臂還粗,這要是不小心砸在身上,受到的砸傷怕是要比燙傷還嚴重。

  

  〓圖源小紅書用戶:紙不吃餅

  為了豐富艾灸體驗,理療館還有很多各種視覺效果拉滿的「雜技灸」。

  最近流行的「干艾浴」就是其中的典型。

  來享受這個項目的顧客,乍一看像是在廚房做飯時不小心卡在烙餅鐺下面,動彈不得又不好意思呼救。

  

  〓圖源小紅書用戶:尖沙咀阿薇

  然而,把這個裝置的頂蓋掀開之後,裡面別有一番洞天。

  鐵箅子加艾絨塊的組合,既像泰式理療,又像韓式烤肉。半小時下來,艾塊和顧客的後背在一片溫暖祥和中,進行了充分的「物質交換」。

  

  〓圖源小紅書用戶:尖沙咀阿薇

  這樣別開生面的艾灸,需要支付近兩千元人民幣。

  均價800的「龍脊灸」,則是另一種新興的艾灸形式。

  先把碾好的艾絨沿顧客的脊柱平鋪在後背上,再成片點燃施灸。

  乍一看好像往人背上碼了一排黃米糕,不點火還好,點起火來像是米糕塞上了大棗,看著更有食慾了。

  

  〓圖源小紅書用戶:圓兒圓

  對艾灸了解越多,越不免陷入一種懷疑:

  艾灸究竟是理療,還是烹飪?

  頗有群眾基礎的「鋪姜灸」,像極了把烤魚用的料包撒在木質門板上進行的某種燒烤,甚至托盤的兩頭還有兩個把手方便拿取。

  

  艾灸原料的製作過程,也充滿了烹飪技巧。

  艾灸用的其實不是天然的艾草,而是「艾絨」——把艾草風乾、反覆捶打、粉碎、篩除雜質后,就會形成一種柔軟、易燃,但燃燒時卻不產生火焰的天然植物纖維。

  幾乎所有的艾草製品,都需要處理成艾絨。傳統的基本原理艾灸,其實也是把艾絨壓緊點燃,再去對皮膚或關節進行熏治。這也解釋了為啥很多朋友知道艾灸和艾草的味道,卻鮮少在端午節之外看到艾草的真容。

  為了讓掛艾的朋友不要上當受騙,網際網路甚至出現了一種很新的打假帖:

  如何識別真艾和假艾。

  

  除了掛艾、艾灸之外,艾草生意還痴迷於身體的「力學接觸」。

  用艾草錘在身上錘錘打打,把自己當成「安塞人鼓」,那是還沒入門的最低段位。真正的艾草痴迷人士不知為何都迷信:

  艾草治療,疼痛和療效永遠成正比。

  溫馨提示:任何物體捶打自身都需注意力度,不可盲信網路宣傳,以免受傷。

  

  〓圖源小紅書用戶:是七七呀

  為了放大效果,部分網友在使用艾草梳、艾草刮痧片時甚至把後背和後腦勺當地犁。

  理療店裡,被艾絨布包裹的小刮片錚錚作響,體驗的顧客吱哇亂叫,配合前文的「雜技艾灸」,簡直組成了:一套艾草大刑。

  

  〓圖源小紅書用戶@草堂子

  讓人困惑的是,不管理療店弄出什麼花樣的」刑罰「,看起來有多疼似乎都不重要,因為:

  只要「刑具」是艾草,總有人買單。

  

  艾草,撐起「百億」市場?

  艾草產業的規模,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大。

  早在2020年的統計中,國內新鮮艾草和干制艾草的產量就已經達到了30萬噸,而且增長非常穩定,年複合增長率平均能達到9.5%。

  不誇張地說:

  把中國每年生產的艾草堆在地上

  體積約等於四座景山️

  我國最大的兩個艾草產地,一個是湖北的薪春縣,另一個則是河南的南陽市。

  

  〓走在南陽的街上,隨處可見的艾草商戶坐落在道路兩側。

  南陽全市共有近2000家艾草相關企業,光是其中註冊資本5000萬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就有4家,出口企業也高達18家,艾產業年產值高達100多億元。

  而這,還僅僅是艾產業在一座城市的規模。

  在好奇艾草為何能撐起百億市場之前,每個中國人心裡都隱隱有了答案:藥用價值。

  

  〓圖源小紅書用戶@草本心語

  在中醫看來,艾草幾乎是「萬能藥材」。

  《本草綱目》里說,艾以葉入葯,可以「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

  

  在西醫看來,艾草也是一種較為優秀的抗炎植物。

  因為它含有案葉素、薄荷酮等抗菌成分,能抑制真菌和細菌生長,甚至對皮膚感染、咽喉炎、皰疹和乙肝病毒都有一定療效。

  

  極高的國民度和中西醫的聯合背書,讓艾草變成了一種商機。

  除了前文提到的奇妙艾草理療產品,我們還可以在很多地方見到艾草的影子:

  艾草肥皂、艾草布料、景區的艾草工藝品和紀念品......像被風颳起來的塑料袋,飄蕩在市場上空。而且它們往往具備兩個共同特徵:

  1、設計和包裝,貼近國風;

  2、價格不菲。

  一隻艾草包198,一套艾草香皂要229元,高端艾灸的價格更是動輒上千......

  看多了艾草製品的高昂價格,很難不問一句:這到底是加了艾絨,還是黃金粉末?

  部分艾草製品不僅貴,而且貴得毫無道理。

  一位網友花198元購入了一整袋「自動加熱艾鹽包」,想靠它改善睡眠質量。

  然而,使用幾次后,她發現這個艾鹽包的作用微乎其微,拆包一看才發現:這款艾鹽包的內容物,跟超市批發的5塊錢一包的燉肉料包成分疑有90%的相似度。

  

  

  〓圖源小紅書用戶@MOMO#嗷嗷

  一位網友睡前想用粗鹽袋+艾草理療包敷敷肚子,結果鹽墊直接把床燒破了兩個洞。

  

  〓圖源小紅書用戶@夕子

  還有朋友想在家中自己嘗試艾灸來調養身心,卻買到了純度不過關的艾絨。

  在過量吸入含有雜質的艾煙后,把肺部熏出了問題。

  因為呼吸困難,咳嗽不斷,只能到醫院打點滴治療。

  

  〓圖源小紅書用戶@曉曉艾

  艾草,的確是一門潛力大而且賺錢的國風生意。

  但事實上,艾草製品並不能和養生健康畫等號。

  眾所周知,一種植物具備藥用價值,並不代表它的衍生製品都可以養生。

  根據研究,艾草中大部分藥用成分的含量在自然狀況下都比較低,需要經過萃取或鞣製等二次工藝,才能達到對人體產生積極影響的濃度。盲目使用艾草不僅沒有療效,還有「致幻」等嚴重的副作用。

  但對於有些商家來說,誇大甚至虛構艾草製品的藥用價值,等於抓到了財富密碼。

  而且標價越高,消費者越會出手;

  宣傳越多,消費者越會相信。

  

  「情緒用品」,新型財富密碼?

  和市面上龐雜的艾草理療產品不同,端午的艾草花束幾乎沒有任何藥用價值和關於藥用價值的宣傳。

  與其說掛艾有什麼實際意義,不如說掛的是一種「情緒價值」。

  雖然艾草的香氣能驅趕蚊蟲,古人認為艾葉的苦味能驅散邪氣,在端午節這個五毒(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俱出的節日把艾葉掛在門口可以驅病辟邪,但真正讓一束艾草賣到29塊9的並不是這些。

  習慣城市生活的年輕人大概率不相信驅邪的神話,卻也想討一個安康的口彩。

  

  對想給端午一點儀式感的青年人來說,掛艾掛的就是一個氛圍感,一種情緒價值。

  比起艾草的藥用價值,年輕人更願意為艾草香味帶來的情緒價值買單。

  45元的高價艾草錘在小k的桌上放了兩個月之後,她還是查出了腰椎間盤突出。

  小k說,艾草錘的錘柄不夠長,內容物又太硬,揮舞兩下肩膀就開始咔咔作響,還沒開始殺敵呢,先自損八百了。

  

  〓圖源小紅書用戶@黑兔

  按理說,這樣的刑具,早該丟進垃圾桶。但艾草錘劃過空氣留下的清香,又總能讓小k的嘴角在吃完工作餐的午後產生半秒鐘上揚。

  對小k來說,那種感覺就好像看著泡在保溫杯里的枸杞緩緩浮上水面,或者聽到自己的紫水晶手串在噼里啪啦地碰響,能讓自己的情緒得到極大的放鬆。小k相信:

  「智商稅」和「情緒稅」,總是共生的。

  中草藥也好,玄學用品也罷,很多時候打動人們的不是功效,而是那種「我有在好好照顧自己」的安全感。

  為了這種安全感,小k買了不止一件艾草製品。

  除了艾草錘,她還買了一塊艾草香皂在衛生間。精神狀態不好的時候,她喜歡用艾草香皂洗手。聞著艾草的味道,她會突發猜想:

  保不齊其中的案葉素和薄荷酮能發揮作用,殺死腦中的某種真菌。

  學生才追究對錯,成年人的生活里:發財和快樂才是真正的解藥。

  但發財太難了。

  偶爾破點兒小財買快樂,也不失為一種人生解法。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15: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