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火燒了16個億?「博物館」背後的文創生意

京港台:2025-5-29 20:27| 來源:澎湃新聞 | 我來說幾句

一場火燒了16個億?「博物館」背後的文創生意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在烈火和濃煙中,一棟二層木屋被燒成了廢墟。

  這棟木屋位於長沙市中心的潮宗街,被稱為「金絲楠木老屋文旅博物館」。該「博物館」由長沙市開福區城投集團負責建設,湖南商人洪京城無償提供金絲楠木用材,並獲得20年使用經營權。

  視頻編輯:張兆億

  該「博物館」建成后,洪京城多次在社交平台稱,參照湖北恩施一棟類似建築的評估價值,其捐贈的這棟有400年歷史的「金絲楠木老屋」,價值16億元。

  

  起火點位於「金絲楠木老屋」的二樓。視頻截圖。本文圖片除標註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圖

  5月10日的一場大火,燒掉了這棟「價值16億」的木屋,以及屋內大部分金絲楠木傢具和文創產品。

  5月23日,長沙市開福區消防救援大隊出具了火災事故認定書。此次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統計為267.9萬餘元。而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開福區應急管理局負責人認為,建設「金絲楠木老屋」使用的材料並非金絲楠木。

  長沙市開福區文化旅遊體育局文物科(考古研究和文物保護中心)相關人士也明確表示,所謂的「金絲楠木老屋文旅博物館」不是博物館,「裡面也沒有文物」,而且並未經過審批備案。

  

  火災現場 視頻截圖

  洪京城則堅稱老屋及屋內產品「全部是金絲楠木」,並稱上報火災損失時有「苦衷」。

  「真假楠木」、「平賬」……一場大火,將「金絲楠木文旅博物館」的建設運營方捲入輿論漩渦。

  「金絲楠木老屋」價值16億?

  在長沙五一廣場附近,沿潮宗街、永清巷踏著麻石前行,經過一條叫「楠木廳」的小巷,便來到「金絲楠木老屋文旅博物館」——現今已成廢墟。

  這起火災事故的現場,目前仍用圍擋封閉,上面貼有長沙市開福區消防救援大隊的《封閉火災現場公告》。

  透過圍擋空隙,可見「博物館」的二層木屋大部分已燒毀,現場殘留著破碎的瓦片、燒焦的木頭,以及幾處斷壁殘垣。後面不遠處,是高聳的寫字樓。從高處俯視,火災廢墟中矗立著僅剩的幾根焦黑的木柱。除大部分材質化為灰燼的木屋外,旁邊幾處房屋也不同程度地受損。

  位於楠木廳巷33號的這棟「金絲楠木老屋」,出現火情是在5月10日13時許。

  

  火災過後的現場。

  當時,該文旅項目合伙人、「執行館長」吳聰趕到現場,她看到木屋二層正在燃燒,有消防人員用水槍噴射,但壓不住火勢。「館長」洪京城趕到時,現場已燃起熊熊烈火。他後來回憶稱,當時「整個人都懵了」。

  在火災中被燒毀的「金絲楠木老屋文旅博物館」,於2021年動工建設,2024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

  

  「金絲楠木老屋文旅博物館」。資料圖

  2021年7月,洪京城名下的湖南楠書坊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乙方)與開福區城投集團旗下的棚改投資公司(甲方),簽訂了《潮宗街片區金絲楠木屋文旅項目合作協議》。

  根據上述協議,金絲楠木老屋由甲方負責建設,享有產權和物權;乙方無償提供主體建築的全部金絲楠木用材,享有該木屋及配套房屋20年的使用經營管理權。

  運營方的宣傳資料顯示,該館是以金絲楠木為主題的博物館,展館面積1300平方米,包括400多年歷史的整棟明清金絲楠木老屋(2個展廳),以及200多年古建築相國寺展廳,還有3個禪意庭院。

  

  展館內的一角。資料圖

  「這裡面花了我全部的心血。」洪京城告訴澎湃新聞,展館中有他幾十年來收藏的金絲楠木傢具和文創產品,包括長2.8米的金絲楠木大板桌、清朝的金絲楠木八仙桌、以及上千年的金絲楠木雕刻的藝術品……

  「但最值錢的,肯定就是這棟金絲楠木老屋,有400多年歷史。」洪京城說。

  在社交平台的宣傳視頻中,洪京城曾多次稱,其捐贈的「金絲楠木老屋」價值16億元。在「16億金絲楠木老屋免費參觀打卡 」「潮宗街的16億金絲楠木老屋」等短視頻中,洪京城解釋了「為何值16億」——他參考的是湖北恩施一棟金絲楠木老屋的評估價值。

  

  社交平台視頻里的洪京城。視頻截圖

  「它是120平方米的一層樓,評估價是8億元。」洪京城說:「我們這棟也是400年的房子,一層就有150平方米,兩層就是300多平方米。」

  日前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洪京城承認,「金絲楠木老屋」價值16億元,他是對比了湖北恩施那棟400年前的老屋,「它那房子是在山裡面,我這房子是在市中心的中心,而且地名就叫楠木廳,這個價值是完全不一樣的。」

  金絲楠木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木材,1984年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因其耐腐避蟲、不易變形等特性,數百年來被視為理想的建築用材。

  此次火災發生當日,長沙市開福區應急管理局發布「火情通報」稱,開福區通泰街街道一木質結構經營文創產品的獨棟商鋪發生火情,過火面積約160平方米,無人員傷亡;失火原因正在調查中。

  真假楠木之爭,定損另有隱情?

  5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來到長沙市開福區應急管理局,了解此次火災損失情況。該局局長賀偉毅介紹,消防救援大隊的火災報告還未出來,但通過前期調查詢問,他認為所謂「金絲楠木老屋」的主體結構並非金絲楠木,而是普通木材。

  「他(洪京城)實際上是將買來的房屋木材進行拼裝,價值大概二、三十萬塊錢。」賀偉毅說:「二、三十萬塊錢,你覺得可以買到金絲楠木的房子嗎?不可能嘛。」

  5月23日,長沙市開福區消防救援大隊出具了《火災事故認定書》,認定此次火災燒毀了楠木廳33號的木結構房屋、配套用房和1處民房,另有2處民房受損;燒損文創產品、電器傢具等物品,過火面積約615平方米;經統計,火災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2679464元。

  

  長沙市開福區的潮宗街。

  該文旅項目位於開福區潮宗街楠木廳巷。據記載,「楠木廳」是明朝吉王朱見浚就藩長沙時,在其王府廣智門外建的一座木牌樓,樑柱均為巨大楠木。近年來,長沙市開福區打造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這裡的「楠木廳」受到重視。可經曆數百年變遷,「楠木廳沒有楠木了」。

  「當時有領導找我,問能不能買一根金絲楠木放到這裡。」洪京城回憶說:「我當時就講,我有棟金絲楠木屋,索性捐給你們。」

  1963年出生的洪京城,是一名經營通訊器材的商人,酷愛收藏金絲楠木。他在一條視頻中稱,多年前他曾以一輛賓士轎車換得一根7000年前的金絲楠木。

  該項目附近的一位居民告訴澎湃新聞,在潮宗街這塊「寸土寸金」之地,洪京城看中的應該是20年「免租經營」的商機。

  據洪京城、吳聰二人介紹,當年,洪京城與城投方面簽訂合作協議后,「金絲楠木屋」的建設首先得解決材料問題。洪京城將自己收藏的一棟老屋的金絲楠木材料「捐贈」了出來。「400多年前的老屋,在那邊沒有掛牌。」洪京城說:「我2018年買的,買的時候(木材)全部編了號,從四川瀘州敘永縣搬到長沙。」

  洪京城說,當年他買那棟金絲楠木老屋木材花了幾十萬元,加上其他相關費用「花了100多萬」。一旁的吳聰補充說,她幫洪京城算了一筆賬,「總的費用大概是118萬,現在買不到了。」

  

  洪京城在視頻中宣傳其金絲楠木傢具 視頻截圖

  2021年下半年,根據洪京城提供的木材,「金絲楠木老屋」主體建成。

  吳聰說,去年她加入「金絲楠木老屋文旅博物館」項目后,投入資金加固木屋、建設花園,包括洪京城近年來對該項目的投入,「有銀行流水的成本就有一千多萬元」。

  洪京城、吳聰二人稱,火災後進行「定損」時,他們被告知,如果損失超過300萬元,他們可能面臨「失火罪」之責,因此最後申報的直接財產損失僅160多萬元。「我們是閉著眼睛簽了字,損失遠遠不止這點。」吳聰說。

  火災發生當日,曾有人駕駛推土機進入現場清理。吳聰說,她當時提醒相關人員「相國寺是古建築」,推土機才離場。

  這場大火不僅燒毀了「金絲楠木老屋博物館」,還波及旁邊的「相國寺」——該建築佔地面積超過四百平方米,其中已收為公房的那部分由洪京城使用管理,其餘部分由3戶居民居住。

  該「相國寺」又稱相國廟、相國祠。據清朝《長沙縣誌》記載,該建築是為紀念西漢丞相蕭何、曹參而建。

  「今天潮宗街失火,最慘痛的損失是相國祠被燒了!」火災當日,湖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柳肅在社交平台發信息稱,相國祠是長沙僅存的兩座傳統木結構古建築之一。

  火災后多次到現場查看的吳聰告訴澎湃新聞,相國祠屋頂等處的木質材料被大火燒毀,幸好主體結構損壞不大。

  此次火災,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的?

  洪京城稱,他曾懷疑「人為因素」。據其介紹,他運營「金絲楠木博物館」的文化創意公司曾發生股權糾紛,曾是股東的對方視他為「眼中釘」。

  5月23日,開福區消防救援大隊作出《火災事故認定書》,認定此次火災屬於一般火災事故,能排除人為放火、雷擊、燃放煙花爆竹、遺留火種等原因,「起火原因不能排除電氣故障引發火災」。

  火災發生后,有網友評論稱,金絲楠木燃點較高,一般不易起火。此後,網上又引發了「真假楠木」、「調包」、「平賬」等議論。

  「博物館」未經審批,該文創項目是否重建?

  洪京城稱,該項目當年以「金絲楠木老屋文旅博物館」之名申報。後來建成的木屋照片顯示,正門上方刻著「楠木廳」三字,一側門口的牌子上寫著「金絲楠木老屋文旅博物館」。

  在宣傳資料和社交平台中, 洪京城的頭銜有一長串文字——長沙潮宗街金絲楠木老屋捐贈者、金絲楠木老屋文旅博物館館長。

  不過,火災發生后,無論是開福區應急管理局的「火情通報」,還是消防救援大隊的「火災事故認定書」,均未寫明被燒建築是「博物館」,而是將其表述為「經營文創產品的獨棟商鋪」或「楠木廳巷33號木結構房屋」。

  「他所說的博物館,沒有經過任何部門審批。」 開福區應急管理局局長賀偉毅對澎湃新聞說:「它其實就是一個商鋪。」

  根據相關規定,申請設立博物館必須經文物行政部門審批備案。

  

  木屋外掛著「文旅博物館」的牌子。資料圖

  5月21日,開福區文化旅遊體育局文物科(考古研究和文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馬紫薇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所謂的「金絲楠木老屋文旅博物館」並未經過審批備案,「不是博物館,裡面也沒有文物。」

  對此,洪京城向澎湃新聞解釋:「我們在走流程當中。」他計劃完善該項目的硬體和軟體設施后,再申報「博物館」。據其稱,開福區城投方面將老屋交付給他使用時,包括水電、廁所都沒有,是他後來自己出錢修建。

  「老屋的建設過程中肯定有問題。」「執行館長」吳聰出示一些照片稱,該木屋的設計是榫卯結構,可有些木樑卻用釘子牽連。她還拿出一疊材料介紹,2024年她曾多次向城投方面申請對老屋進行維修加固,包括加裝消防設施,「一直沒經過消防驗收」。可直到火災發生,「維修加固」並未進行。

  2024年5月,「金絲楠木老屋文旅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相關視頻照片顯示,該「博物館」的展品中有不少金絲楠木傢具,吸引了一批批前來參觀的遊客,甚至成為遊客們慕名而來的「打卡」地。

  

  展館內對外銷售的文創產品。資料圖

  該「博物館」的展品包括向遊客銷售的一系列文創產品——手串、掛牌、梳子、工藝品、楠木飾品等。吳聰還依託其「香靈兒」健康管理公司,在這裡推銷「楠木廳的楠木香」。

  洪京城說,2025年以來,「老屋」的人氣愈來愈旺,文創產品也賣得不錯。但一場大火,將「老屋」燒為灰燼,也給洪京城與城投集團的20年「合作」蒙上陰影。

  5月21日,長沙開福城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寧帥婉拒了採訪,但言語間還是透露出他的一些看法。

  「這情況並不像坊間傳聞,這裡面出入很大。」寧帥說,他並不認可洪京城「捐贈金絲楠木老屋」的說法,「這肯定不能算捐,這怎麼可能算是捐贈呢。」

  「他是一個做生意的人,可能對他的損失有一些誇大,」寧帥說:「但是誇大也要有一個度,是吧。」

  有著生意人、文化人多重身份的洪京城,希望能重建「金絲楠木文旅博物館」。他說如果有災后資金補貼,他願全部投入重建之中。

  經歷火災和輿情風波之後,這個遭受重創的文旅項目何去何從?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20: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