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專家怎麼又把官媒給騙了?還騙了好幾年了!

京港台:2025-5-29 20:10| 來源:雷叔說事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假冒專家怎麼又把官媒給騙了?還騙了好幾年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01

  最近新冠抬頭,一位專家也火了。

  他叫常榮山。在採訪里,他說了新毒株的特性,進行了陽性率的預測。

  

  聽著很專業,而且因為說不會持續太久,很多人對他有好感。

  畢竟在這個專家都快比聽眾還多的時代,接地氣的話不多見了。

  但馬上網友爆料他是假的,這怎麼可能假?

  國是直通車、光明網最近報道過,幾年前他也上過新聞,有這麼多媒體背書的人物怎麼可能是假的。

  

  

  兩天後,江蘇省疾控中心就闢謠了,說我們這裡沒這號人,也沒這個研究所。

  

  當然,專家被拆穿身份不稀奇。

  稀奇的是,常榮山被拆穿了好幾次。

  02

  之前,他以汕頭大學病毒學專家的頭銜接受訪問,被寫入各種報道。

  

  

  結果汕頭大學發文件表示,我們跟他沒關係,其「汕頭大學病毒學家」頭銜是假的。

  

  被汕頭大學闢謠后,他表示自己有客座教授的聘用書,自己也沒說是「汕頭大學病毒學家」。

  

  

  問題是,不同的媒體採訪后都用這個頭銜,理論上採訪過程中確認過了,甚至是自己自報家門的。

  

  

  

  

  那兩三年自己怎麼不澄清一下呢?

  你不能只在獲利時才蹭用這個頭銜,出事了就馬上割席吧?

  不管了,後來的報道就精簡為:「病毒學專家」。那隻剩的五字就一定真嗎?

  網友覺得你總歸要有論文吧,但在知網、萬方等學術資料庫中查不到。

  

  (國際期刊,下文會說)

  沒有論文,不代表沒有公司拿他當寶。

  鳳凰網邀請他擔任《腫瘤情報局》特約專家。

  

  「上塞生物」公司聘用他為專家團隊成員。

  裡面他的簡歷,也是疑點滿滿。

  

  他說自己2012年加入化學生物感測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任湖南大學生物學院分子醫學系研究員,而這個實驗室在1區期刊《Chemical Science》 2016年發表了一篇生物學蛋白質方面的論文,論文作者里有同音名字。

  但他說的可是沒論文啊。而且論文是蛋白質方面,跟病毒研究也沒關係。

  

  真要全網全球沒論文的話,那怎麼都算不上專家吧。

  總不能說我只干實事,不玩筆頭吧。

  巧了,他說自己2019年擔任廣州一家企業的副總經理,但廣州的公司在公開資料上從未提過他。

  他說,2020年一次呼吸病的講座活動中,進行了發言(後面文字沒打全),這也能寫入個人簡歷中嗎?

  

  這都跟我曾獲「美國時代周刊2006年年度人物」「2008年感動中國組委會特別大獎」一樣了。

  

  那段時間,他常以「鍾南山團隊專家」身份出現,但兩年後廣東省鍾南山醫學基金會就撤銷了他的專家顧問資格。

  

  撤消是因為他輸出了很多偽科學觀點,社會影響很壞。

  最後他就成了沒單位、沒論文、沒邏輯的三沒專家。

  難怪他說自己是獨立研究者,整一個沒人要的狀態啊。

  03

  不過這次他馬上回應了。

  說自己從未冒用江蘇省疾控中心的名義,是別人抹黑自己的,自己也是受害者。

  

  哪怕一個人有一堆錯,但你不能把所有錯都扣他頭上,所以本著嚴謹的態度,我決定好好查一下。

  關鍵就在於「江蘇省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所長常榮山」這個稱呼最早什麼時候出現。

  限定時間的百度后發現,只在本月才出現。上個月,上一年都沒有過。

  出處是《新冠感染再抬頭!專家提醒!》《新冠再抬頭!有何特點、如何預防、高考會受影響嗎?》這些文章,它們會告訴你源頭在哪裡?

  

  這裡首先排除中疾控和各地疾控中心,因為他們寫文章的話,不會去援引外來專家的觀點。

  那就剩下兩個源頭:界面新聞、國是直通車。

  榮山老哥也是這麼按圖索驥的,他也不愧是專家,但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查詢后他覺得界面新聞是始作俑者,就去質問了一番。

  

  畢竟從來都是我耍人,哪能別人耍到我。

  可惜,常老師習慣性犯錯了。

  因為界面新聞在15日發布的文章里,都是只說病毒學家常榮山。

  

  但16日下午,國是直通車的文章里就多了一個頭銜。

  

  所以大家冤枉了常榮山,常榮山也冤枉了別人。

  那我們就要怪國是直通車的編輯了嗎?

  也未必,得先知道她為什麼要加這個頭銜?

  打開文章,對比其他專家,你會發現其他人都是什麼首席專家,什麼感染科主任,聚焦到了具體醫院,但在常榮山這裡就五個字「病毒學專家」。

  

  所以為了讓每個人物有來路,每句話有分量,她就想讓常榮山的頭銜飽滿一點。

  那得去找,她必然會找到這篇比自己早幾個小時發布的文章,裡面有常老師的「完整頭銜」。

  

  對了,人家還是某省微生物科學研究院主辦的期刊,夠正兒八經了吧。

  她再往前看,丁香醫生也這麼寫,那應該沒啥問題,於是就也加上。

  

  那個艷陽高照的下午,她本打算多做點事,哪怕領導沒看出來,哪怕沒有獎金績效。但可惜最後多做多錯。

  至於5月15日丁香醫生為什麼這麼寫,不得而知了;

  有沒有比這早的發布記錄呢,也不得而知。

  好了,媒體們可以短暫鬆口氣,不會被罵「學新聞學的」。

  04

  事實上,對常榮山的質疑早已有之。

  2022年、2023年就有人在網上問。

  

  

  那為什麼很多人一直把他當專家呢?

  因為他的回答里,沒太多專業術語,全是大白話,能少數據就少數據。

  也因為他能第一時間就出來發聲,哪怕全是胡謅。

  

  就這樣,在大家的恐慌情緒下,一位專家贏得了市場。

  而他身上閑得發慌、又想出名的風格,和之前假冒教授的體制內科長很像。

  魏新河,當時46歲,在錦州市林草局安安分分當科長,但他突然想跨界到學術圈當一名教授了。

  會議報名時,他說自己是遼寧理工大學教授、遼寧省鄉村振興專委會副主任、遼寧工業大學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遼寧生態文化旅遊管理中心副主任……

  

  沒一個是真的。

  比如並不存在遼寧理工大學這樣一所高校,遼寧工業大學里也沒有旅遊管理學院。

  

  到了提交論文階段,一會兒說自己是學教育的,一會兒說自己是搞文旅的,一會兒說自己精通管理學。

  

  同樣,沒一個真的。

  不僅如此,他還出現了合作者,這個合作者也是他虛構的。

  

  要知道,參加學術會議,不光吃住自理,而且得交一筆報名費。

  過去兩年,魏新河這名冒牌教授參加了至少15次。幾乎都是在周末兩日不缺勤情況下主動參加,一點也不心疼錢。

  參加中國孔子基金的一個國際論壇。

  

  參加西南大學的一個鄉村建設學術研討會。

  

  參加新疆大學的一個西北邊疆治理研究學術研討會。

  

  參加西南交通大學的一個鐵路現代化研討會。

  

  參加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的體育信息科技學術大會,論文里分析了劉畊宏現象。

  

  什麼都敢寫,寫著寫著還拿了一個徵文比賽三等獎。

  

  難道他真的是天才?

  後來覺得蹭會議實在太累,他乾脆推出流水線打卡模式。

  每天不是被邀請走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就是到浙江大學的會議上暢所欲言。

  

  (他還使用過魏鑫、魏新等化名)

  還是那樣,幾乎沒一個是真的。

  可能有人會為當上學術妲己沾沾自喜,而魏新河已經化身成學術章總了。

  哪裡都喜歡去蓋章打卡。

  05

  所以說,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很多堆砌頭銜的專家,有可能是他編的,只是現在被發現了。

  甚至你面對面碰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

  有人冒充國資委研究中心專家,發送假名片,騙取諮詢顧問費。

  

  還有人請了幾位托兒,冒充專家醫生,做戲做全套,只為了開假藥。

  

  還有很多可能我們沒有發現的。

  而且,哪怕是權威媒體報道過的專家,也不一定是專家。

  更何況所謂的權威媒體,其實也不權威,他們也免不了草台班子的屬性。

  比如現在可能為了流量,想快發視頻,所以搞錯。

  

  

  (把幾年前江蘇無錫發生的事,說成了河北的)

  但轉載失誤,沒有核實算好的,當年可是現編。

  

  當然,我們從「權威崇拜」直接跳轉到「反智狂歡」也很極端,也是在做傻事。

  關鍵還是,不要仰視權威,盡信媒體。

  畢竟我們上網不就是為了辯證地看嗎?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12: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