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震撼島內!台積電不想跪美,賴當局呢?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美國商務部針對半導體關稅的所謂「232調查」意見報告即將出爐,半導體關稅呼之欲出。島內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致函美政府的全文近日首度曝光,其措詞強硬地警告稱,若美方執意對晶元徵收進口關稅,將影響該公司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投資計劃。島內輿論不禁質問道,台積電不想跪,賴清德當局呢?
有取消投資的可能
據台灣《中國時報》5月24日報道,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子公司日前給美國商務部提交意見信,內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首先,信中談到台積電的歷史及在美生產現況,強調對美提供許多就業機會,未來10年在美國的產能將顯著擴大。其次,台積電將在美投資1650億美元,將建6座先進位程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以及1座研發中心,是美國史上最大的單筆境外直接投資,有助於美國實現半導體本地化。最後,信中提到希望美國的任何措施,包括關稅、進口管制等,不應該損害美國政府的國安目標,包括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投資計劃,否則將產生連鎖影響,進而衝擊對美投資的計劃。
台媒稱,台積電早在1998年便在美國設廠,2020年起在亞利桑那州啟動大規模晶圓廠計劃,總投資金額達1650億美元。該公司在意見函中強烈建議,應豁免其他已經承諾在美國投資半導體的公司不受關稅、管制的影響,並提到許多供應鏈的材料、設備在美國並沒有替代品。信函的內容被視為台積電對美關稅措辭最為強烈的回應之一,「明確警告華盛頓,假如執意對晶元徵收進口關稅,台積電甚至有取消投資計劃的可能」。
台灣《工商時報》稱,台積電赴美投資,預計帶動2000億美元的間接經濟效益,並創造數萬個半導體製造與研發職位,其中在建廠期間創造4萬個與建設相關的就業機會。台灣《經濟日報》稱,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生產計劃全面上線后,每月晶圓產能將超過10萬片。
企業被迫獨自面對
台積電給美國商務部的這封信震撼了島內。據台灣中時新聞網24日報道,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在臉書表示,台積電悍拒美國關稅,賴清德卻唯唯諾諾。她說,台積電對外投資要經過台「經濟部投審會」審查,民進黨當局是應出來做最大靠山的。但台「經濟部長」郭智輝不扛、「行政院長」卓榮泰不扛,連媒體提問賴清德台積電擴大投資、台灣能否換取美方任何實質承諾時,他除了回應「沒有來自美國壓力」,就把一切壓力丟給台積電自己面對。王鴻薇質問道,到目前為止,美國到底向台灣開了什麼樣的條件?「不要再讓企業獨自面對,更不要讓人民終日惶恐」。
民眾黨黨團副總召集人張啟楷也說,很高興「護島神山」台積電硬起來,為台灣晶元產業鏈及關稅問題發聲,不過這也凸顯賴清德當局只會龜縮,無法站在企業前面捍衛產業,失去應有的作為與格局。
據悉,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23日公布「上市櫃企業家對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影響預期調查」,共逾百家上市櫃企業填寫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68%的企業家認為,台美談判結果可能在今年第三到第四季度達成。另有四成企業認為,台灣最終關稅可能落在15%到20%之間。
台專家:「只懂親美」必須剎車
台灣退休大學教師鄭博文24日在台灣聯合新聞網上發表評論文章稱,台灣「只懂親美」的經貿戰略要踩剎車,並給出五個理由。首先,美國對台貿易赤字是來自美國上下一體揮霍成性造成的,美政府不感激台灣的付出,反倒批評台灣是「小偷」,「這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言論,不值得台灣尊重」。其次,這些年台灣開放美國牛肉與含有瘦肉精的豬肉(萊豬)進口,同時購買許多不是很需要的武器,但美國始終沒有啟動真正的經貿談判。第三,台灣2021年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始終未果,「只懂親美」恐不利台灣加入國際經貿組織。第四,賴當局的種種親美措施倘若再次激怒大陸,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列表部分產品可能會進一步被取消,對目前台灣經濟勢必雪上加霜。最後,台灣會成為「經貿孤兒」,文章稱,蔡英文時期美國萊豬硬是讓島內民眾吞進去,賴清德上台不到一年,美方連一毛補助都不給,就強押台積電赴美設廠,嚴重影響台灣未來出口產值,「『只懂親美』的經貿戰略若不踩剎車,只會讓台灣政治更孤立、經濟更蕭條、防務更不安」。
「台積電不想跪,賴政府呢?」台灣《聯合報》25日以此為題評論稱,賴當局不僅早早奉上全面加碼投資,沾沾自喜被列為美優先談判梯隊,更急著釋出所謂「脫中入北」的經貿政策,卻連已經和美國談了什麼,都不敢告訴島內民眾。文章稱,美國商務部擬對進口晶元加征關稅,台積電致函,亮出加稅就「慢慢蓋」亞利桑那廠的底牌,「不續跪聲明」震撼業界,不禁讓人感慨:「護島神山」如此硬氣,賴當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