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廉航開賣站票 一杯咖啡錢就能「上天」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各位家人們,今天要告訴大家一個足以顛覆你飛行觀的好消息,明年就能站著坐飛機了!多家廉價航空公司正在悄悄醞釀一盤大棋!
以後上飛機,可能真的不用「坐」了,而是「站」著,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倚」著。
這種自行車座墊式的「站票」最早可能在2026年,也就是明年,就要閃亮「登機」了!
走進機艙,迎接你的不再是一排排熟悉的座椅,而是一片片造型奇特的「倚靠區」,乘客們像倚在吧台邊一樣,只不過這個「吧台」會以每小時幾百公里的速度帶你飛向遠方。
這款名為「天空騎士」(Skyrider)的座椅,由義大利著名航空座椅製造商Aviointeriors傾力打造。早在2018年的漢堡飛機內飾博覽會上,它的2.0版本就曾驚艷(或者說驚嚇)四座。
那造型,有人說像馬鞍,有人說像改良過的自行車座,乘客以一個傾斜的角度「倚靠」在帶有軟墊的鞍座上,雙腿則放置在前方有限的空間里。聽起來是不是已經覺得腰有點酸了?
這「天空騎士」,它的初代概念早在2010年就曾試圖闖蕩江湖,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如今捲土重來的2.0版本,不僅增加了坐墊的厚度,還用結實的金屬桿將每一排座椅牢牢地固定在機艙的地板和天花板之間,看起來倒是穩固了不少。
而到了2019年的博覽會上,更新的3.0版本甚至取消了立柱,設計更趨簡潔。
Aviointeriors公司對此可是雄心勃勃,他們宣稱這款座椅能夠將飛機客艙的乘客容量提升整整20%!對於航空公司而言,這簡直就是財神爺送來的福音啊!更多的乘客,意味著更高的利潤,這筆賬誰都會算。
該公司在2018年的一份聲明中更是豪情萬丈地表示:「天空騎士2.0是一款創新座椅,它能在機艙內實現超高密度布局,為更廣泛的乘客市場打開旅行體驗的大門,同時也為在同一架飛機上引入混合艙位創造了實用空間。」
他們還特彆強調,這款座椅比傳統的經濟艙座椅輕了足足50%,零部件也更少,維護成本自然也就「低到塵埃里」。
說到廉價航空,怎能不提大名鼎鼎的瑞安航空(Ryanair)那位語不驚人死不休的CEO邁克爾·奧利里(Michael O'Leary)?這位老兄向來以大膽甚至出格的營銷手段著稱,對於「站票」這個概念,他可是舉雙手雙腳贊成。
早在2012年,他就公開表示,希望在自家波音737-800型飛機上安裝10排這樣的「站席」,旁邊再配上15排傳統座椅。他還極具誘惑力地暗示,這種站票的價格可能會低到令人髮指的1到5英鎊!我的天,一杯咖啡的錢就能上天,這誰能頂得住啊?
儘管製造商和某些航空公司老闆們熱血沸騰,但廣大未來的「站客」們在社交媒體上議論紛紛。
一位網友評論道:「這太可悲了,請把人當人看,我的天!」
另一位則嘲諷:「很快他們就會把你綁在機翼上,再給你一個氧氣面罩了。」
更有人呼籲:「求求了,一旦這種機票真的開賣,大家千萬別買!不要助長這種歪風邪氣!」
還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我一看就知道這是『奴隸船座位『。」
就連親身體驗過這款「天空騎士」的CNN記者也坦言,雖然座椅的間距只有區區23英寸(約58厘米),遠小於常規經濟艙28至31英寸的距離,但實際感受「並沒有想象中那麼不舒服」。不過,他也趕緊補充了一句:「主要是因為我的期望值已經低到塵埃里了。」他形容那種感覺就像坐在自行車座上,短時間還湊合,但要讓他「站」上幾個小時,他可不敢想象。
Aviointeriors的工程顧問加埃塔諾·佩魯吉尼(Gaetano Perugini)倒是顯得很坦誠,他承認這種座椅肯定談不上享受,但他認為對於短途飛行,比如在歐洲境內飛個一兩個小時,「如果你想省錢……我覺得大多數人為了省錢,是可以忍受一兩個小時,最多三個小時的不完全舒適的。」
他還強調,推出這款座椅的初衷並非要把飛機變成「沙丁魚罐頭」,而是為了實現「多艙位混合配置」,讓同一架飛機上既有標準經濟艙、優選經濟艙甚至商務艙,也有這種「超級經濟艙」,為乘客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
然而,除了乘客的口誅筆伐,這款「站票」座椅想要真正「起飛」,還面臨著一道巨大的門檻——航空安全法規。
英國的航空法規定,乘客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必須系好安全帶,這「站票」要怎麼系安全帶,也是個大大的問號。
航空站票是市場細分的必然結果,給了預算有限的旅客一個「飛」的可能,哪怕過程可能不那麼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