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中貿易休戰難擋新冷戰 中國急建經濟護欄

京港台:2025-5-22 03:35| 來源:中央社 | 評論( 2 )  | 我來說幾句

美媒:美中貿易休戰難擋新冷戰 中國急建經濟護欄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華爾街日報報導,儘管美中貿易戰暫時停火,並未改變兩國正走向一場「新冷戰」的事實,雙方在爭取盟友和夥伴方面的競爭依然激烈,正如冷戰時期的美蘇一樣。而美中談判的90天窗口期,反而凸顯了中國為經濟建立「防護欄」的急迫性。

  這篇以「為何說美中新冷戰仍在持續」為題的報導指出,美國與中國日前在日內瓦就關稅暫時達成協議,使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流動得以恢復。但在這份暫時「停火」協議下,雙方仍在加強對彼此的防備,加劇了已形成的經濟和外交疏離趨勢。

  報導指出,中國國務院上周舉行的「做強國內大循環工作推進會」受到廣泛關注,而「國內大循環」是中共當局對於中國更加轉向依賴國內生產和國內市場的說法。

  這項報導提到,中國官方過去幾年在提及「國內大循環」時,往往也會同時提到「國際大循環」,也就是與海外市場的互動,以消除外界對中國開放承諾的任何疑慮。

  然而,中國上周這場完全聚焦於「經濟自立」的會議表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認為儘管當前美中貿易戰暫停,但雙方關係不會出現根本性的重啟。

  報導說,事實上,美中這90天的談判窗口期,反而凸顯了為中國經濟建立「防護欄」的緊迫性,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甚至沒有試圖粉飾中方的意圖,直接呼籲把「做強國內大循環」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抵消「外部不確定性」的影響。「外部不確定性」指的就是美中的動盪關係。

  至於對外,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周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但這場中東之行也帶有中國因素。他在訪問結束后表示,中國需要能源的新來源,一直在積極拉攏中東,「他們(中東國家)曾倒向中國,要認中國為『衣食父母』,這種情況不會再發生了」。

  報導說,川普的言論表明,美國與中國在爭取盟友和夥伴方面的競爭依然激烈,正如第一次冷戰時期美國和前蘇聯爭奪影響力一樣。

  報導提到,川普為英偉達(Nvidia)和AMD等美國科技公司,促成了幾筆向阿聯和沙烏地出售晶片的大交易,同時廢除了拜登(Joe Biden)時代限制向多國出售最先進AI晶片的限制。

  支持川普決定的華府官員認為,如果波斯灣國家無法獲得美國晶片,它們將轉向中國供應商;但美國國安成員則更擔心,尖端處理器會從阿拉伯市場流入中國手中,且中國已試圖將中東變成技術供應來源,以規避美國的技術限制。

  報導指出,顯而易見的是,與幾十年前美蘇較量不同的是,美中的較量更可能是一場圍繞尖端技術,而非飛彈和核武器的軍備競賽。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9: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