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川必反?眾議員提案調查"反川錯亂症候群"成因

京港台:2025-5-21 06:15| 來源:世界日報 | 評論( 8 )  | 我來說幾句

逢川必反?眾議員提案調查"反川錯亂症候群"成因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據世界日報報道,共和黨國會眾議員上周提出一項法案,要求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研究「反川錯亂症候群」(Trump Derangement Syndrome,簡稱TDS)的心理與社會成因。

  所謂「反川錯亂症候群」,泛指對川普總統本人、其行為或支持者產生強烈且非理性的敵意與認知反應;雖然這個詞並非正式的心理或醫學診斷名稱,但常被用來形容某些「逢川必反」的態度與行為模式。

  為進一步了解這種敵意的根源,俄亥俄州共和黨國會眾議員戴維森(Warren Davidson)提出「2025反川錯亂症候群研究法案」(TDS Research Act of 2025),希望透過科學深入探討這類極端政治仇視的成因。

  戴維森表示:「反川錯亂症候群造成家庭撕裂、社會對立,甚至引發兩起針對川普總統的暗殺未遂。該法案旨在要求國家衛生院研究這種有害的精神狀態,找出根本原因並提出解方。」

  根據法案內容,研究範圍包括該症候群的起源與誘發因素,如媒體是否推波助瀾,以及有哪些干預策略可用於降低極端行為,並進一步分析其對個人、社群及公共對話空間的長期影響。法案並要求國家衛生院每年向國會提交一份報告。

  該法案強調不會額外增加支出,而是運用精神健康研究部門內的現有資源。

  戴維森表示,相較於國家衛生院過去資助的部分研究項目,例如「給貓注射安非他命」或「教猴子為了喝水而賭博」,應該將納稅人的稅金投入在更貼近現實生活的研究上。

  「反川錯亂症候群」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心理學家暨政治專欄作家克勞瑟默(Charles Krauthammer)早在2003年便提出「反布希錯亂症候群」(Bush Derangement Syndrome)一詞;不過,較多專家認為這屬於政治反應,而不是一種病症。

  該法案由阿拉巴馬州共和黨國會眾議員摩爾(Barry Moore)共同發起。不過,眾院正忙於推動川普主導的「又大又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該研究法案能否進入正式審議尚不明朗。

  今年3月,明尼蘇達州共和黨州參議員也曾提出類似法案,主張將「反川錯亂症候群」列為正式心理障礙;他們認為該癥狀表現為「對川普的強烈敵意言論」及「針對川普支持者的公開攻擊與暴力行為」。

 

        更多美國要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2: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