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名中俄朝 美海軍中將:10年內造新型核導彈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據美國海軍新聞學會5月8日報道,美國海軍中將約翰尼·沃爾夫周三表示,將在2026財年就新型潛射核巡航導彈(SLCM-N)做出決定,預計將於2034年交付。
(美國計劃10年內服役一款新型核導彈)
SLCM-N計劃是2018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提出的,2022年拜登執政時期提議取消該計劃,並未將SLCM-N納入2023財年、2024財年和2025財年的預算申請中。
此次,美國海軍中將沃爾夫所說的「做出決定」,就是希望特朗普將該SLCM-N納入2026財年預算申請中,他表示,這種導彈將為美國在遭受核攻擊時提供二次核反擊的能力。
美國國防部代理首席副助理部長布蘭迪·范恩則強調,隨著中俄朝三個核大國軍力的不斷增長,美國目前的核力量「還不夠」。而美國空軍中將、戰略威懾和核整合副參謀長安德魯·格巴拉則說:我們(美國)不需要害怕,我們只管做好準備。
美方直接點名中俄朝,並渲染與核武器有關的話題,毫無疑問,在華盛頓眼裡中俄朝就是美國在核領域最大競爭對手。——特朗普提出SLCM-N計劃,10年內造一款新型核巡航導彈,目的也很清晰。
這裡介紹一下。潛射核巡航導彈,顧名思義就是由潛艇發射的一款攜帶核彈頭的巡航導彈,它與彈道導彈有所不同。彈道導彈採用的是火箭發動機,巡航導彈依靠噴氣式發動機。舉個簡單的例子,像咱們的東風41、東風5B、東風31AG以及美國的「民兵-3」、「三叉戟」II D5都是彈道導彈,而像美國的「戰斧」、中國的長劍-100、長劍20就是巡航導彈。
此外,巡航導彈具有貼近地面或掠海飛行的能力,雷達難以探測,受到了很多軍事大國的重視。
(掠海飛行的巡航導彈)
中國的潛射巡航導彈有長劍-10潛射型,既能攜帶常規彈頭,也能攜帶核彈頭,射程大約在1500公里至2500公里之間,打擊精度非常高,此外還有一款長劍-10潛射型的改進型,據說性能超過了俄羅斯的「口徑」和美國的「戰斧」。
言歸正傳。美國開發新型潛射巡航導彈,主要彌補「三叉戟」II D5的某些不足之處,未來主要搭載在「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上。
(「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渲染圖)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表示,中國海軍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數量)最大的海軍,美國海軍依靠航母已無法對抗中國海軍,於是,帕帕羅提出了使用「戰略核潛艇威懾中國」的構想。而美國海軍中將沃爾夫在闡述SLCM-N計劃時候,也提到了美國戰略司令部和美國印太司令部,說明美方是「有備而來」,試圖挑起印太地區的核競爭。
(東風31AG)
需要指出的是,在戰略核潛艇領域,我們的技術要落後美國一代,如何有效遏制美方的「核威懾」,是一個亟需思考的問題。當然,我們的陸基戰略武器遠超美國,尤其是去年試射的東風31AG洲際彈道導彈,具有射程遠,機動性高、可靠性強等諸多優點,可以彌補海基核力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