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習近平將考察上海,在貿易戰中展現實力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路透社指出,習近平此次上海之行將基於北京高層日益樂觀的保證,即儘管依賴出口,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可以承受美國總統特朗普徵收的145%關稅帶來的衝擊。上海也是特斯拉最大工廠所在地。此外,今年2月特斯拉在上海新建的第二個超級工廠,同時也是美國本土之外投建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宣布投產。
據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吳木鑾指出,習近平可以利用此次考察來重點關注近期在科技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國人工智慧初創公司DeepSeek今年早些時候推出人工智慧模型引發全球關注。
吳木鑾表示,他不認為習近平會公開談論貿易戰的影響。「根據我們對習近平的觀察,他不會願意展現出任何軟弱」 ,他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周大幅下調了對中國、美國和全球大部分地區的經濟增長預測,理由是美國關稅的影響,目前已達到百年來的最高水平。
自從特朗普第一個任期以來,中國已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但由於國內需求疲軟,北京方面鼓勵出口商尋找替代美國市場的本土產品的努力未能奏效。
本月早些時候,特朗普宣布全面加征關稅後,中國予以反擊,對包括工業磁鐵所需稀土在內的關鍵材料實施貿易限制和反制關稅。
特朗普政府已表示願意緩和貿易緊張局勢,但雙方在根本性問題上仍存在分歧。
特朗普上周表示,他與習近平已通電話,並正在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中國外交部周一又一次否認了這一說法,表示中美兩國元首「近期沒有通話」。
習近平最後一次訪問上海是在2023年11月,當時他要求上海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以及在技術方面佔據領先地位。
當時,他還會見了中國長江經濟帶經濟區的各省代表。該區域包括上海和長江沿岸的其他10個省市,是中國重要的出口樞紐,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40%以上。
另據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區總裁王丹表示,習近平可以利用此次上海之行推動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並鼓勵更多海外融資,支持中國企業走向全球。
王丹表示,考慮到事關重大,習近平也有可能將重點放在製造業和就業上。他還說:「如果該地區失去一半的美國訂單,就業崗位流失可能會非常嚴重。」
路透社獨家報道提及,中國官員表示,中國能夠經受住貿易戰的考驗,同時也暗示如有需要,可能會出台更多政策支持。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趙辰昕在周一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北京方面仍然「完全有信心」中國能夠實現2025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
趙辰昕表示,中國無需從美國進口任何大豆、玉米和其他穀物,就能確保足夠的供應。他還表示,中國無需從美國購買能源,就能確保所需的能源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