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蘋果公司要完蛋了嗎?也許你該換iPhone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美國《紐約時報》4月11日報道,你的下一部蘋果手機(iPhone)會不會漲到2000美元,還是更貴?這個問題的答案,連同美國最富有的公司和我們岌岌可危的金融市場的未來,都取決於一個人,他肩負著非常棘手的任務。
將觸屏手機變為現實的夢想家或許是喬布斯,但讓蘋果的營收和股價突破天際的,卻是他低調的繼任者庫克,他有著老練的政治手腕和優秀的運營天賦。庫克在抵禦特朗普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的威脅時所取得的勝利並非沒有代價:他一邊百般討好特朗普,一邊幾乎沒有改變蘋果公司與中國的關係,把總統玩弄於股掌之上。
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宮,對中國加征的關稅之高已嚴重威脅到蘋果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絕對優勢。很顯然,庫克若想故技重施,難度會比上次更大。若他失敗將對蘋果公司、股市乃至更為廣泛的經濟造成重創。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其中的利害關係。自2011年以來,蘋果基本上一直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在特朗普發出關稅威脅之前,其市值約佔標普500指數的8%。如果你的退休金投資於指數基金,那麼蘋果公司就是你最大的單筆投資。它是如此巨大,以至於光是發布季度盈利預警,就足以讓全球金融市場陷入不安。
再來看一個事實:將生產轉移到美國——這是特朗普極端關稅政策所宣稱的目標——對蘋果公司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蘋果約90%的全球生產都是在中國進行,而且也是蘋果在過去25年裡持續砸重金投入人力、設備和工藝創新的唯一國家。
Wedbush的分析師估算,美國本土組裝iPhone的成本將是目前價格的3倍多,約3500美元。更糟的是,美國根本缺乏大規模製造蘋果產品所需的技術、產業集群,甚至沒有大規模生產蘋果產品所需的人口密度。
許多蘋果供應商極度依賴中國的勞動力,據估計這類工人的數量在3億到5億成年人之間,即便取下限,這個數字也幾乎相當於美國的全部人口。在繁忙的假日季,這些工人對於蘋果實現日產百萬部iPhone(每部含約1000個零部件)至關重要。將全部產能移出中國,很可能要耗資數千億美元。
因此,當特朗普在2016年敦促他的支持者抵制蘋果產品,並威脅要對中國徵收巨額關稅時,難怪庫克這位低調的民主黨人和多元化倡議的堅定支持者,展開了魅力攻勢。他特意給特朗普打電話,還經常拜訪他。第二年,特朗普說,庫克發誓要在美國建造「3座大工廠,漂亮的工廠」。
這種奉承奏效了,蘋果公司獲得了特朗普關稅的廣泛豁免。但蘋果在美國沒有建造任何工廠。它的首席執行官只是成功耗完了特朗普的總統任期。
從那以後,蘋果與中國的關係愈發緊密。蘋果公司的年報顯示,從2012年到2023年,其頂級供應商名單中的中國供應商數量增加了兩倍多,達到52家。
庫克向特朗普2025年的總統就職典禮捐款100萬美元,並出席了典禮。幾周后,蘋果公司承諾在總統的第二個任期內投資5000億美元,以擴大對美國製造業的支持。特朗普吹噓說,這項投資體現了他的美國優先議程。
僅憑這個承諾還不足以拯救蘋果。特朗普的一些顧問肯定意識到,蘋果的承諾可能是無稽之談。幾乎沒有證據表明該公司將投入近5000億美元;公告中只提到了四項新舉措,其投資總額可能連這個數字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除非計算結果為了誤導,故意包含了與美國製造業毫無關係的回購和分紅,或者另有未公開的進一步計劃,否則這一承諾就像庫克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所做的一樣,只是空頭支票。
而這一次,特朗普的關稅要嚴厲得多。關稅於4月15日生效,這是自喬布斯1997年回歸拯救瀕臨破產的蘋果公司以來,蘋果業務面臨的最大威脅。羅森布拉特證券公司的分析師估計,這些關稅可能使蘋果公司的年利潤減少400億美元。中國以自己的關稅措施進行回應,沒有表現出任何退縮的跡象。特朗普也沒有退縮,正在推動進一步加征的計劃。
蘋果公司陷入了困境,而且沒有明顯的出路。自去年12月底達到峰值以來,蘋果公司的市值已經蒸發逾1萬億美元。
如果特朗普這次不能識破蘋果的政治手段,那他可就太愚蠢了。話又說回來,他往往更看重表象而非原則。任何押注蘋果未來的人都應該希望庫克手裡還有一張外交王牌。但這一次,他的勝算實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