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恐進一步深度貶值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彭博撰文指出,如果中國為應對美國關稅而顯著貶值人民幣,韓國的韓元和債券市場可能會受到拖累,原因在於中韓之間緊密的貿易關係和激烈的競爭壓力。
彭博社的計算顯示,與印尼盾等其他亞洲新興市場貨幣相比,韓元對人民幣走弱的敏感性更高。基於近二十年的數據,自2007年以來,人民幣曾約30次出現遠低於周均變動幅度兩倍標準差的大幅下跌,在這些情況下,韓元平均下跌1.05%。
隨著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一些分析師指出,人民幣存在進一步深度貶值的風險,而這可能會對其他亞洲貨幣帶來連鎖衝擊。此外,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145%關稅的做法,也可能迫使這些商品轉銷至其他國家,從而引發更激烈的競爭和通縮壓力。
星展銀行的宏觀策略師Wei Liang Chang表示:「如果人民幣貶值步伐加快,考慮到中韓出口結構高度相似,這很可能引發市場對競爭性貶值的擔憂,進一步加劇韓元的拋售壓力。」
2015年中國將人民幣貶值時,兩者貨幣之間的統計相關性還較弱,當時韓元也因此受挫。而如今相關性更強,若人民幣兌美元跌至7.50,韓元面臨的壓力可能會更加嚴重。
4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2007年以來最低水平之一,作為應對美國加征關稅的方式之一,北京正在有序引導人民幣走低。中國央行在周一(4月14日)將人民幣中間價設定為7.2110,為2023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