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蹈之母戴愛蓮:兩婚兩離,晚年照顧初戀男友

京港台:2025-3-16 09:50| 來源:細品名人 | 我來說幾句

中國舞蹈之母戴愛蓮:兩婚兩離,晚年照顧初戀男友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戴愛蓮與英國初戀男友維利)

  戴愛蓮是我國當代舞蹈藝術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譽為「中國舞蹈之母」「中國的鄧肯」。

  她創作、表演的《荷花舞》《飛天》,被確認為「20世紀中國舞蹈經典作品」。

  戴愛蓮的代表作還有《游擊隊的故事》《東江》《思鄉曲》《拾穗女》《賣》等。

  戴愛蓮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第一任丈夫是著名畫家葉淺予。她與葉淺予離異后,與著名舞蹈演員丁寧再婚,后因性格不合離異。

  戴愛蓮兩次結婚,為何沒有自己的孩子?她晚年照顧英國初戀男友,這是怎麼一回事?

  01

  

  小時候的戴愛蓮(左)與兩個姐姐

  戴愛蓮原名吳愛蘭,祖籍廣東省新會縣杜阮鎮,1916年5月10日出生於西印度群島的特立尼達。

  戴愛蓮的曾祖父是西印度群島的第一批勞工,他為人仗義,被同鄉們尊為「老大」。在廣東話里,「阿大」與「阿戴」讀音相近,於是吳家改姓「戴」。

  戴愛蓮的父母在特立尼達經商,她和兩個姐姐從小過著優越的生活。

  戴愛蓮是天生的舞者,只要音樂聲一起,她就能找准節拍,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

  戴愛蓮有個表姐在英國學習芭蕾舞,表姐暑假回來,戴愛蓮只跟表姐學了幾天芭蕾舞,就跳得像模像樣。

  

  (早年戴愛蓮)

  當時特立尼達是英國的殖民地,很多有錢人家的孩子都在英國留學。1926年,一位英國籍芭蕾舞老師在西印度群島辦起了白人舞蹈學校,教的都是白人孩子,只有戴愛蓮是唯一一個黑頭髮、黃皮膚的華裔。

  戴愛蓮學了半年舞蹈后,經常被老師安排給同學們做示範。一次老師不慎扭傷了腳尖,學校來了一位年輕的新老師,但她的水平還不如戴愛蓮。於是,戴愛蓮被安排在學校當代課老師,這年她才11歲。

  為了讓3個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1930年,母親帶著戴愛蓮和兩個姐姐遷居倫敦,父親在特立尼達經商養家。

  1931年,戴愛蓮成為英國著名的芭蕾舞大家安東·道林的學生。

  

  安東·道林(1904-1983)

  戴愛蓮的同學都是白人,身體條件比她好。她個子矮,皮膚黃,臉型過於東方化,因此學習舞蹈期間,戴愛蓮很少有演出的機會。

  姐姐和母親勸戴愛蓮:你跳芭蕾舞不會有前途,還是好好讀書吧。

  戴愛蓮骨子裡不服輸,不願輸給那些白人同學,訓練更加刻苦,10根腳趾上的傷從沒好過。

  一年後,戴愛蓮的父親因為賭博生意破產,母親帶著兩個姐姐回到特立尼達,戴愛蓮堅持留在倫敦學芭蕾舞。

  

  (戴愛蓮)

  家裡無力支撐戴愛蓮的留學費用,她便通過勤工儉學養活自己。學習之餘,戴愛蓮在咖啡廳、餐廳做穿插性表演,替公司推銷臉譜,還去酒店刷地板……餓了,她只吃半塊麵包充饑。

  芭蕾舞學校的瑪格麗特·克拉斯克老師了解到戴愛蓮的處境后,幫她申請免交學費。瑪格麗特老師還幫戴愛蓮找工作,安排戴愛蓮演出,並為她提供免費的服裝。

  為了全方位提升自己,戴愛蓮在學習芭蕾舞的同時,又跟著英國現代舞大師瑪麗·魏格曼學習現代舞。

  

  現代舞先驅—德國舞蹈家瑪麗·魏格曼(Mary Wigman,1886—1973)

  由於成績優異,1939年,戴愛蓮獲得倫敦的尤斯——萊德舞蹈學校全額獎學金,大大緩解了經濟壓力。

  02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全面侵華。戴愛蓮雖遠離中國,但身為炎黃子孫義憤填膺。她一邊學舞蹈,一邊在英國加入援華運動委員會,並創作了《覺醒》《前進》等舞蹈,到碼頭為中國海員演出。

  同時,戴愛蓮還多次參加抗日籌款義演,她將自己的生活費省下來,捐給國內的抗戰事業。

  1939年9月,英法聯軍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戴愛蓮就讀的尤斯——萊德舞蹈學校被迫解散,很多同學無奈回家,戴愛蓮沒有回特立尼達,而是決定回祖國支援抗戰。

  

  (戴愛蓮)

  在籌集去中國的經費時,戴愛蓮給英國青年雕塑家維利·蘇科普當人物模特。維利·蘇科普告訴戴愛蓮:我剛從事雕塑工作,付不起很高的報酬。

  戴愛蓮說:我只要有個吃飯睡覺的地方就行了,不談報酬。

  維利·蘇科普有個簡單的工作室,白天戴愛蓮給他當人物雕塑模特,晚上她一個人睡在維利·蘇科普工作室的地板上。

  維利·蘇科普儀錶堂堂,英俊帥氣,戴愛蓮少女的芳心被撥動了。維利·蘇科普也傾慕戴愛蓮東方女性的嫵媚和氣質,兩人互生好感。

  維利經常從家裡給戴愛蓮帶吃的,戴愛蓮為回饋維利,幫他在工作室打掃衛生,熨燙衣服,兩人心照不宣地相愛了。

  

  (上世紀40年代的倫敦)

  1940年1月,戴愛蓮幫維利完成了雕塑,兩人正式相愛了。但他們的戀情只持續了兩個星期,維利就狠心斬斷了。

  原來,維利與倫敦一個銀行家的女兒西蒙早就訂婚了,他不能為了戴愛蓮而傷害未婚妻。戴愛蓮的教養和自尊,也不允許她破壞別人的感情,便含淚退出了。

  但維利從此刻在了戴愛蓮的心裡,她努力忘掉這個英國男人,卻一輩子也忘不掉。

  1940年1月下旬,戴愛蓮搭乘遣送中國留學生回國的輪船去中國。納粹分子在海上進行封鎖,輪船原本兩個星期到達香港,可卻走了近50天,不少乘客被飢餓、疾病奪去了生命。

  物資的極度匱乏,加上海上的顛簸,讓戴愛蓮虛弱疲憊,還發起了高燒。戴愛蓮一直在心裡告誡自己:我要好好活著,幫助同胞抗擊日寇。

  

  廖夢醒(1904年2月4日—1988年1月7日)

  輪船到達香港后,宋慶齡派秘書廖夢醒去看望戴愛蓮。戴愛蓮身體稍有恢復,宋慶齡接見了她。

  那時戴愛蓮只會說英語,一句漢語也不會說。宋慶齡安排戴愛蓮在香港學中文,並介紹她與文化藝術界名人徐遲、郁風等相識。

  宋慶齡還為戴愛蓮找了一個練功場所,她每天可以練習舞蹈。

  在香港期間,戴愛蓮多次參加抗日募捐演出,她表演古典芭蕾舞劇《仙女》,還表演即興創作的舞蹈《進行曲》,鼓舞國人的抗日鬥志。

  03

  

  (青年葉淺予)

  在香港期間,戴愛蓮認識了著名畫家葉淺予。他1907年3月31日出生於浙江桐廬,比戴愛蓮大9歲。

  葉淺予是繪畫天才,1939年在組織安排下去香港創辦《今日中國》雜誌。葉淺予在採訪、宣傳抗日義演時與戴愛蓮相識了。

  戴愛蓮只能說簡單的中文,葉淺予的英文也只有初中水平,兩人溝通起來有困難。但他們藉助動作、表情,竟都能了解到對方的心思,似乎心有靈犀。

  這年戴愛蓮24歲,是未婚女孩,而葉淺予卻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葉淺予的前妻名叫羅彩雲,兩人是包辦婚姻,婚後生下了兩個女兒。

  

  (漫畫家梁白波)

  葉淺予與羅彩雲沒有感情,便背著妻子與女畫家梁白波相愛。婚外情曝光后,葉淺予和梁白波遭受方方面面的指責,梁白波承受不住壓力,與葉淺予分手了。

  羅彩雲無法原諒丈夫的婚外情,與葉淺予離婚了,兩個女兒都跟著羅彩雲生活。

  葉淺予追求戴愛蓮時,並沒有隱瞞自己的婚史。戴愛蓮是在西方長大的女子,思想前衛,把愛情和感覺放在第一位。

  後來戴愛蓮在自傳中這樣描述對葉淺予的感受:葉先生給我畫了一幅素描,我非常喜歡。見了他本人後,我沒想到他畫畫這麼好,人還長得這麼帥。

  

  (戴愛蓮與葉淺予)

  戴愛蓮與葉淺予從相識到結婚僅用了14天,1940年,兩人在宋慶齡的辦公室舉行了簡樸的婚禮,他們的主婚人是宋慶齡。

  婚後不久,戴愛蓮被查出卵巢炎,在香港一家醫院接受治療。醫生為戴愛蓮實施手術時,為了避免更大的病變,不得不將她的卵巢切除了,這就意味著戴愛蓮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機會。

  對一位新婚妻子來說,這是錐心刺骨的打擊,戴愛蓮經常傷心落淚。葉淺予動情安慰妻子:只要我們相愛,有沒有孩子都一樣幸福。只要你不嫌棄我,我會永遠愛你。

  戴愛蓮是一位大氣的女子,覺得國難當頭,自己不能一味沉浸在小情小愛中,還有很多事情等待她去做。她擦乾眼淚,堅強起來了。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戴愛蓮輾轉澳門去桂林,用舞蹈宣傳抗戰。她創作表演的抗日題材舞蹈《游擊隊的故事》《東江》《賣》《思鄉曲》《空襲》等,起到了鼓舞民眾的作用。

  

  (戴愛蓮表演舞蹈《思鄉曲》)

  同時,戴愛蓮還經常參加抗戰募捐演出,只要觀眾喜歡,她就一直在台上跳。

  1942年10月,在組織的安排下,戴愛蓮到達大後方重慶。她先在國立歌劇學校、國立社會教育學院任教,后在教育家陶行知的邀請下,創辦了育才學校舞蹈組。

  而葉淺予1940年就到達重慶,創作的組畫《戰時重慶》,及敘事漫畫《逃出香港》,引起巨大反響。

  戴愛蓮與葉淺予雖同在重慶,但夫妻倆都很忙,團聚的機會並不多。

  04

  

  (戴愛蓮表演舞蹈《瑤人之鼓》)

  在重慶期間,戴愛蓮克服種種困難,去西康、新疆採風,創作了《馬車夫之歌》《瑤人之鼓》等膾炙人口的舞蹈作品。

  戴愛蓮創作的秧歌劇《朱大嫂送雞蛋》也風靡一時。她在開拓發展我國民族舞蹈的同時,將西方的芭蕾舞引進中國,讓芭蕾舞在華夏大地生根發芽。

  戴愛蓮帶領演員們演出的芭蕾舞《仙女們》,讓國人感到新鮮,又如痴如醉。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戴愛蓮先後擔任華北大學三部舞蹈隊隊長、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團長、中央歌舞團團長等職務。

  

  (戴愛蓮全家福 左起:戴愛蓮、葉明明、葉淺予)

  期間,戴愛蓮創作了大型歌舞《人民勝利萬歲》、大秧歌《祖國建設》、舞劇《和平鴿》等,均受到廣泛歡迎。

  戴愛蓮創作並表演的《荷花舞》,在1953年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上獲獎。戴愛蓮被外國媒體稱為「舞蹈的使者」。

  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創辦,這是新中國的第一所舞蹈學校,戴愛蓮擔任校長,為新中國培養舞蹈人才。

  1955年,戴愛蓮創作的《雙人舞》飛天,也成為享譽世界的舞蹈精品。

  

  (戴愛蓮與葉淺予、繼女葉明明)

  

  (戴愛蓮)

  戴愛蓮與葉淺予都是事業狂,兩人都不會生活,而且他們在事業上都很強勢,有自己的個性。

  新中國成立后,夫妻倆在北京定居。朝夕相處中,他們的矛盾反而多了,婚姻並不和諧。

  1950年,戴愛蓮不堪婚姻的沉重,向葉淺予提出離婚。葉淺予已經離過一次婚了,想維持這段婚姻。

  戴愛蓮耐心與葉淺予溝通:我們不能再這樣捆綁在一起浪費生命,應該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想想結婚10年來,我們能夠真正溝通嗎?我不想再受這種折磨了。

  

  

  (葉淺予作品)

  見戴愛蓮態度堅決,葉淺予只得同意離婚。就在1950年,兩人平靜友好地辦理了離婚手續。

  重回單身後,戴愛蓮一心撲在事業上。她就像舞之精靈,渾身散發奪目的光芒。

  1956年,戴愛蓮與舞蹈演員丁寧再婚了。丁寧1928年出生於上海,比戴愛蓮小12歲,曾是京劇武生演員。

  1946年,丁寧開始改學舞蹈,先後拜師尼古拉·索科夫斯基等外國名家,學習芭蕾舞、現代舞。

  

  1955年,丁寧被調入北京舞蹈學院當老師,戴愛蓮是他的領導。

  1956年戴愛蓮與丁寧再婚。由於兩人年齡相差太大,加上兩人是上下級,關係不好處理。戴愛蓮在再婚中找不到幸福,這場婚姻只維持兩年多就解體了。

  兩次離異,挫傷了戴愛蓮對婚姻的信心,人到中年的她此後不談愛情,一心一意從事舞蹈事業。

  05

  1966年特殊年代來臨,戴愛蓮被關進牛棚,工資被扣發了。她還經常被拉出去批鬥,挨了不少打。

  

  (戴愛蓮)

  1968年,戴愛蓮被下放到北京北郊的農場勞動。沒有婚姻,沒有孩子,家人遠在海外,戴愛蓮無牽無掛。

  生性開朗的戴愛蓮在特殊年代里從沒想過自殺,表現得很堅強。她在農場里餵豬、種菜、挑大糞,嘴裡還哼著歌,邁著輕快的舞步。

  有時被允許回家,戴愛蓮騎車不下30公里回北京,只為保持體力,準備重返舞台。

  1976年10月特殊年代結束,戴愛蓮恢復了正常待遇。此時戴愛蓮已經60歲了,將主要精力用於中外文化交流活動。

  

  (戴愛蓮指導學生練習舞蹈)

  從1979年到1986年,戴愛蓮多次帶隊赴美國、丹麥、義大利、法國演出芭蕾舞、中國的民族舞蹈,還出席國際舞蹈理事會活動,被外國媒體譽為「舞蹈大使」。

  戴愛蓮單身幾十年後,心中沉睡的愛又被初戀男友維利點燃了。早在1979年,戴愛蓮去英國倫敦參加舞蹈會議,見到了分別40年的維利。

  此時維利已是英國著名的雕塑家,還是英國皇家院士。當年他為戴愛蓮創作的雕塑,被陳列在英國皇家舞蹈學院大廳,維利的工作室里一直掛著戴愛蓮的照片。

  

  (時光穿越,戴愛蓮與雕像合影)

  40年後重逢,戴愛蓮和維利都很激動。上天沒有讓他們成為夫妻,但時光沉澱了他們的親情,兩人以兄妹相稱。

  此後戴愛蓮每次去英國都會去拜訪維利,維利的妻子西蒙和孩子也很喜歡戴愛蓮,將她當親人。

  1993年,維利的妻子西蒙不幸因病離世。維利承受不住喪偶的打擊,於一年後中風了,戴愛蓮去英國參加活動時,特意去看望維利。

  其實維利一直在心裡愛著戴愛蓮,希望能與她在一起相處一段時間。

  戴愛蓮要離開時,他眼淚汪汪地問:你能留下來陪伴我嗎?戴愛蓮猶豫了。維利的女兒告訴戴愛蓮:爸爸不要保姆和護士陪伴,經常在家裡看你的照片。

  

  (晚年戴愛蓮)

  戴愛蓮被維利的痴情打動了,同意留下來陪伴維利。戴愛蓮在倫敦住了1年多,照顧維利的生活,陪他聊天。

  1995年6月,維利不幸因病離世,戴愛蓮才含淚返回北京。

  戴愛蓮將維利的照片掛在家裡,維利為她創作的頭像複製品,也被戴愛蓮珍藏在家裡。

  晚年的戴愛蓮一個人在北京養老,她性格開朗活潑,學生遍天下。老同事、老朋友都很尊重她,戴愛蓮的晚年並不寂寞。

  戴愛蓮一生有個最大的願望,那就是成為一名共產黨員。2005年12月26日,89歲的戴愛蓮終於如願入黨,實現了畢生的夙願。

  

  (戴愛蓮的入黨介紹人、文化部部長孫家正與病中戴愛蓮親切交談)

  

  (2010年,廣東江門市杜阮鎮落成戴愛蓮文化廣場)

  2006年2月9日,戴愛蓮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戴愛蓮經歷兩次婚姻,沒有孩子,娘家人遠在國外,但她離世后,送別她的人絡繹不絕。

  2025年3月,戴愛蓮已仙逝19年了,但她為我國舞蹈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被永遠載入史冊。

        更多娛樂八卦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00: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