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省長呼籲加拿大:」我們無法與中美兩國開戰」!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在美國威脅對加拿大徵收關稅的同時,中國也對加拿大的農產品和海產品出口實施了新一輪制裁,使加拿大陷入「雙重貿易戰」。行業領袖表示,這場貿易戰將嚴重衝擊加拿大的生產商。
對此,加拿大西岸卑詩省(BC)省長尹大衛(David Eby)呼籲渥太華放棄與中國的關稅爭端。他表示,加拿大去年秋天在特朗普競選連任前,試圖與美國的貿易政策保持一致,但最終一無所獲。
圖源:Youtube@cpac
尹大衛在周一與安省省長福特一道升級對美國的反制措施,並表示,加拿大政府應在與中國的貿易爭端中做出讓步。
他說:「與中國的關稅升級對BC省來說是一個重大問題。加拿大最初對華加征關稅,是試圖贏得總統的好感,但在我看來,並未達到預期效果。」
「總統對我們的對華政策完全漠不關心,事實上,他似乎並不打算比中國更優待加拿大。」
他補充說,特朗普對加拿大的打擊「遠比對中國政府的打擊更加激進」。
「我認為聯邦政府需要重新審視其全球貿易夥伴的關稅政策。我們不希望在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美國和中國--之間被壓垮,同時也要確保我們在全球範圍內實現貿易多元化。」
去年10月,加拿大跟隨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對等關稅,包括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關稅,對中國鋼鐵和鋁產品徵收25%關稅。當時,杜魯多政府在內閣會議上宣布此舉,並明確表示要與美國步調一致,共同應對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
作為回應,北京在數月後採取報復性措施,並於上周六宣布:
對價值超過10億加元的加拿大菜籽油、菜籽粕和豌豆進口徵收100%關稅;對價值16億加元的加拿大水產品和豬肉徵收25%關稅。加拿大農業形勢嚴峻加拿大穀物種植者協會主席Kyle Larkin表示:「我們無法承受與兩個最大貿易夥伴同時開戰。」該協會代表著約70,000名穀物種植者。
Larkin指出,中國的關稅將進一步加大農業行業的壓力,而美國的關稅威脅雖然暫時擱置,但已對市場造成衝擊,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下跌。
他透露,糧倉運營商已開始拒收農民交付的油菜籽,這對利潤微薄、依靠秋季和春季出售穀物來籌措種子、化肥和農藥資金的農民而言,是毀滅性的連鎖反應。
Larkin表示,希望渥太華與中國展開對話以解決爭端,但聯邦政府除了通過加拿大農業信貸公司(Farm Credit Canada)上周五提供的10億加元新融資外,還需要提供更多的賠償和支持。
他補充說:「我們每年已經損失約1,000到1,500個家庭農場,現在的形勢相當嚴峻。」
加拿大農業食品貿易聯盟(Canadian Agri-Food Trade Alliance)執行主任Michael Harvey表示,該聯盟去年就曾警告加拿大政府,若未能像歐洲國家那樣通過世貿組織機制進行調查,加拿大將面臨中國的報復性關稅。
該聯盟代表加拿大的牧場主、農產品生產商和食品加工企業,目前正呼籲渥太華與中國展開談判,爭取撤銷即將生效的關稅。
新當選的自由黨領袖、即將接任加拿大總理的馬克·卡尼(Mark Carney)在勝選演講中對關稅問題和特朗普發表了強硬立場。
在競選期間,他曾表示將對美國實施「以牙還牙」的關稅措施。他在上周日晚未重申這一威脅,但表示:「加拿大政府正在採取正當的反制關稅,我們的措施將對美國造成最大影響,同時儘可能減少對加拿大的衝擊。」
「只要美國不尊重我們,未做出可信、可靠的自由公平貿易承諾,我的政府就不會撤銷關稅。同時,我們將確保所有關稅收入都用於保護加拿大工人。」
周一,卡尼與福特就關稅爭端進行了會談。
福特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在如何應對特朗普的問題上,卡尼「與我的觀點完全一致」。
美國暫緩關稅至4月2日,但各省已開始採取行動。
周一,安省對出口至美國的電力正式加征25%附加費。BC 省不僅將所有美國酒類產品從省屬商店下架(不僅限於共和黨執政的「紅色」州酒類產品),還在推動立法,對途經加拿大前往阿拉斯加的美國汽車徵稅,並建議對經加拿大運往亞洲市場的美國動力煤徵收類似關稅。
前總理克雷蒂安(Jean Chrétien)周日晚對自由黨表示,加拿大政府應考慮以出口關稅回應美國關稅,包括對出口至美國的加拿大石油、天然氣、鉀肥、鋼鐵、鋁和電力徵稅。
福特表示,阿爾伯塔省省長史密斯(Danielle Smith)應該對阿省出口至美國的石油徵收關稅,就像他對電力採取的措施一樣。
福特說:「你想談談一張可以瞬間改變局勢的王牌嗎?如果阿爾伯塔省真的對出口美國的石油加征關稅,美國的油價每加侖立刻上漲90美分到1美元,他們一定會瘋掉。」他敦促史密斯在貿易戰持續時不要猶豫,「我們至少要讓他們知道,我們有這樣的籌碼。」
但史密斯周一再次斷然拒絕了這一提議。
周一早些時候,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國的反制措施是正當的,因為加拿大無視中方對電動汽車關稅的抗議。
「加拿大執意對部分中國進口商品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這嚴重違反 WTO 規則,破壞正常貿易秩序,嚴重損害中方的合法權益。中國採取的反制措施完全必要、正當、合理、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