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仍未盈利 滙豐計劃大規模裁員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由於中國市場盈利不佳,著名外資銀行滙豐正計劃通過裁員縮減部分在華業務。此舉正值中國加大對金融機構監管力度,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環境日趨複雜之際;儘管滙豐未直接回應裁員問題,但滙豐方面強調,中國仍是「優先市場」。
兩名消息人士本周四(2月27日)告訴香港《南華早報》,滙豐控股(HSBC)正大幅裁員,其旗下中國數字財富業務部門聆峰(Pinnacle)的員工規模將縮減近一半,約900人。儘管該銀行未直接回應裁員問題,但其發言人表示,中國仍是「優先市場」,並強調2024年在中國的財富投資資產同比增長61%。
聆峰成立於2020年,主要通過數字平台銷售保險及基金產品。截至去年6月底,該業務主要部門共雇傭超2000名員工。此次裁員涉及解僱、自然流失以及內部調動,表明滙豐在中國市場面臨增長和盈利壓力的同時,正通過削減成本來提高回報率。
據路透社報道,去年滙豐開始審查聆峰的員工薪酬結構,並調查供應商是否虛報開支,導致成本飆升。知情人士透露,過去七個月里已有超過500名保險代理人離開聆峰,而其保險經紀部門自審查啟動后已停止續簽合同。此外,聆峰金融科技部門預計裁員約100人,並將300名員工調往零售銀行等業務部門,僅留少量人員維持運作。
儘管大幅收縮中國數字財富業務,滙豐仍承諾繼續投資中國內地的高端和全球私人銀行、保險及資產管理業務。該行新任首席執行官艾橋智(Georges Elhedery)已啟動全面重組,包括裁員,以削減長期成本並提升盈利能力。
目前,中國仍是滙豐唯一尚未盈利的財富及個人銀行業務市場。今年上半年,該部門在中國的虧損從去年同期的9000萬美元收窄至4600萬美元。聆峰原為滙豐2021年宣布的60億美元亞洲投資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利用數字渠道拓展中國市場,以彌補其在內地有限的實體網點。然而,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普遍面臨挑戰,例如美國基金管理公司先鋒領航(Vanguard)便因業務受阻,於2023年退出中國市場。
近年來,中國當局一再加大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力度,在華外資銀行首當其衝。據自由亞洲電台早前報道,滙豐銀行2022年因在其中國子公司前海證券設立黨委組織,而招致了國際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