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特朗普的好朋友?俄羅斯、朝鮮和白俄羅斯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從你結交的朋友就可以看出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如果這句老話是正確的,那麼特朗普總統的行為可能會告訴全世界,他在第二個任期內打算成為什麼樣的人。
在烏克蘭戰爭三周年之際,本周,特朗普讓美國投票反對聯合國大會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決議,此舉重塑了國際秩序。
和特朗普一樣站在俄羅斯一邊的國家有哪些?朝鮮、白俄羅斯、敘利亞和蘇丹。
站在他對面的國家都有哪些?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日本,以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
很難想象比這更鮮明的展示——上台不到一個月後,特朗普就這樣徹底地重新調整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他將美國置於全球主要流氓國家的陣營中,與那些自「二戰」以來或在此之前一直是美國最好朋友的國家對立起來。
美國與傳統盟友關係的破裂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未來有著深遠影響。儘管波蘭、法國和英國的領導人本周將前往華盛頓,試圖把特朗普拉回自己的陣營,但他們乃至他們的同胞們面臨的現實是,特朗普不認同他們的價值觀,也不認為他們的優先事項與美國的利益一致。
如果美國打算與俄羅斯和國際社會的其他棄兒結盟,它可能會迫使歐洲、加拿大和日本、韓國等亞洲盟友走自己的路,在其他地方尋找聯盟。與此同時,特朗普對莫斯科的尊重讓俄羅斯走出了外交小黑屋,而這樣的小黑屋正是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的三年裡華盛頓和西方所試圖構建的。
「在這件事上和其他許多方面,特朗普都毫不掩飾地公然聽從俄羅斯的吩咐,讓美國與我們的對手站在一起,反對我們的條約盟友,」奧巴馬總統任內的駐聯合國大使、後來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蘇珊·賴斯說。「我們都要問自己,這是為什麼?」
對於美國周一在聯合國大會上的投票以及美國推動安理會通過一項不指責俄羅斯入侵的替代決議,歐洲領導人感到震驚和困惑。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對這項決議投了贊成票,英國、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投了棄權票。
就連一些共和黨人也終於被激怒,並且公開發聲。他們原本就算對特朗普的一些決定私下裡極為不滿也一直竭力避免公開與他決裂。
「今天聯合國的投票結果讓我們與俄羅斯和朝鮮站在一邊,我對此深感不安,」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柯蒂斯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他們不是我們的朋友。這種姿態同美國的自由和民主理想背道而馳。我們都希望結束戰爭,但必須在確保烏克蘭主權和安全,並阻止普京進一步追求領土野心的條件下來實現。」
內布拉斯加州共和黨眾議員唐·培根對總統會站在侵略者一邊表示震驚。「特朗普政府今天在烏克蘭問題上徹底搞砸了,」他在網上寫道。「絕大多數美國人支持獨立、自由和自由市場,反對惡霸和侵略者。」
特朗普的顧問稱,他正在啟動一場複雜而敏感的談判來結束戰爭,那些批評他採納俄羅斯論點的人一定是反對結束烏克蘭的暴力衝突。上一任總統拜登沒有促成和平,因此特朗普的做法肯定更好,他們的邏輯就是這樣。
「總統比任何擔任過美國總統職位的人都更懂得如何達成協議,為了達成協議,你必須讓雙方都坐到談判桌前,」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在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通常情況下,當你達成一筆好交易時,雙方離開談判桌時都會有點不愉快。」
但是,如果說特朗普尋求達成協議時的目的不是疏遠俄羅斯總統普京,那麼他在疏遠戰爭的另一方、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時,卻顯得也毫不猶豫。特朗普拒絕批評普京或俄羅斯,但他錯誤地聲稱是烏克蘭「開啟」了這場戰爭,並稱民選的澤連斯基是「未經選舉的獨裁者」。
美國很少在重大問題上與朝鮮和白俄羅斯等國達成共識,同時對英國和法國持強硬態度。美國國務院2023年的一份報告稱,與美國在聯合國投票最一致的國家是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和法國。在有爭議的聯合國投票中,與美國意見相左最多的國家包括敘利亞、尼加拉瓜、伊朗、朝鮮、中國、古巴、白俄羅斯和俄羅斯。
通常,美國與主要盟友存在分歧的主要領域是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美國在這一問題上大多反對聯合國批評以色列的決議,歐洲國家則更多地投票支持這些決議。聯合國前外交官表示,他們想不起美國曾在如此重要的問題上加入俄羅斯和其他離群國家的行列。
「我擔任聯合國大使的時候,如果接到國務院和白宮的指示,把我們的歐洲盟友晾在一邊,與包括俄羅斯、朝鮮和白俄羅斯等國在內的獨裁軸心投票一致,我會覺得,肯定是俄羅斯人入侵併破壞了我們的通信系統,」賴斯說。
特朗普絲毫不擔心自己被排除在全球共識之外。本周,他接待法國總統馬克龍時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敵意,儘管這位來訪的領導人試圖溫和地勸說他對俄羅斯保持警惕,並拿出更多意願捍衛烏克蘭的安全。特朗普微笑著與他握手,似乎完全不為所動。
周四,他將在白宮接待英國首相斯塔默,英國領導人試圖傳達歐洲與美國站在一起的重要性,這次會談將進一步考驗大西洋聯盟的新現實。但歐洲官員對成功的期望並不高。
現實是,特朗普對普京和朝鮮金正恩這樣的領導人並不反感。他一直對獨裁者表示欽佩。2021年離開白宮后,他在馬阿拉歌的辦公室牆上高高興興地掛上了自己與金正恩的合影。金正恩是一位冷酷無情的獨裁者,美國國務院指控他的政府犯有法外處決、任意逮捕、酷刑、鎮壓、強迫墮胎和強制絕育等侵犯人權的罪行。
其他總統也曾為了國家利益而在現實政治中做出讓步,與不懷好意的人物和國家結成同盟,但通常不會有多大熱情,而且通常不會以犧牲親密盟友為代價。而特朗普願意比他的大多數前任走得更遠。
在與馬克龍的新聞發布會上,總統提到了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中情局稱他是殺手,下令殘忍殺害並肢解了《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賈馬爾·卡舒吉。而特朗普稱這位王儲是「一個了不起的年輕人」,「在全世界都受到極大的尊重」。
對遭到專制國家入侵、陷入困境的民主國家領導人澤連斯基,特朗普最近卻沒有這樣的褒獎。烏克蘭不是特朗普設想的美國同盟的一部分。雖然美國是七國集團中唯一一個投票反對聯合國決議的國家,但特朗普實際上正在組建一個新的俱樂部,分會設在莫斯科、明斯克和平壤,而不是倫敦、巴黎和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