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二代」正在接班:超280家上市企業交棒

京港台:2025-2-26 10:07| 來源:澎湃新聞 | 我來說幾句

中國「企二代」正在接班:超280家上市企業交棒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宗慶後去世之後,宗馥莉接班娃哈哈。

  這一年來,宗馥莉掌管了越來越多的娃哈哈關聯企業,並且圍繞公司管理制度、薪酬體系等方面展開調整。最終,宗馥莉交出了2024年娃哈哈營收重回700億區間的成績單。

  不過,相關爭議仍層出不窮,也難怪宗馥莉曾表示:「企業傳承也是一種創業。」

  數據顯示,民營企業較多屬於家族企業。據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統計,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中,80%以上都是家族企業。它們大多已經來到了一代、二代密集接班的時刻,也就是創始人的後代接手公司管理權,比如碧桂園楊惠妍、新希望劉暢、海瀾周立宸、森馬邱堅強等。

  如今,有多少「企二代」已經接班了家族企業?他們的表現又是如何?澎湃美數課根據中國研究數據服務平台(Chinese Research Data Services,CNRDS)的滬深上市家族企業資料庫進行分析,帶你們一覽中國上市家庭企業的現狀。

  已有「90后」當上董事長

  截至2022年,有許多大眾熟知的企業已經有二代接手管理,如新希望、森馬服飾、春秋航空、益豐大藥房。

  

  這些企業的第二代接班人,往往擁有著創始人不曾擁有的條件——高學歷、海外留學經歷、背靠「大山」。

  中國飼料大王劉永好的女兒劉暢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劉暢在26歲時就以26億身家成為中國最年輕女富豪。到了2013年,年僅33歲的劉暢接任新希望六和公司董事長,正式執掌新希望集團旗下最大的實體產業板塊。

  部分二代們並不滿足於現狀,也在為自家產業尋求改變。

  2020年,年僅32歲的周立宸接任海瀾集團后,為了推進直播賣貨,還親自上演「總裁帶貨」。而宗馥莉在成為娃哈哈公關部部長后,就直接換掉了娃哈哈20年的代言人王力宏,理由是認為王力宏年紀大了,消費者也會有「審美疲勞」。

  如果把視野放到更大版圖上的中國上市家族企業,我們還會發現一些「小眾」接班人,比如兒媳、侄子。在CNRDS資料庫中有統計繼承人的975個家庭企業中,截至2022年,已經至少有280家上市家族企業遞出指揮棒。

  其中,80%是創始人的兒子,近四成是70后,還有至少9名90后已經當過董事長。此外,還有女婿、兒媳曾接過帥印的情況,比如全新好的練衛飛、未明醫藥的於秀媛。

  

  二代接班,再創輝煌不容易

  在中國,或許有更多二代需要接班家族企業了,畢竟一代們的退休時間已經迫近。

  德和衡律師合伙人田小皖在2023年根據公開數據統計得出,近4000家民營上市公司中,50-60歲之間的董事長人數超過了50%,而65歲以上的董事長也有300多人。

  不過,在創始人的風光業績前,繼承人想要帶領企業走得更遠並不容易。在以下幾家知名上市家族企業中,只有葵花藥業在繼承人接班后的凈利潤一直保持著增長的趨勢。

  

  2018年,葵花藥業創始人關彥斌「殺妻案」轟動一時,此後葵花藥業的姐妹花二代執掌公司。在經歷了這樣的動蕩后,葵花藥業的業績不降反漲——202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均創下歷史新高。

  然而,這樣的例子並不那麼常見。

  數據顯示,其餘幾家公司都經歷了程度不同的業績下滑情況。其中,美特斯邦威的胡佳佳就在接班后的7年內虧損超32億,因此在2024年1月辭去董事長、總裁等職位,創始人周成建重新掌管公司;桃李麵包在繼承人吳學亮接手后也出現了業績疲軟的情況,凈利潤持續兩年下滑。

  不過,家族企業傳承后的業績下滑受到多重因素影響。比如美特斯邦威在胡佳佳接任前就已經出現頹勢;春秋航空在2020年遭遇新冠疫情,凈利潤暴跌。

  相比中國的家族企業,當前全球範圍內的家庭企業傳承時間更長。

  普華永道《2022年全球新生代調研》顯示,在受訪的中國家庭企業新生代中,94%屬於家庭企業的第二代,而在全球範圍內,家庭企業領袖為二代的比例是51%,還有近三成是三代接班人,甚至出現了6%是五代及以後的接班人。比如,知名奢侈品企業愛馬仕就是傳承了五代及以上的家族企業。

  報告指出,這是因為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歷史較短,過去40多年才開始迅速擴張。

  

  而中國家族企業二代接班人們有著更強的進取心。數據顯示,相比全球,中國家族企業接班人更渴望成為企業領袖,又或者到家族企業之外去創業。而全球的家庭企業新生代更樂意去成為治理角色,比如董事會成員。

  實際上,家族企業能傳到二代已經實屬不易。麥肯錫在2013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全球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24年,恰好與企業創始人的平均工作年限相同;有30%的家族企業可以傳到第二代手中,其中有不到三分之二的企業能夠傳到第三代,後者中大約僅有13%的企業能夠傳出第三代。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助理教授黃傑在2024年的一項研究中表示,在當前的傳承浪潮中,二代企業家逐漸被推到台前。他們不僅要確保企業有序經營,更要在產業轉型期帶領企業更新換代,稍有不慎就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

  不過,由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家族企業委員會編著的《家族企業生態40年》發現,將股權交給子女,將管理權交給職業經理人,也開始成為一代企業家們越來越常見的選擇。

  比如,2012年8月,70歲的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就讓職業經理人方洪波接任公司董事長。

  《中國家族企業生態40年》指出,從2012年以來,家族企業傳承后表現如何尚不能下定論,尤其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三期疊加,各種不確定性可能是老一代所沒遇到的,而且家族企業接班是個過程,不是一個節點,也許20年、30年後來評價今天家族企業的接班效果可能更為客觀。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00: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