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DeepSeek開始「領導」公務員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國大模型DeepSeek吸引AI科技界關注。(資料圖)中新社發 陳玉宇 攝
2025年,AI不但當上了公務員,還開始「領導」公務員了。
隨著DeepSeek(深度求索)爆紅,近日,廣西來賓、河南鄭州、廣東佛山等多地計劃引入DeepSeek輔助領導幹部決策。
什麼情況?AI都能「領導」領導了?
01
「AI+人腦」,政府治理模式新階段
據《來賓日報》,2月18日,廣西來賓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提出各級領導幹部要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擁抱、學習新的技術,學習掌握DeepSeek等大模型的使用方法,運用人工智慧輔助決策、分析解決問題,以「人腦+人工智慧」增強個人能力、提高工作質效。
據《佛山日報》2月18日報道,近日,佛山市將DeepSeek人工智慧系統進行本地化部署,接入粵治慧·佛山城市大腦,並上線粵政易工作台「政府治理專區」。
此外,河南鄭州表示將推動以DeepSeek為代表人工智慧技術的學習與應用;湖南長沙的CS-DeepSeek將落地長沙城市智能安全管理領域;山東臨沂則率先打響全省政務系統接入DeepSeek「第一槍」。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貟傑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表示,這種現象反映了政府部門和領導幹部對人工智慧認識的深化,以及對其功能作用的重視,同時反映出中國數字政府建設的一種新趨勢。
「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我國政府治理模式進入新的技術融合階段,但要強調,這只是一個政府治理模式初步的技術融合階段。」貟傑說。
02
不是跟風,是需要
從AI公務員的報表整理統計,到AI兒科醫生的醫療數據分析,「AI+人腦」這一組合正順應各行業、各領域需求,為其所用。
如今,地方政府推動「AI+人腦」決策模式的背後,同樣反映出政府對提升治理能力和應對複雜經濟社會問題的迫切需求。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表示,隨著城市化進程達到較高水平和數據爆炸式增長,傳統決策模式難以高效處理海量信息,而AI技術如DeepSeek能夠提供數據驅動的洞察,助力精準施策。
此外,一些地方強調AI輔助決策以提高工作質效,顯示出地方政府在資源有限條件下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現實考量。陳建偉指出,從戰略高度看,這也是地方政府順應數字經濟浪潮、增強區域競爭力的主動選擇。
然而,人工智慧在政府決策中的應用目前還處於初步階段,其主要應用場景以決策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決策方案的初步選擇為主。在貟傑看來,這些應用仍不夠成熟,未來需要向更專業的政務人工智慧方向發展。
「這一過程中需要強調的是,政府部門在應用人工智慧時不能僅僅著眼於政府決策效率和科學性,更要注重決策的安全性。」貟傑說。
03
認清邊界,有所為有所不為
當然,安全性絕不是AI走入政務系統的過程中唯一需要考慮的問題。在政府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各地又該如何避免「為技術而技術」的形式化問題?
貟傑認為,只有從政府自身問題導向和需求出發,才能為政府管理與AI技術的結合提供明確方向和強大動力。如果僅僅是為了跟風而引入技術,那麼這種發展缺乏動力。
具體而言,要考慮傳統政府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有哪些可以通過傳統體制改革和機制優化來解決,而哪些問題是傳統改革和優化無法解決的,則需要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提供新的手段和途徑。
陳建偉認為,需求導向還要求AI應用聚焦於具體問題,如通過專題輔導提升幹部AI能力,解決決策中的痛點而非盲目追新。為避免形式化,地方政府應建立評估機制,確保AI成果可量化、可檢驗,而非僅停留於展示層面。
當前,我國政府治理模式走向初步技術融合階段。多地組織幹部學習DeepSeek,同樣是為了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確保基層治理緊跟時代步伐。
隨著AI走入政務系統,陳建偉認為,這一過程還將面臨技術適配、數據治理和技能短缺三大挑戰。
其一,技術適配問題體現在現有政務系統可能與會與AI工具不兼容,可能需定製化開發才能匹配地方需求;
其二,數據治理涉及數據孤島和質量問題,若基礎數據不完備、部門間數據隔離,AI分析可能失真,影響決策效果;
其三,技能短缺則表現為幹部普遍缺乏AI素養,這要求長期培訓和文化轉變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