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會談后俄媒體開始狂歡 演播室時常爆發出大笑

京港台:2025-2-20 01:53| 來源:加美財經 | 評論( 16 )  | 我來說幾句

美俄會談后俄媒體開始狂歡 演播室時常爆發出大笑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旗下的在線期刊《歐洲前沿》,刊發了「俄羅斯媒體觀察」項目創建者朱莉婭·戴維斯的文章,分析了在特朗普政府不顧歐洲和烏克蘭反對,堅持推進與俄羅斯的雙邊會談后,俄羅斯媒體的狂歡。

  在民主世界,許多人對特朗普政府急於結束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譴責和孤立感到震驚。

  2月18日,美國在利雅得歡迎俄羅斯重返談判桌,並作出初步讓步,而莫斯科方面卻沒有作出任何回報的承諾。

  在莫斯科,這座全球專制的新中心,香檳的瓶塞像機關槍一樣不斷彈出。俄羅斯專家此前多次強調克里姆林宮將在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內獲得的好處,如今他們裝作早已預見這一切(儘管過去幾周,他們也經歷了一場由特朗普引發的情緒過山車)。

  現在,他們對新任美國總統的表現興奮不已,認為特朗普甚至超出了他們最高的期待。

  自2018年赫爾辛基特朗普-普京會晤以來,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的演播室里還從未見過如此多的冷笑和得意的笑容,甚至時常爆發出大笑。

  諸如「難以置信」「轟動性」「驚人」「不可思議」之類的詞語充斥著俄羅斯的電視節目。國家電視台主持人葉夫根尼·波波夫總結道,特朗普已經用電鋸砍向歐洲,並決定親自替俄羅斯完成任務。

  2月18日,美俄會談在利雅得開始。當天早晨,國家電視台節目《60分鐘》的主持人奧爾加·斯卡別耶娃興奮地指出:「這是一場關於烏克蘭的談判,但沒有烏克蘭。基輔正式被拋棄了。」

  莫斯科國立大學世界政治學院教授阿列克謝·費年科表示,俄羅斯官方媒體正處於狂喜狀態,但他提醒大家,這些談判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才能產生任何實質性結果。

  國家媒體的報道指出,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負責人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也參加了會談,目的是向特朗普展示俄羅斯能為美國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強調因對俄制裁導致美國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解除制裁是克里姆林宮的核心訴求。

  上周,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節目《60分鐘》上,國家杜馬議員奧列格·莫羅佐夫興奮地說:「你知道,政治的奇妙之處在於,有時候你對重要事件的最大期待,都會被現實遠遠超越。」

  莫斯科的評論員對跨大西洋關係因特朗普的新政策而迅速瓦解,感到驚訝不已。他們對特朗普內閣成員的任命也充滿喜悅,甚至新任國家情報總監圖爾西·加巴德的受歡迎程度,已經被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超越。

  在情人節當天的《個人真相》節目中,多位評論員表示,海格塞斯是他們在特朗普政府中最喜歡的發言人,因為他在談判開始前就承諾向俄羅斯讓步。

  相比之下,莫斯科並未計劃提供任何有價值的回報。2月17日,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明確表示,俄羅斯不會考慮任何領土讓步。

  公平地說,俄羅斯也沒有理由提供任何回報,因為美國根本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利雅得會談的結束,再次帶來了美國的讓步——華盛頓同意恢復高級外交代表的派駐。

  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的主要宣傳員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多次強調,俄羅斯實際上並不想進行真正的談判,也無意停止其侵略戰爭。

  在最新一期的《周日晚間與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節目中,他堅持認為,俄軍最希望的事情,就是不受干涉地繼續推進他們的征服行動。

  俄羅斯的宣傳人士抓住了海格塞斯關於北約第五條(可能被誤解)的表態,大肆炒作歐洲在失去美國安全保護傘后的局勢,重點討論如果沒有報復的風險,俄羅斯應該如何攻擊歐洲各國首都。

  在《與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的夜晚》節目中,政治學家謝爾蓋·米赫耶夫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讓歐洲人明白,現在我們真的可以打擊布魯塞爾、倫敦或巴黎,因為我們可以忘記北約第五條。你們可以忘記美國會替你們出頭的想法。」

  索洛維約夫回應道:「我喜歡你的想法。」

  俄羅斯專家經常承認,美國的聯盟體系是其強大的根本,而破壞這一體系必須成為莫斯科的首要任務之一。

  如今,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俄羅斯觀察人士對他們所認為的「美國正在用大鎚砸毀與歐洲盟友的舊關係」感到欣喜不已。

  新一屆美國政府官員在表露對美國盟友的不滿,甚至公然蔑視時所使用的語言風格,更是讓莫斯科的宣傳機器如虎添翼。

  在《周日晚間與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節目中,主持人和專家們表示,美國正在用「街頭流氓的語言」對待歐洲盟友。

  索洛維約夫稱讚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對歐洲民主國家的猛烈抨擊,形容他是在「狠狠地打歐洲人的鼻子,並反覆扇他們的臉」。

  索洛維約夫還補充說,萬斯只是重複了俄羅斯官員和國家電視台評論員多年來一直在說的話。

  在多年被文明世界視為「賤民」之後,俄羅斯正準備收割其武裝侵略帶來的回報,並期待與特朗普建立所謂的友誼。

  在2月17日的節目《與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的夜晚》中,主持人自豪地表示:「很明顯,美國企業會想要回歸。」

  第二天在利雅得的談判似乎證實了這一點。

  到目前為止,即將到來的談判被認為是一場無法想象的「甜蜜交易」——一方放棄一切,而另一方毫無付出。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15: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