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外長通話,澤連斯基對美髮出「含蓄警告」

京港台:2025-2-16 18:48| 來源:觀察者網 | 評論( 16 )  | 我來說幾句

美俄外長通話,澤連斯基對美髮出「含蓄警告」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美俄元首本周通話不久后,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5日也應約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電話,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著急上火。澤連斯基同日稱,烏克蘭永遠不會接受任何沒有烏克蘭參與的或在背地裡達成的和平協議。路透社形容,這是澤連斯基對特朗普發出的一個含蓄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美國官員多次提到烏克蘭將參與和談,但澤連斯基卻向記者抱怨,烏克蘭從未接到過任何有關和談的邀請或文件。與此同時,美國將歐洲排除在和談之外的舉動,也引發人們對歐洲安全受到影響的擔憂。

  有人認為,歐洲的抱怨凸顯華盛頓和歐洲之間的權力失衡。一名歐洲官員無奈地表示:「如果你必須強調自己很重要,那很可能意味著你其實並不重要。」

  澤連斯基重申:不接受背地交易

  俄羅斯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兩國外長在電話交談中同意就各種事務保持定期溝通,包括為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會晤做準備。

  聲明稱,拉夫羅夫與魯比奧同意保持溝通渠道,以解決美俄關係中積累的問題,「消除上屆政府遺留下來的單邊障礙,促進互利的貿易、經濟和投資合作」。

  「雙方表明了在重大國際問題上合作的意願,包括解決烏克蘭、巴勒斯坦以及中東和其他地區局勢的問題。」

  俄外交部還強調,雙方就如何儘快結束美國政府自2016年啟動的嚴格限制俄駐美外交機構運作條件的政策交換了意見。雙方同意在近期組織專家會議,商定具體步驟,共同消除俄美外交機構工作的障礙。

  澤連斯基15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講話時稱,烏克蘭永遠不會接受任何沒有烏克蘭參與或在背地裡達成的和平協議。他還呼籲歐洲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並敦促歐洲領導人自主決定自己的未來,表示僅靠烏克蘭的軍隊不足以保障歐洲的安全。

  「烏克蘭永遠不會接受在我們未參與的情況下,背著我們達成的協議。同樣的規則也應適用於整個歐洲。」

  澤連斯基重申,他「不打算與俄羅斯人會面」,除非那個人是普京。「我只會與一個俄羅斯人會面——那就是普京。」他說,只有在烏克蘭、美國和歐盟制定「共同計劃」后,他才會與俄羅斯領導人坐下來「停止衝突」。

  澤連斯基認為,俄羅斯正試圖說服特朗普參加5月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活動,但如果特朗普在見自己之前先見了普京,那麼情況就「危險」了。

  澤連斯基還質疑歐洲尚未做好應對俄羅斯軍隊「假旗」行動的準備。「假旗」行動指通過手段誤導公眾,嫁禍他人的一種隱蔽行動。他說:「在我們進行這場衝突並為和平與安全奠定基礎的同時,我們必須建立歐洲的武裝力量。」

  美俄外長此番通話之際,特朗普政府負責俄烏事務的特使基思·凱洛格15日表示,莫斯科必須做出讓步才能結束烏克蘭衝突。

  他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一場小組討論中說,這些讓步主要涉及領土問題,可能還包括放棄使用武力。

  這位美國外交官稱,普京「不會削減其軍事力量」,但美國希望「迫使」普京採取一些他「不願做的」行動。比如,美國可以通過破壞俄羅斯與伊朗、朝鮮和中國的聯盟,還可以通過更嚴厲的制裁打擊俄羅斯石油收入。

  「是什麼在支撐俄羅斯?它實際上是一個石油國家。他們用於這場衝突的資金,70%來自石油和天然氣。」他補充道,美國必須開始實施制裁,打垮莫斯科的「經濟脊樑」。

  凱洛格還提到,在尋求解決烏克蘭衝突的方案時,不會有歐洲人參與。

  「答案是否定的。」凱洛格稱,「當然」會有烏克蘭人在場,「如果說(烏克蘭)不在場,那才是愚蠢的」。

  美國:請了烏克蘭;澤連斯基:啊?

  當地時間2月12日晚,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宣布了幾個涉俄烏衝突的重磅消息。特朗普表示,他當天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雙方一致同意恢復和談,並指示各自團隊「立即開始」談判工作;在隨後的通話中,澤連斯基「與普京一樣,想要締造和平」。

  特朗普稱,他與普京將「非常密切」合作,包括互訪。特朗普稍晚時候透露,他將與普京在沙特會面。克宮則證實,普京已邀請特朗普訪俄。

  據美國「政客」新聞網15日報道,一名美國共和黨議員和兩名了解內情的美國官員透露,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正前往沙烏地阿拉伯,準備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談判代表開啟和談。

  美國官員表示,未來幾天,特朗普的總統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將與魯比奧、中東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一道前往沙特,開啟有關結束衝突的談判。

  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邁克·麥考爾15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說:「魯比奧、華爾茲和維特科夫將被派往沙特,就烏克蘭問題與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進行談判。」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道佐證了上述說法。一名消息人士告訴CNN,此次會談將在未來幾天內舉行。

  消息人士拒絕透露哪些俄羅斯官員會出席,但CNN此前報道稱,克里姆林宮正在組建一個高級別談判團隊,準備與美國進行直接談判,團隊成員包括高層政治、情報和經濟領域的人物,以及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總經理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此人在近期美俄的一次囚犯釋放協議中發揮了關鍵的幕後作用。

  不過根據美國官員們的說法,他們沒有邀請其他歐洲主要國家代表參加談判的計劃,美國政府俄烏問題特使基思·凱洛格也不會出席談判。

  然而對於上述美方官員披露的信息,一位烏克蘭官員告訴「政客」新聞網,有關在沙特舉行和談的消息讓基輔方面感到意外,烏克蘭尚沒有派遣代表團的計劃。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報道,澤連斯基15日在會議間隙向記者抱怨,烏克蘭從未接到過任何有關和談的邀請或文件。

  「也許桌面上有一些東西,但我們的桌上沒有。我沒有看到讓烏克蘭與其他國家會面任何邀請函或文件……」

  他說,「我們沒有收到任何文件,任何邀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與我們之間的戰略夥伴之間沒有任何談判,這對我來說很奇怪。」

  福克斯新聞記者娜娜·薩賈亞15日早些時候援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烏克蘭高級官員的話稱,烏克蘭方面「既未被邀請,也未被告知」即將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的美俄會談。

  報道認為,美國將歐洲排除在談判之外,可能會惹怒北約盟國,將烏克蘭和歐洲盟國排除在潛在和談之外的可能性,正讓歐洲大陸的外交官們感到不安。

  北約秘書長呂特敦促歐洲人團結起來。他說:「我想對我的歐洲朋友們說,參與辯論,不要抱怨你們是否可能坐在談判桌上,而是提出具體的建議和想法,增加國防開支。」

  也有人認為,歐洲的抱怨正表明了華盛頓和歐洲之間的權力失衡。

  一位歐洲外交官坦言:「如果你必須得強調自己很重要,那很可能意味著你其實並不重要。」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4: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