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為何沒住院? 「日本大醫院並非想去就能去」

京港台:2025-2-6 06:46| 來源:中新網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大S為何沒住院? 「日本大醫院並非想去就能去」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大S離世後有中國台灣媒體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大S真實死因為「敗血症」,並非肺炎。關於敗血症和肺炎,看看新聞Knews採訪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居旻傑。居旻傑表示病毒性肺炎造成大S死亡其實也是有這種可能的。但是大多數情況,臨床碰到更多的可能由於病毒的感染導致免疫功能的下降,所引起的繼發感染,細菌、或者是真菌的感染以後引起的敗血症,專業名稱為膿毒血症或者是感染性休克。因為她本身的基礎情況就比較差。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如果再合併了其他的一些細菌或者那個真菌的感染,特別是肺部,那麼病因的控制就比較困難。

  

  據生命時報:一項針對我國33家醫學中心的研究發現,成人肺炎中,病毒感染佔比在提升,達到39.2%,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很多人對肺炎的預防意識不足,是導致肺炎難治、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如果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患者可能發展為重型肺炎,加重慢阻肺、哮喘等疾病;對於老人、心臟病患者來說,肺炎會增加心臟負擔,導致供氧不足,誘發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心梗;若感染肺部的細菌、病毒等進入血液循環,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

  有國內臨床醫生表示,很多人在異國他鄉旅行時,可能因為怕麻煩或語言不通而抱有「扛一扛等回國再治」的僥倖心理。對於一些輕症吃點葯「扛一扛」可能還能過去,但碰到重症時,如不及時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感染流感前,大S本身的身體狀況也不容樂觀——此前大S多次因癲癇複發緊急送醫,徐媽媽也透露大S還患有心臟二尖瓣脫垂。而她此次在流感后可能因為治療不及時或抵抗力差,最終不幸離世,令人唏噓不已。

  為何在普遍印象中醫療系統較為發達的日本,一位知名藝人卻在面對常見流感時未能得到有效救治?

  為此,中新健康特邀中國新聞社駐日本分社記者,結合其親身經歷及對日本醫療體系的長期觀察,深入剖析背後的原因。

  以下是他的講述——

  作為一名駐日記者,我在日本東京生活和工作了近三年。對日本的醫療體系有著深刻的體會。2023年12月,我被流感「擊中」,那種無助和煎熬至今讓我心有餘悸。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夜,我突發高燒,嗓子像是「吞刀片」一樣疼,全身肌肉酸痛,還劇烈咳嗽,喪失味覺嗅覺。意識到情況不妙,我迅速預約一家診所前往就醫。

  到了診所,醫生很直白地告訴我:「可以檢測是否確診新冠或流感,但無論最終結論如何,都只開感冒藥,按照感冒治療。」

  我按照醫囑服用了醫生開的處方葯,效果卻並不明顯,體溫也一直處於39度上下。那種高燒不退的無助感,讓我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只能靠喝水和物理降溫來緩解。硬挺五六日後,才終於退燒好轉。

  後來我才知道,日本實行分級轉診制度,由基層醫療機構首診,「轉診」制度非常嚴格,大醫院並非患者想去就去。日常看病,主要是去小型診所和私立醫院。而這些基層醫療機構往往以門診為主,不設病床,在面對新冠和流感等患者時,統一由「發熱外來」門診接診,而治療方法也基本上按照感冒處理。

  此外,在日本,病人被救護車接走後,並不代表一定會有醫院接收病人。住院治療需要醫院認定確有必要才會收治,而流感被視為「可自行恢復」的疾病,患者往往被安排在家吃藥自愈。除非病情極端惡化,陷入昏迷,醫院才會接收患者。

  住院難問題,主要原因是醫療從業人員不足。從每一百張病床配備的醫生數量來看,英國有108.1名醫生,美國有93.5名醫生,德國有51.9名醫生,而日本僅有18.5名醫生。這使得在流感高發期,醫院難以應對大量患者的就醫需求。

  有學者認為,當下日本醫療體系的核心邏輯是「醫院的運營秩序不可被打亂」,其優先事項是「避免發生醫療資源擠兌」,治病救人不能逾越此前提。即便是日本國民,若沒有家屬施加強大壓力,醫院仍可能對病人採取「最低干預」模式。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徐熙媛這樣具有相當財力的明星,仍無法得到日本醫療體系強有力地救治。

  近年來,日本每年年末都是流感的暴發期。今年也不例外,據日本厚生勞動省1月9日公布的數據,2024年最後一周(12月23日至29日),日本全國定點醫療機構報告的流感患者人數首次超過30萬人關口,刷新1999年採用現行統計方法以來最高紀錄。如今,流感高峰已過,但這場「流感之戰」留給人們的思考仍在繼續。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2-6 09: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