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官員警告:巴拿馬運河易受中國等外部勢力影響

京港台:2025-1-29 12:28| 來源:自由亞洲 | 評論( 9 )  | 我來說幾句

美官員警告:巴拿馬運河易受中國等外部勢力影響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多次表示,有鑒於美國商船和海軍遭遇不公平對待,美國應收回巴拿馬運河。本周二,有美國政府官員在參議院舉辦的聽證會上表示,中國公司在巴拿馬的影響力和業務範圍不斷擴大,許多參與當地項目建設的國有企業甚至與中國軍方有關。

  美國是巴拿馬運河最大的使用國,占約75%的貨運總量。這條82公里長的水道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對美國從亞洲進口汽車和商業用品,以及美國出口液化天然氣等大宗商品至關重要。預計,美國新任國務卿盧比奧首次出訪海外也將以巴拿馬作為首站,顯示美國對巴拿馬運河可能在關鍵時刻受到中國等外國政府影響,從而損害美國國家利益的關切。

  1月28日,美國參議院舉行聽證會,討論巴拿馬運河對美國貿易和國家安全的影響。

  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主席索拉(Louis E. Sola)表示,儘管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屬於「獨立運作」,但它與巴拿馬政府內部的海事部門被視為一個整體,「這意味著巴拿馬海事部門的任何問題,如腐敗、缺乏透明度或受外部勢力干擾」,尤其來自巴西和中國,「都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運河的運營和長期穩定」。

  索拉進一步表示,「2015年以來,中國公司在巴拿馬的影響力和業務範圍不斷擴大。巴拿馬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員,並與台灣斷交。中國公司在巴拿馬獲得數十億美元的開發合同,許多項目直接位於巴拿馬運河或毗鄰運河,而且往往無須招標就能獲得(且受中國政府大量補貼):「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參與的是國有企業,某些情況下甚至被指定與人民解放軍有所聯繫」。

  巴拿馬運河在20世紀初由美國修建,並於1915年建成。直到1977年,美巴兩國才簽訂《巴拿馬運河條約》(又稱《托里霍斯-卡特條約》,該運河的運營權最終在1999年被全面移交給巴拿馬政府。

  針對巴拿馬政府是否違反條約最初有關中立的承諾,包括開放各國通行、公平的通行費用,以及由巴拿馬獨家經營、禁止任何外國軍事力量存在等問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國際法教授孔通絡維奇(Eugene Kontorovich)表示,美國和巴拿馬兩國都有權單方面對此做出判定。

  孔通絡維奇說,單從法律層面來看,「如果巴拿馬與中國簽署條約,由中國代表巴拿馬經營運河,這顯然是違法的。但如果巴拿馬與中國國有企業,甚至是與部分受中國政府影響或控制的私營公司簽訂運營合同……,那麼問題在於該公司的法律或實際控制程度。這可能出現多種不同情況,例如獨裁政權下的公司可能完全受外國政府控制,也可能像美國等開放社會那樣純粹私營的公司,亦或介於兩者之間」。此外,如果該公司及其員工包括中國特工或安全官員,那麼美國總統也可基於這點提出擔憂,認為危及運河的中立原則。

  近年來,中國在世界多地主導關鍵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包括港口等領域,這引發了美國政界擔憂。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前主席馬菲(Daniel B. Maffei)在聽證會上表示,「中國在數十個國家投資了129個港口,並經營17個主要港口,而這還不包括上述經營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的香港公司,因此可以說是中國直接擁有的港口」。

  在被問及當前美國商船通行巴拿馬運河是否遭遇差別待遇時,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主席索拉表示,目前僅接收過郵輪公司的投訴,沒有收到運河通行費的退款。

  巴拿馬政府則在近日多次回應特朗普政府的指控,並強調無論現在還是未來,巴拿馬運河始終屬於巴拿馬。巴拿馬審計長辦公室並在1月20日起,對經營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Balboa)和克里斯托瓦爾(Cristobal)的運營商,也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和記港口(Hutchison Ports)公司進行全面審計,以確保對方遵守特許協議、充分報告收入、付款及稅務情況等。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20:23

返回頂部